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期刊

期刊

幾天洗一次頭最乾淨? 醫學期刊曝「最佳頻率」還有3招保養關鍵

隨著春季氣溫攀升,外出時很容易出汗,頭皮也容易因此出油、產生異味。那麼,你通常多久洗一次頭髮呢?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參考外國期刊的研究結果,從醫學角度解釋多久洗一次頭髮才算乾淨。

台南、高雄消防救護教官 攜手合作發表國際期刊共創新里程

台南市消防局和緯高級救護隊教官顏維廷與高雄市消防局杉林分隊教官陳茂軒,共同以「生死一線間-狡猾多變的主動脈剝離」為題撰寫案例報告,獲刊於社團法人台灣醫療救護學會的國際期刊「醫療救護與緊急應變」(JPER),並在該學會年度學術研討會上發表,獲得學界肯定、成績亮眼。

「每天走4000步」可降低早死風險! 專家曝關鍵:越早開始越好

歐洲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每天走4000步可以顯著降低早死風險,每天走2337步可降低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專家也說,「走的步數越多,對健康的影響就越好,每天增加500到1000步,就能顯著降低死亡率。」

研究證實:男生愛謊稱有巨雕!平均增長20% 連身高也要加2cm

許多男性都喜歡吹噓自己的「雄風」,而這樣的謊言也確實得到了科學驗證,丹麥研究人員發現,男性平均會把陰莖長度誇大20%左右,就連身高也會多加2公分。

尼泊爾人夫喝醉「12cm玻璃杯」卡肛門3天! 謊稱便祕急求醫

尼泊爾一名47歲的已婚男子因連續3日便祕而就醫,隨後向醫生坦承,是自己喝醉酒後將一個12公分的玻璃酒杯塞入肛門內,結果卻拿不出來。醫生照X光確認位置後,無法徒手拔出又怕把杯子弄破,最後只好安排男子開刀將杯子取出。

聯生藥曝:單株抗體UB-221持久緩解蕁麻疹 獲國際臨床期刊JCI刊載

聯合生物製藥(聯生藥)於今(8)日宣布,其應用於治療慢性自發性蕁麻疹(CSU)的單株抗體UB-221之前臨床與臨床一期試驗結果以「IgE-neutralizing UB-221 mAb, distinct from omalizumab and ligelizumab, exhibits CD23-mediated IgE-downregulation and relieves urticaria symptoms」為題的原創論文,榮獲刊登於影響力指數為19.5的最新一期臨床研究期刊(JCI)。

陸天才少年全球頂尖期刊發文 專攻扭曲電子學被譽「石墨烯駕馭者」

在大陸有「天才少年」之稱的曹原7月在《自然》雜誌子刊《Nature Materials》發文《Robust superconductivity in magic-angle multilayer graphene family》。文章呈現超導魔角扭曲四層和五層石墨烯的實驗實現,結果擴展新興的莫爾超導體家族,為設計新的超導材料平台提供新的見解和潛在的影響。

20分鐘測出腎臟病!中山大攜手高雄長庚研發快篩 成果登國際期刊

國內疫情飆升,不少慢性病患擔心無法如期到醫院篩檢。國立中山大學醫學科技研究所教授楊閎蔚團隊,與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兒童腎臟科醫師田祐霖團隊跨院校合作,開發出一款無血式、無痛式慢性腎臟病快篩試劑,只要15至20分鐘即可知道結果,不僅可避免病情延誤,還可避免群聚,降低染疫風險。

新型口服抗凝血劑降低糖尿病併發症 花蓮慈院研究登上頂尖期刊

花蓮慈濟醫院最新研究發現,在患有糖尿病及心房顫動的病人中,相較於傳統口服抗凝血劑(Warfarin),若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NOAC),之後發生各種糖尿病併發症,包含大小血管病變和血糖急症等風險較低,且死亡率也較低。此項研究獲得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專科醫學期刊之一《內科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刊登,並吸引國外多家媒體關注報導。

中醫藥治癌治新冠引國際關注 慈濟林欣榮獲邀專文刊載Nature

花蓮慈濟醫院團隊以生物材料攜帶當歸西藥開發治療腦癌新藥已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如今再開發奈米當歸西藥鼻噴劑,初步發現相對於口服可增加腦部十倍的量,林欣榮院長因而獲國際著名期刊Nature邀請撰專文在「聚焦傳統中醫藥」主題中分享,其中還包括近期開發中草藥治療疾病並以茉草、艾草為例治療新冠肺炎等研究。

人工智慧預測病情不是夢! 「急診胸痛AI病情預測系統」節省健保資源發表SCI期刊

奇美醫學中心成立「醫療大數據庫暨人工智慧運算中心」(簡稱AI中心),做為奇美醫療體系研發醫療照護AI之基地,致力於發展具奇美醫院特色的AI系統,而急診醫學部與該院AI中心合作,透過大數據發展「人工智慧AI輔助急診胸痛預測系統」準確度可達9成,已實際運用於臨床,為國內急診醫療AI先驅。

別在醫生「生日當天」動手術? 最新研究曝:死亡率比較高

許多人住院開刀的時間,幾乎都是依照醫院安排,不過有項最新醫學研究指出,如果選在執刀醫生的「生日當天」開刀,病患的術後死亡率會比其他日子高上1.3%。主要原因可能是醫生可能會被其他事情分心,沒有辦法全心專注地動手術。

奇美中醫部研究新冠肺炎地域性傳播風險  發表國際知名SCI期刊

有鑒於現階段COVID-19新冠肺炎的文獻上,比較缺少關於國家和地區的死亡率、傳播率、潛伏期以及對年齡和人口統計的綜合討論數據資料,也較沒有可靠的地域性風險評估,奇美醫學中心希望透過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公布的COVID-19確診率和死亡率,讓民眾知道健康預警資料訊息。

心臟病患者別擔心! 歐洲研究:維持性行為降低35%死亡風險 

許多曾經心臟病發過的人,可能會害怕做太劇烈的運動,連帶影響到性生活。不過,最新研究結果指出,若進行適當且安全的性行為,有助於心臟病患的死亡風險,學者也指出,「性生活就是幸福感的指標。」

不孕新突破!研究:女性已進化 可自行「挑選」合適精子

過去,我們一直認為射精的力量與速度將決定精子是否能在受孕的「馬拉松競賽」中脫穎而出。然而,科學研究發現,女性生殖系統中的化學物質不止會促使受孕發生,它也有可能破壞精子與卵子結合。這個過程發生在女性的子宮頸。

建商賣房不忘做公益 有人捐車有人捐期刊

建商在蓋房子賺錢之餘,也不忘記要回饋社會,近期就有建商舉行公益活動,例如泰嘉開發就捐贈電動機車給台南市警察局,創民間企業捐贈警用電動機車的首例,另外清景麟地產旗下的教育基金會也將捐贈每月最新月刊給高雄87個偏鄉學校,讓偏鄉的學童也能獲得更多元、即時的資訊來源。

詭異巧合!《刺胳針》揭中國以外「病毒最初源頭」 確診者幾乎都去過「3大重疫國」

新冠疫情在全球造成將近1700萬人確診,對於病毒的源頭幾乎無暇追溯,在近期的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中的最新研究顯示,在中國以外的首批病例,幾乎有三分之二的人去過義大利、中國、伊朗;而病例中有四分之一來自義大利、五分之一來自於中國。

權威期刊論文大談「我的師娘好美~」:風姿綽約!竟獲864萬科研資助

一篇發表於7年前的論文,將大陸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凍土》推上風口浪尖。論文題為《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其論據則是「以導師程國棟院士夫婦」的事蹟為例,「闡述了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描述了他們攜手演繹的人生大道。」對此,網友驚呆稱,「專業的科研論文竟然寫成了言情小說!」

106歲醫生還在看診+拼論文 抓蟲到身上嚴重過敏只為研究

英國106歲醫師弗朗克蘭(A. William Frankland)有著好萊塢製作人夢寐以求般的故事,高齡的他至今仍在替病患看診,並為期刊撰寫文章,他喜歡閱讀各式醫學文章來開拓視野。人們常會問他怎麼可以活這麼久,他只說,「只有運氣,沒有別的。」

中醫治療骨折成果耀眼 南醫榮登國際權威期刊

64歲蔡姓女子因車禍導致左手鷹嘴突移位性骨折,骨科醫師評估皆建議必須手術,但病人考量多種慢性疾病而無意開刀,前往衛福部台南醫院中醫科求診,經過中醫師徒手復位、護具固定與中藥治療,並持續至骨科追蹤與復健,患者恢復十分良好。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