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長江

長江

陸東西交通大動脈2030年建成 總長2100公里沿長江貫穿4省2直轄市

連接大陸長江流域各省市的東西高鐵「大動脈」中段,安徽合肥至湖北武漢段正式獲得批覆,將於12月底開建。這條合武高鐵是整條滬渝蓉高鐵「承東啟西」的關鍵工程,代表全線建設進入加速衝刺期。

陸南水北調東線一期通水10週年 受水區6800萬人受益

大陸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今天(11月15日)迎來正式通水十週年的紀念日,回顧3000餘天的時間,受水區直接受益人口已經大幅增長至超過6800萬人。截至2023年11月10日止,東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入山東61.38億立方公尺,自2019年起,南水北調北延工程累計向河北、天津調水5.87億立方公尺。

18歲那年「BV包包」被水沖走!12年後「爛泥中找回」她已30歲了

湖北武漢一名男子近日在長江清理垃圾時,意外發現一個BV(Bottega Veneta)包包,內部還有多張證件。警方後來找到了失主,是一名30歲的女子,她驚喜表示,包包是12年前落入水中的,當年她才18歲,沒想到竟還能尋獲。

長江乾旱、海水倒灌 上海人開始囤積飲用水

由於長江乾旱引發下游3大水庫遭到海水倒灌、飲用水鹹化,上海居民在經歷過疫情封城後,憂慮可能飲用水不足,開始瘋狂囤積飲用水,許多超市與網購平台的飲用水,已經被搶購一空。

保護長江4/直擊!微笑「長江精靈」回來了 宜昌Q版文創新名片

大陸官方近十年開始重視長江整治工作,陸續出台相關法令規定。其中,2020年1月實行《長江十年禁漁計劃》(以下簡稱「禁漁令」),嚴格禁止重點水域捕撈,挽救不少野生魚類生態,包括大陸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江豚」。來自湖北宜昌的生態記錄者胡先生也提供《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長江精靈」跳華爾滋的珍貴鏡頭,江豚的表情彷彿對人類微笑,十分可愛,帶您一塊來看看。

保護長江3/封堵排污口!宜昌整治134家化工廠 5百強之一企業也轉型

亞洲第一大河長江擁有「魚類基因寶庫」之稱,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下來,工業排放污水成為生態第一殺手。大陸官方2021年的3月1日正式實施「長江保護法」。其中宜昌針對全市134家化工企業進行關閉改造搬遷和轉產,《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走訪大陸前500強企業之一的湖北宜昌興發集團,克服整改陣痛期,從傳統無機磷走向有機磷、從磷化工轉型非磷化工全面綠色轉型,並且首度開放媒體採訪檢視長,江沿岸改善污染後轉型風光。

保護長江2/漁民轉型上岸賣魚子醬 「出口轉內銷」拚百億產值

大陸長江於2017年底啟動「長江大保護計畫」,2020年1月實行「十年禁漁令」,23萬漁民被規勸轉型就業,江邊養殖戶也全部搬遷上岸,如今初步執行成效如何?《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走訪位於湖北宜昌長陽清江鱘龍魚生態園,湖北清江鱘龍漁業總經理田永康早期在清江沿岸養人工殖鱘龍魚,經歷拆除網箱、勸退漁民的過渡期,七年前轉移上岸開設鱘龍魚場,九成魚子醬出口歐亞,疫情後「出口轉內銷」,鎖定大陸五年內百億人民幣市場商機。

 保護長江1/10年禁漁令!拆網箱、禁捕撈 挽救「魚類基因寶庫」

亞洲第一大河長江生態極為豐富,但歷經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下來,長江流域多種珍稀魚類遭滅絕,水質嚴重惡化,大陸官方於2017年底實行「長江大保護計畫」;2020年1月再實行「十年禁漁令」。整體計畫實行五年時間,《東森新媒體ETtoday》實際走訪長江宜昌段、西陵峽段、一級支流清江,江面清澈乾淨,養殖網箱拆除,漁船禁止捕撈、城市排污口也全面整治。當地居民接受記者訪問表示,十多年沒看見長江變乾淨,臭味也改善,野生魚變多,差點絕跡的江豚也陸續出現,「禁魚令」初步成效。

人工湖水位大降引萬人抓魚 老老少少免工具徒手就能抓

安徽六安城西一處人工湖受天氣乾旱及開閘放水影響,導致水位大降,湖底的土層大半裸露在外,引來上萬當地民眾集體抓魚,甚至有幾百公里外其他城市的民眾聞訊趕來加入,只見男女老少半身泡在水裡,徒手就拿抓起大尾的活魚,場面相當壯觀。

 解放軍長江演練架橋渡江 20分鐘完成1公里鋼鐵浮橋可承重60噸

解放軍中部戰區陸軍某舟橋旅近日在長江某水域集結,準備進行一場渡江工程保障演訓。演訓開始後,該舟橋旅官兵在20分鐘內完成一座長1公里、承重60噸的鋼鐵浮橋,橫跨長江兩岸,數十輛軍車隨後通過浮橋,驗證載重負擔能力。

長江、鄱陽湖、洞庭湖缺水萎縮 衛星圖現驚人對比

大陸自7月起持續高溫,南方旱情嚴重,長江流域水量銳減導致鄱陽湖及洞庭湖兩大農業灌溉用水面積急遽縮減,水位持續降低。透過衛星空照圖可以發現,長江武漢段水位明顯下降,水色由深轉淺,鄱陽湖綠色的湖面經過1個月呈現黃澄澄的一片,位在湖南的洞庭湖水體面積也減少近7成。

天天40度!曬出600年明代古物 重慶砸4億保衛民生用水

今年自7月20日以來,截至本月23日,大陸中央氣象台已經連發34天高溫預警,創歷史新紀錄。其中,高溫紅色預警連發12天。重慶連續高溫40多度,農損等自然災害嚴重,當地政府今宣布再撥款3千萬救助款,累加之前救災基金已經達到9千萬,換算台幣近4億元。

長江水位下降 鄱陽湖面積縮水3/4…洞庭湖衛星照瘦成「一道閃電」

大陸受連日高溫旱情影響,長江水位下降,位於江西的鄱陽湖和湖南的洞庭湖水量不足,從衛星照比對可以發現,兩處湖泊相較一個月前的面積均大幅縮減,鄱陽湖面積縮水3/4,洞庭湖湖面也瘦成一道閃電。

61年來最強高溫! 長江上游51條河流斷流...24座水庫乾涸

大陸多地連日出現攝氏40度以上高溫,國家氣象中心還稱之為,這樣的區域性高溫事件綜合強度,是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強。經歷將近10天的高溫氣候,位於長江上游的重慶市更是進入「火爐」模式,境內出現51條河流斷流、24座水庫乾涸的情況,直接影響水力發電供給,形成電力危機。

重慶境內長江水位下降 3座600年摩崖石龕完整露出江面

重慶連日旱情,境內長江流域水位明顯下降,位於巴南區雙河口鎮五台村附近的江心島礁上,距今近600年的3龕明清摩崖造像完整露出水面。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相關部門接獲消息後趕赴現場,相關人員勘探後發現該造像雕刻精美,具極高的文物價值。

長江江灘土石成龜裂狀 中下游地區或出現夏秋連旱

長江主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近日陸續測出實測記錄以來同期最低,部分地區小型水庫蓄水嚴重不足,連帶造成水力供電上的吃緊情況。大陸水利部持續調度以三峽水庫等水庫群為下游補水。不過,根據大陸國家氣候中心預測,2022年秋季長江流域降水偏少的可能性仍然較大,尤其在中下游地區有可能會出現夏秋連旱。

長江幹流水位「創歷史新低」!陸6省乾旱警報 83萬人陷缺水危機

據大陸水利部網站11日通報,7月份以來,長江流域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少4成;流域大部高溫日超過15天,中下游部分地區超過25天;部分地區連續無有效降雨天數超過20天。當前,長江幹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較常年同期偏低4.7~5.7公尺,均為有實測記錄以來同期最低,部分地區小型水庫蓄水嚴重不足,出現了「汛期反枯」的罕見現象。

江西發現野生娃娃魚純種種群 兩棲類「活化石」叫聲如嬰兒啼哭得名

大陸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純種大鯢野生種群,經科研人員以形態學和遺傳分化證據考究,將其描述為一新種,即「江西大鯢」。大鯢就是民間俗稱的「娃娃魚」,由於叫聲近似於嬰兒啼哭聲而得名,約2億年前的恐龍時代就已經廣泛分布於低緯地區,也被稱作是兩棲類的「活化石」,近年則因人類捕殺和自然環境變遷而瀕臨絕種。

張競解密解放軍「039C」潛艦上海現身:能夠讓您看的就不怕您看

一段解放軍新型潛艦「039C型」常規動力潛艦畫面近日在網路上曝光,不少人截圖分析其背後意義或所在位置,藉此研判發展時程。對此,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博士指出,許多軍迷相信這艘新型潛艦還在長江,藉由拖船傍拖助航行駛,其實若是認真對比,就應該掌握到拖船作業水域,會與大家所臆測之該艦造船廠存在多少距離。

引江濟淮淠河總幹渠通水 全球最大跨度鋼結構渡槽可航行百噸船隻

大陸引江濟淮工程淠河總幹渠渡槽1日充水試驗成功,正式通水並具備通航條件,同時代表著全球最大跨度通水通航鋼結構渡槽完工通過考驗。據悉,淠河總幹渠為合肥和六安兩座城市的重要供水渠道,比引江濟淮航道高出30多公尺,渠水經由渡槽從運河上凌空而過,形成一座「河上有河」且可通水行船的「水橋」。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