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光劇團新版《狐仙》跨越性別物種 觀眾讚:哭到口罩濕了又乾

▲▼國光劇團推出非典型京劇《狐仙》。(圖/國光劇團)

▲國光劇團推出非典型京劇《狐仙》,劇中的狐仙可以自由自在地選擇男相或女相。(圖/國光劇團)

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國光劇團推出非典型京劇《狐仙》,呈現跨越性別認同、種族的愛,前年在台北演出時完售還加演,觀眾反應熱烈直說「哭到口罩濕了又乾、乾了又濕」,如今新版在表演質感上更升級,除了3/25-26在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4/8-9也前往高雄衛武營上演。

國光劇團在2009年演出《狐仙故事》時,主題上探討跨越一切的愛,敘事手法上則借鏡日本動漫,已有清楚輪廓;而新版《狐仙》在表演質感上更升級,情感表現也更深刻,2021年台北首演後深受觀眾喜愛,4場次完售後緊急加演,最後5場票房全數售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光劇團推出非典型京劇《狐仙》。(圖/國光劇團)

▲盛鑑飾演男狐時,加入不少小生、旦行的柔媚元素。(圖/國光劇團)

題材處理方面,編劇趙雪君當年就很有意識地處理性別議題,她認為,劇中的狐仙可以自由自在地選擇男相或女相,沒有性別認同障礙的問題,「性別只是白狐與人溝通、交往的媒介跟工具」。

在劇中,白狐因為戀慕獵戶,而以女身示人;又因為痛失所愛,而轉為男相,這些轉變都來自於情感的選擇。而狐仙百年前所愛的獵戶與百年後所愛的封三娘,絕不能是同一個靈魂轉世,才能透過跨越性別、跨越前世今生的設定,看到「愛是每一個人的本能」。

▲▼國光劇團推出非典型京劇《狐仙》。(圖/國光劇團)

▲黃宇琳飾演女狐,經常觀察動物的情態,再以深厚的京劇功底,運用在演出中。(圖/國光劇團)

狐仙在「性轉」上的自由自在,也造就了演員很大的發揮空間。本工老生的盛鑑,在演男狐時加入不少小生、旦行的柔媚元素;而本來就是旦角的黃宇琳,在身段上不只參考京劇、歌仔戲生行的神情,連動物也不放過。因此可以說,不只是人與狐的戀情跨越物種,演員的表演藝術也「跨物種」。

黃宇琳經常觀察動物的情態,再以深厚的京劇功底化用,運用在演出中。比如說展現焦慮的情緒時,透過走「8字圓場」模擬動物緊張時原地繞圈的動作,感到危險時會先立起脖頸等等,讓整部戲的情境更立體。

除此之外,凌嘉臨、林庭瑜共同飾演的封三娘/也娜一角,兩人也有「跨時空」的挑戰,從年輕演到老,凌嘉臨因本劇精湛的演出,獲傳藝金曲獎最佳青年演員獎;林庭瑜則是以《西施歸越》獲獎,兩位青年演員也嘗試過跨界到小劇場的演出,頗有心得,對這次角色的內心世界,將有更深入的理解。

▲▼國光劇團推出非典型京劇《狐仙》。(圖/國光劇團)

▲《狐仙》加入新興科技元素,跟戲曲美學交融。(圖/國光劇團)

劇團也提到,2021《狐仙》首演時,是臺灣劇場首次採用動態立體虛擬攝影系統4Dviews,搭配浮空投影等技術;2023再演時,導演戴君芳更下功夫處理兩者的融合。國光劇團張育華團長也認為,《狐仙》舞臺上新興科技與戲曲美學的虛實交融,展現出的當代深刻觀點,正是國光不斷為京劇新美學找尋不同可能的最佳註腳。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