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高教

高教

台大提議大專校院5協會「每季開會討論高教」 教長認同:方便溝通

受少子化影響,國內高教面臨嚴重挑戰。日前舉行的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上,台大校長陳文章建議,希望組成一個常態性工作小組,成員包括國立大學校院協會在內的五大協會,每季定期開一次會議,討論留才攬才等相關高教議題,而不是每年大學校長會議才討論。教育部長潘文忠以「非常認同」回應,並表示設置地點可以選在教育部附近,相關整修費用由教育部支應,讓教育部與各大學可以更深入溝通。

李清志/大學宿舍如殘破軍營 宿舍不該只是宿舍

過去教育當局總是認為,學生必須要秉持勤儉堅毅的精神,不可以太舒服太方便,要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而且教育當局長久以來不認為宿舍是學習環境,因此會花大筆錢補助建造教學大樓、體育設施,甚至行政大樓,卻不補助學校建造新宿舍,導致台灣高教校園宿舍環境普遍落後破舊。

引進印度留學生救台灣高教!學者籲招1萬人「畢業後可留台工作」

少子化導致國內生源不足,東南亞目前成為各大學主要目標。但學者方天賜今(29日)指出,擁有人口紅利的印度不只輸出移工,也是留學生大國,預估2025年將有150萬到200萬名留學生,故台灣應積極與印度簽署教育合作協議,透過國際建教合作專班,提供在合作機構中合法打工賺取學費和生活費的配套措施,不僅可解決生源,這些留學生若留台工作,將成為台灣發展的動力。

AI正夯!台大學生卻不在意?林百里曝:演講時「一半在睡覺」

AI(人工智慧)正夯,但廣達集團總裁林百里坦言,AI雖然帶來教學現場改變,但AI不會教導使命感、熱情和視野,不擔心AI會取代人類。他也透露一個小秘密,之前到台大演講AI時,竟有一半台大的學生在睡覺,但自己在美國MIT大學講中國藝術,不僅學生專注聽講,還一直問他問題,問到他講不出來,凸顯其中的差別。

拯救私校的方法:世界變太快學校手足無措 不妨讓教育自由化

多數人都對台灣教育不滿意。學生抱怨學校教的東西無趣又沒用;老師抱怨學生都在鬼混,家長很難搞,而自己的薪水太少;家長抱怨學校的考試題目古裡古怪,而老師又不會教;企業界抱怨學校教出來的畢業生實務能力不足。其實問題的根本,就是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了,學校跟老師也不知道要教學生什麼才好。

中研院提高博士生獎助金 9月起每月可領4至5萬元

繼教育部宣布念博士最高每月補助7萬元後,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也宣布,從9月起,將提升中研院支薪的博士班學生獎助金,預期將博士生平均獎助金每月提升到4萬元(博一、二)及5萬元(博三至五),希望藉此提升學生就讀博士班意願,避免高教人才斷層危機。

頂大生屢被炎上 大學生欠缺同理心的「幼稚病」

以色列滿18歲就必須入伍當兵,人人以當兵為榮,看得比升學與就業還重要,因為他們都了解「沒有國,哪有家」的道理,但台灣不少大學生卻只想到自己的前途,不喜歡當兵,在大學時也不認真唸書,只會縱情於逸樂,有時埋怨社會不公!

名校生家境大多不差 讓有錢人讀私大實現教育平權

各黨若要爭取廣大民眾的認同與支持,唯有像美國那樣,讓有錢人或軍公教子女唸私立學校,而其他人唸公立學校。

選舉支票!補助私大學費 恐怕拉低大學與大學生競爭力

補助私立大學學費的經濟與教育意義何在,必須先做分析,而不是用什麼,「窮人就不能念大學啊?」那一套社會正義的理由撒錢。

王家貞、姚正玉、陳以信 痛批「3+1」扼殺高教品質

針對教育部新推出「3+1」政策,開放大學生3年彈性修業、1年當兵的做法,國民黨台南市立委參選人王家貞、姚正玉、陳以信痛批民進黨是「糖衣」政黨,假討好真騙票,犧牲高教品質,硬要把年輕人送上戰場。

教部擬攜手企業推博士生獎學金!最高月領7萬「每年3600人受惠」

中研院長廖俊智日前提出台灣高教人才斷層危機,為有效吸引有意對研究深造的學子投入長期學術研究,教育部規劃結合學校與企業出資方式,提供博士生獎學金,獎學金分為產學合作與學術發展兩類型,最高每個月可拿到7萬獎學金,每年補助人數高達3600人,但會搭配考核或汰弱機制,學校也要提出博士生整體培育計畫,未來也不排除跟國科會的博士生補助計畫整合,但不會重複補助。

崑山6度獲高教深耕計畫補助 累計補助經費總額蟬聯私立科大第一

教育部為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於2018年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本年度邁入第2期,崑山科技大學秉持績優辦學精神,2023年補助經費約1.85億,連續6度通過評選核定,歷年共獲得近11.5億的高額補助,累計補助經費總額蟬聯私立科大第一。

憂高教陷入崩盤危機 民眾黨團:政府重應新提升技職教育發展

近年幾所大專院校因少子女化浪潮,屢傳停招或停辦,學生總數逐年減少,參與統測或技職教育的人數雪崩式下降,再加上中國高教祭出低門檻對台搶招生等事,民眾黨立法院黨團憂心將加劇台灣人才荒,因此今(18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完善學校退場或轉型機制,重新提升技職教育發展,並促進產學合作與介接,減少人才與社會實際需求的落差。

雙語計畫二階段8月展開 教長:兩大主軸推動「經費倍增至21億元」

教育部為強化學生英語力,推動「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雙語計畫第二階段將在8月展開,教育部長潘文忠今(8日)指出,第二階段仍將採「重點培育」(分學校型及學院型兩類)及「普及提升」兩大主軸推動,經費也會加倍增到超過20億元,希望不分科系,為學生打造基礎且面對未來不可或缺的能力。

少子化致高教質變!大學校長籲:政府應有前瞻作為 學費隨物價調整

台灣高教面臨挑戰,尤其是少子化引發私校經營危機,對於學雜費到底該不該漲,公私立大學校長都認為,少子化導致學生人數減少,量變導致質變,大學經營困難,也導致國際競爭力及學生受教品質滑落,在理工資電生醫等研究領域,很難持續走在世界前緣,建議學費應隨物價指數調整,並仿照油價調整機制,即使有民粹壓力,政府也要有前瞻作為。

賤賣高教劣幣驅逐良幣 54碩博班註冊率掛零

大學畢業跟國小差不多?台中市環保局統計考生當中,碩士生有31名,今年大學各學校錄取率100%,高等教育是劣幣驅逐良幣嗎?這相當於有報考就能上,那為什麼還要舉行大學學測?尚且,各大學校目前還有1萬5千名的缺額。

單驥/沒有胡蘿蔔和棒子 公立大學世界排名直直落

影響台灣公立大學表現的相關因素如經費、薪給、退休金、教育部的重重管制等,都是重要因素,惟如上述,台灣的三所私立大學在評鑑中的表現是可圈可點,本文認為,這些私立大學在管理上比較接近於上述「水手與督察」的例子,而在公立大學中,誰離「水手與督察」的例子愈遠,誰的名次就會掉得愈快。

引進外籍白領》張耀文/投資人才 才是投資台灣的未來

近年來在少子女化、長期低薪高房價和教育政策脫軌下(廣設大學、資源錯置、教育制度弱化基礎訓練、理工學生大幅減少、大學學制僵化、大學教師年金大砍等),我們台灣在育才、攬才、留才和聚才的原有優勢正在快速消逝中,而且已經造成產業人才的短缺。

海嘯就在後面的逃生戰 私立大學與時間賽跑

對多數私立大學來說,2022的年度熱門字不必票選,就是個「慘」。少子化碰上考招新制,雙颱共伴大爆發,私校缺額如冰雹落下。大學深受震撼,網路更是一片譁然:母校會倒嗎?會退場嗎?很多考生也氣噗噗,大喊這次真是不公平了!

黃崇哲/產學齊力 避免學用落差變成學用斷崖

學生接受高等教育,不應也不能只是為了找到一個更好的收入而已,更應包括培養人格、強健體魄等多面向目的。只是,如果從教育中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絲毫無助於個人職涯的發展,或者是學到已經不符產業需求的老舊技能,則這些學生耗費最精華時間參與學習的投資報酬率將遠不及所承擔的學貸與時間成本。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