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特生中心

特生中心

台灣水鹿現蹤中海拔山區 特生中心:台灣生物多樣性回歸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經過三年追蹤,發現原本只在海拔2000公尺以上山區活動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台灣水鹿,族群有逐漸朝低海拔地帶擴散現象,研究人員多次記錄不同個體的取食行為,甚至在中海拔試驗站辦公廳舍周遭發現大批蹄印、排遺和食痕。特生中心表示,台灣水鹿活動範圍的擴張代表台灣生物多樣性的回歸,也是生態系統恢復平衡的重要指標。

小石虎龍鳳胎萌樣曝光! 接受野放訓練「明年3月重返大自然」

由農委會特生中心救傷,送往台北市立動物園收容照樣的石虎「春捲」,今年3月產下龍鳳胎「捲心菜」與「捲心酥」,現在已經滿4個月大,正由特生中心進行野放訓練,預計最快明年3月重回野外生活。

野放石虎「1/3遭流浪犬攻擊致死」 特生中心籲:勿任意餵養

為保護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石虎,農委會今(1日)宣布推動友善石虎農作獎勵標章措施,但農委會特生中心主任楊嘉棟指出,全台僅存約400至600隻的石虎,面臨最大的威脅是流浪犬的攻擊,特生中心野放追蹤的21隻石虎,已有7隻遭犬隻咬死,而每年救傷約50隻的穿山甲,也有逾半是被流浪犬咬傷,呼籲民眾停止不當餵養。

貓頭鷹吃飽「站路邊打瞌睡」 暖心路人手寫告示牌:牠在睡覺!

噓~別吵到人家睡覺!南投一名黃先生日前騎腳踏車經過一處路段時,驚見路邊有隻「貓頭鷹」在睡覺。他仔細一看,發現是保育類動物領角鴞,擔心牠在路邊打瞌睡會被車子撞到,於是趕緊手寫告示牌,放在牠的身後,提醒來車注意、別撞到牠了。同時他也拍下這隻領角鴞呆萌的睡臉,看到牠嘴角滲血,研判應該是剛剛吃飽正在睡覺。

農委會特生中心暑期營隊太熱門 將規劃常態性線上生態課程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每年舉辦暑期營隊,經常都秒殺一位難求,今(15日)舉行台灣生物人材培訓班成果發表會,並宣布將擴大辦理營隊活動,除了暑期營隊外,平時也安排假日線上課程,讓全國各地學生和民眾均可參加,而往年都在南投舉辦,也考慮移師北部,與政大、台大等校洽談合作。

吃滷肉飯也能保育水鳥! 紅蔥田供候鳥棲息吃飽再上路

紅蔥酥向來是台灣滷肉飯少不了的那一味,而主要分布在嘉義、台南一帶的紅蔥田,此時正值休耕期間,也是東亞澳候鳥遷徙路線中,重要的棲息地。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副研究員洪夢祺指出,紅蔥田非栽植期淹水形成的暫時濕地,提供過境水鳥覓食棲地,如果民眾多吃滷肉飯,會帶動農民種植意願,如此一來,也同時做了保育水鳥的生態美事。

瀕滅萊島鴨現身花蓮?引發2派論戰不休 特生中心提5證據説話了

近日花蓮縣吉安溪一隻雁鴨引起各方關注,拍鳥人士拍照後比對資料認為是瀕臨滅絕的保育類動物雷仙島鴨。經過媒體報導後吸引了更多愛好者自外地前往朝聖,但同時花蓮鳥會也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根據外形特徵與生態習性判斷,那並非雷仙島鴨,引發兩派不同意見論戰。由於雷仙島鴨是未曾出現於台灣的稀有物種,花蓮縣政府特別請教鳥類專家提供專業意見。

雷仙島鴨現身花蓮?引發2派論戰不休 特生中心提5證據説話了

近日花蓮縣吉安溪一隻雁鴨引起各方關注,拍鳥人士拍照後比對資料認為是瀕臨滅絕的保育類動物萊島鴨。經過媒體報導後吸引了更多愛好者自外地前往朝聖,但同時花蓮鳥會也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根據外形特徵與生態習性判斷,那並非萊島鴨,引發兩派不同意見論戰。由於萊島鴨是未曾出現於台灣的稀有物種,花蓮縣政府特別請教鳥類專家提供專業意見。

生物多樣性資料庫動員令 邀民眾探索「秘境」記錄物種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從2000年起建置「臺灣生物多樣性網絡」開放資料庫,22年來共累積1700萬筆的生物分布資料,資料覆蓋的陸域面積從35%成長到78%,幾乎遍佈全台,而剩下未曾記錄過生物分布的地區,仍有2%是一般民眾可達區域,特生中心呼籲民眾用手機記錄物種,協助提高覆蓋率。

野狗狂吠!女子利齒下救回珍貴穿山甲 可愛模樣萌翻波麗士大人

信義鄉明德村住戶廖姓女子半夜聽到野狗狂吠,從野狗口中救下一隻保育類穿山甲,隨即將牠裝箱、送至信義派出所安置;員警接手照顧,隔天送往集集鎮特生中心做體檢,所幸並無大礙。

台灣最美金絲蛇快消失了! 正式紀錄僅110筆「8成路殺死亡」

台灣氣候溫暖潮溼且地型多變,高山林立的環境創造出許多適合動物生存的棲地,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提到,因此孕育超過50種以上蛇類,除多數人較熟悉的黑眉錦蛇、臭青公、雨傘節、赤尾青竹絲和龜殼花外,還有許多行蹤隱蔽、習性特殊的珍稀蛇種,其中又以金絲蛇(台北遊蛇)最美卻也最為罕見。

TOYOTA新車導航「升級提醒石虎出沒功能」!捐2休旅神車守護動物

向來在社會公益不遺餘力的和泰集團,今(22)日攜手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與Garmin台灣國際航電,將共同展開台灣原生動物守護計畫,並訂為「虎力平安元年」,透過車輛捐贈、設立「石虎出沒請小心」慢行警示牌、參與石虎野放訓練與推廣保育、甚至是TOYOTA新車導航升級提醒野生動物出沒功能

台灣黑熊原來愛吃「超萌果實」! 專家研發27種專屬植物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低海拔試驗站成立20餘年來,陸續蒐集並培育27種殼斗科植物,部分植栽已可結果,能供試驗站收容的台灣黑熊食用,也都是牠們愛吃的食物,扮演圈養黑熊食物豐富化的重要角色,成了可愛黑熊的自然農園。

研究「監測野鳥種類」防禽流感!特生中心:無直接證據引大規模感染

國外近來禽流感疫情頻傳,台灣也曾有大規模禽流感疫情,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解析,同意監測禽流感時,擴大監測台灣野鳥的種類,以及加強查緝走私的野鳥與家禽,有助於台灣防範禽流感。農委會特有生研究保育中心表示,目前並無由野鳥引起家禽大規模感染的直接證據。

電腦模擬233種蝴蝶物種分布 全台多樣性最高處「在都市邊緣」

位於平原接壤的淺山地區,是由多種自然、半自然與人工棲地鑲嵌而成,具有特殊的生態環境,孕育其中的生物多樣性,要比平地或高山來得豐富,農委會特生中心調查發現,位處保護區周邊的淺山林緣地帶,正是台灣蝴蝶分布的重要熱區,相較於其他生物類群,蝴蝶易於觀察,對環境變化的反應更快速且敏感,相當適合做為淺山生態系健康觀測的潛力指標類群。

今年才開始第4天「2隻石虎命喪輪下」 團隊心碎:跟跨年出遊有關

2022年才開工第四天,就傳出石虎遭路殺。特生中心石虎研究團隊2日晚間、3日接獲通報,得知南投縣魚池鄉台21線上,日月潭附近有石虎身亡。另外一起在彰化縣伸港鄉台61線上一隻母石虎死亡。新年才剛開始就遇見2隻石虎過世,保育團隊相當難過,也研判跟跨年連假出遊有關,提醒大家開車要注意路邊小動物。

體長86公分蚯蚓台灣最大! 專家曝這件事「生物地理密不可分」

到野外可能都會看到蚯蚓,不過,農委會特生中心提到,俗稱「蛇蚯蚓」的大型蚯蚓,指的是體長在30公分左右、體型比較大的蚯蚓,台灣本土的蛇蚯蚓目前共包含了15個種及亞種,專家分析顯示,這群蚯蚓都起源於共同祖先,之前更發現和南琉球的蛇蚯蚓系出同源,意味著兩地在生物地理上密不可分。

廢鐵成鋼「鐵雕黑琵」創作展 七股特生中心黑面琵鷺展示館正式剪綵開展

一項以藝術結合環保,以廢料鐵器製作的「鐵雕黑琵」創作展,14日在台南七股特生中心黑面琵鷺展示館剪綵開展,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中心主任楊嘉棟、副主任林旭宏與台南市政府農業局長李建裕、台南市議員陳昆和等人,呼籲全國遊客在疫情趨緩微解封後,前來台南觀賞黑面琵鷺,也來參觀另類的「鐵雕黑琵」。

5年救了3155隻野生動物! 急救站曝「受傷和人類活動有關」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統計近年來野生動物救傷數據,自2016至2020年處理傷病野生動物達3155隻,包括黑面琵鷺、台灣黑熊、石虎、穿山甲等瀕危保育類野生動物。特生中心表示,多數受傷動物都和人類有關。

「711東卯山黑熊」落難復原了! 重返山林評估進度曝

東卯山黑熊第2次受困救傷,經過特生中心9個月照養,已逐漸康復,林務局召開專家學者會議,研商後續處置方案,與會專家初步達成共識,黑熊狀況良好,但為避免再發生人熊衝突或滋擾事件,應盤點遠離部落的山林區域,在兼顧人、熊安全的前提下,朝野放方向準備,努力讓黑熊得以返回山林。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