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圖/CFP)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近期經濟表現低迷,有專家擔憂可能步上日本泡沫經濟的覆轍。對此,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表示,中國與日本當年的情況不同,只要產業有升級空間,就不會重蹈日本覆徹,「日本的問題不是企業和銀行的負債很高,而是技術沒有創新,產業沒有增值,這是因為美國的政治打壓。」
野村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今年6月在一場演講中提到,中國正進入「資產負債表衰退」,面臨著「日本化」的傾象與風險。
林毅夫並不認同辜朝明的觀點,他指出,日本的問題不是企業和銀行的負債很高,而是技術沒有不斷創新,產業沒有不斷增值,而這是因為美國的政治打壓。
林毅夫認為,日本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在於美國通過《廣場協議》等一系列手段對日本半導體產業的打擊,「1985年美國強迫日本簽訂了《廣場協議》,後又簽署《日美半導體協議》,日本被迫開放半導體技術專利,原本佔全球一半的日本半導體產業優勢漸失。」
林毅夫提到,美國的打壓導致日本產業出現空心化,失去通過優勢產業升級提升生產力水平的機會,無法帶動經濟與收入增長,從而才導致企業和居民「資不抵債」,出現了資產負債表衰退。
林毅夫說,日本半導體產業外移,加上受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的影響,日本政府不再積極制定產業政策,最終導致日本經濟長期低迷,「八十年代以後,日本有什麼國際領先的新技術嗎?看不到的,只有汽車產業還在。」
林毅夫強調,中國跟當時的日本不一樣,「中國仍在追趕階段,隨著產業升級可以帶來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而且中國發展先進產業還有『彎道超車』的機會,並且已經湧現出了華為等一系列先進製造企業。」
林毅夫還說,中國有著人才眾多、國內市場廣大和硬件配套完善的三大優勢,「只要我們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收入水平就會不斷提高,負債就不是問題,也就不會出現日本這種資產負債表的威脅性問題。」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