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將滿週年,俄軍沿著前線加大施壓,除在頓內茨克的巴赫姆特激戰,也於盧甘斯克與札波羅熱展開攻擊。受惠開戰後能源價格飆漲的挪威提議,提供5年2195億援助烏克蘭。
2023-02-07 01:25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矢言,烏國軍隊會全力固守東部城市巴赫姆特。同時,美國宣布再向烏克蘭軍援22億美元,其中新型火箭推進式精準炸彈可讓基輔抵禦俄軍的範圍擴大近一倍。
2023-02-04 23:41烏克蘭與歐盟定於3日在基輔舉行峰會,會前烏國各地響起空襲警報。另一方面,俄羅斯總統普丁藉由二戰擊敗納粹德軍的80週年紀念活動,向國內爭取支持入侵烏克蘭的民心。
2023-02-03 23:56南韓媒體報導指出,北韓政府命令在俄的北韓貿易公司挑選300~500名志願兵援助俄軍,並且指定19~27歲的已婚男性,預計2月中旬抵達烏克蘭頓巴斯地區。
2023-02-03 18:59俄羅斯總統普丁下令國防部,優先保護俄羅斯領土免受烏克蘭軍隊的砲擊,許多邊界地區的俄羅斯人民處境艱難,不但失去家園,還面臨供水、供熱和供電中斷的困境。
2023-02-02 01:11美國武器製造商「美國通用原子能公司」(General Atomics)向烏克蘭政府提議以1美元的價格出售2架MQ-9死神無人機,幫助烏克蘭抵禦俄羅斯的進攻,但該交易仍有其他花費,如每年800萬美元的維修保養費等。
2023-02-02 00:51烏克蘭外長庫列巴指出,預期首波可接獲西方12國共120到140輛坦克。另據報導,美國最快本週宣布擴大對烏軍援,將首度提供射程150公里長程飛彈及其他武器,總值逾20億美元。
2023-02-02 00:08俄羅斯外交部1月30日宣布,隨著俄烏戰爭將在2月24日屆滿一周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春季到訪莫斯科,成為雙邊議程上的「頭號大事」。對此中國外交部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到相關問題時,僅回答「沒有信息」。
2023-02-01 21:38美國在1月6日宣布軍援烏克蘭的M2布萊德雷步兵戰車(M2 Bradley 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s)首批60輛已經上船,正在啟程前往歐洲的路上。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賴德(Pat Ryder)准將以「不是坦克,卻是坦克殺手」來形容M2布萊德雷戰車。
2023-02-01 01:18英國方面31日指出,俄羅斯軍隊本週對烏克蘭東南部烏軍要塞布格列達爾鎮(Vuhledar)再次發動大規模突擊行動,有大批兵力向前推進數百公尺,但不可能在當地獲致重大突破。
2023-02-01 00:38英國首相蘇納克的發言人31日表示,英國認為提供戰鬥機給烏克蘭的作法並不實際。而在美國表示反對後,波蘭國防部次長也說,波蘭並未就提供F-16戰機給烏克蘭進行協商。
2023-02-01 00:33法國和澳洲30日達成協議,將聯手為烏克蘭生產砲彈,打破先前因潛艦合約造成的僵局。另一方面,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31日造訪日本期間,強調了支持烏克蘭的重要性。
2023-02-01 00:08普丁前任演說稿撰寫人加利亞莫夫(Abbas Gallyamov)30日表示,隨著烏克蘭戰爭的繼續進行,俄羅斯有可能發生軍事政變,而且就在未來的12個月之內,並且可能取消原定於2024年3月舉行的總統選舉。
2023-01-31 20:04「國際奧會」日前發布聲明表示,將為俄羅斯、白俄羅斯個人運動員在嚴格限定條件下以「中立身份」回歸國際賽場尋求途徑。「亞洲奧會」也發表聲明稱,將為符合條件的兩國運動員參加亞洲賽事,包括亞運會創造機會。中國奧會27日也對俄羅斯與白俄羅斯運動員參加杭州亞運,做出最新的回應。
2023-01-28 01:28俄國26日鎖定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發動空襲,導致11死、11傷。德國與美國承諾將提供戰車給基輔對抗俄羅斯入侵後,加拿大也宣布提供烏克蘭豹式戰車。
2023-01-27 23:40美國總統拜登25日宣布,計劃向烏克蘭提供31輛 M1艾布蘭(Abrams)坦克,扭轉了先前不願供應坦克的態度。31輛M1坦克將組成一個完整的坦克營。
2023-01-26 01:15繼近2週前俄羅斯軍隊與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宣稱攻占烏克蘭東部鹽礦城鎮蘇勒答爾(Soledar)之後,烏克蘭當局今天首度證實,烏軍已撤離蘇勒答爾。
2023-01-26 00:36俄國蓄意瞄準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數以百萬計家庭在氣溫驟降之際面臨斷電。土耳其發電船公司Karpowership表示可能會出動發電船,為敖德薩港供電;基於安全考量,發電船也可能停靠羅馬尼亞再輸電至烏國。
2023-01-25 21:01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25日表示,如果美國將其M1艾布蘭(Abrams)坦克派往烏克蘭,「它們將像其他所有坦克一樣被燒毀」。
2023-01-25 20:03德國25日宣布將向烏克蘭提供其豹2坦克,克服了對派遣重型武器的疑慮,基輔認為重型武器對於擊敗俄羅斯的入侵至關重要,但莫斯科認為這是一種不必要的挑釁。
2023-01-25 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