嗨大家好我是阿雜,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頭痛或經痛的問題呢?
市面上止痛藥那麼多種,哪種適合自己?止痛藥的原理是什麼?為什麼一顆吞下去,十幾分鐘後就能改善痛感?今天這集看完,基本上能對止痛藥有基礎的了解!(好衛教喔哈哈哈哈哈)
(圖/阿雜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一、止痛藥的原理
在談藥物之前要先複習一下大家國中的生物課。
疼痛是人類存活的生命體徵,可以說因為我疼痛所以我是人。而疼痛也不光是身體虐待我們而已,同時是一種防禦機制,透過一點痛讓你發現危險。
譬如說,你摸到熱鍋時,如果沒有痛覺提醒,那你的手可能已經熟了都無法發現。
而痛覺的傳遞是這樣的:當我們的腳趾踢到桌腳時(光想像都痛啊),腳趾上的痛覺接收器就會跟神經說:「我這裡好痛啊!」此時神經會一路往上跑去跟大腦通風報信說:「在你的下半身左腳趾小妞妞處很痛喔!要不要注意一下。」於是大腦就會跟你報告,欸腳很痛。
所以,你「感覺到痛」,是大腦告訴你的。
而止痛藥的就是利用這點,既然受傷的地方無法立刻復原,而會感覺痛是大腦控制的,那就攔截大腦的中樞神經,讓它接收不到疼痛的訊息。大腦其實很好騙,止痛藥可以在短時間內就中斷痛覺,但其實你的受傷處還是很「痛」的。
二、止痛藥的成分
市面上買的輕度止痛藥成分通常分為兩大種: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與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等等,先別滑掉文章!沒有那麼複雜的,乙醯胺酚有個比較常見的化身,叫做「普拿疼」,你就認識了吧?
>乙醯胺酚
首先介紹乙醯胺酚,早在19世紀中就被發現,你在藥局買的普拿疼跟斯斯中的主要成分都是它。它的作用就是我們前面介紹的止痛方式,乙醯胺酚會讓痛覺無法被傳導到大腦,進而鎮痛解熱。
乙醯胺酚的效力沒那麼強,基本上副作用也很少,但它跟某種物質混在一起時就危險了,那東西就是酒精。酒精會讓乙醯胺酚的代謝物累積在肝臟中,所以肝不好或是酗酒的人,要減量服用乙醯胺酚。
>非類固醇消炎藥
而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的代表,大家去日本幾乎都會買的EVE止痛錠就是這類,還有世界超廣泛的阿斯匹靈也是這類消炎藥。
為什麼有人會覺得吃EVE比較有效?這是因為它的主要成分布洛芬(ibuprofen)是NSAID類的藥品,不止能止痛還兼具消炎效果,所以整體效果更強一點。
止痛原理是NSAID能減少前列腺素的合成,這個前列腺素不得了,它能讓痛覺受器活化(更容易感到痛),而且當身體在發炎的時候更會大量釋出前列腺素。
但NSAID也有副作用的,當它發揮功能時,身體其他部位也會減少產生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其實不是壞東西,它有個功能可以抑制胃液的分泌,所以能治療胃潰瘍。
當吃了NSAID類藥品後,前列腺素的合成被抑制,過量服用可能會有腸胃不適的情形出現,胃潰瘍的人不要吃~相關研究也發現非類固醇消炎藥可能會惡化心冠跟腎臟疾病。這是好用的藥,但不能過量亂吃。
結論,大家要怎麼選擇止痛藥呢,兩種最大的差別是:
乙醯胺酚效果比較單純、也比較安全,輕微的感冒頭痛或是牙痛就能用這個,但肝不好的人要適量服用。
而NSAID不止止痛還能消炎,效果更強,更有效緩解因為發炎引起的疼痛,例如關節炎、支氣管炎。但可能引起胃部不適、甚至惡化腎臟或心冠問題。
最後,大家千萬不要擔心吃止痛藥會傷身體的,雖然我前面說的有點可怕,但那是因為身體本身有相關問題(例如胃潰瘍),過量服用才可能出現的臨床現象,如果有按照醫生的話服用,不會有問題的。
那怎樣才是過量呢?台灣規定40公斤以上的健康成人,乙醯胺酚每24小時內不能服用超過4千毫克、至少間隔4小時服用。4千毫克是多少?大約8顆普拿疼。你一天會吃到8顆普拿疼嗎?
特別想告訴女孩子們,如果不會經痛沒關係,但如果刻意忍痛不吃藥,通常會小痛變成大痛,而且研究指出忍痛會傷腦,所以建議看個醫生,聽醫師的話在小痛就吃藥效果最好,已經很痛的時候才吃藥效會打折變弱。總之,一個月適量吃個兩三天基本上沒有問題。
但什麼東西過量都是不好的,阿雜只是跟大家說止痛藥的概念,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止痛藥效果因人而異,不舒服的時候還是先聽醫生的建議為上,不能永遠只吃成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