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疫情疤痕下的失業大軍 千萬人碰壁OL嘆「沒想到裁到我頭上」

▲▼ 失業率,大陸失業率,美團外賣,外賣,外送員。(圖/記者蔡儀潔攝)

▲北京一名年輕外送員躺在電動車上休息。(圖/記者蔡儀潔攝)

記者蔡儀潔/北京報導

中國大陸2020年至2023年累計逾1500萬新鮮人,在當年沒有找到工作,而疫情的「疤痕效應」仍在發威,今年4月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更升破20%。近期被裁員的26歲女生向《東森新媒體ETtoday》訴說無奈;未被裁的員工則繃緊神經,感嘆「職場又更捲了」。

▲▼ 失業率,大陸失業率,美團外賣,外賣,外送員。(圖/記者蔡儀潔攝)

▲大陸新鮮人「就業差」。

高失業率人人自危

裁員如烏雲籠罩全球,大陸近3年A股上市公司平均員工數減少11.9%,2022年企業註銷率約10%。2020年至2023年「就業差」分別是-249萬、-220萬、-449萬、-582萬。此處「就業差」指的是新增就業人數與全部應屆畢業生的差距。

一位不願具名的北京互聯網外企員工透露,以所在行業來說,「騎驢找馬」跳槽在過去屬於常態,但如今裁員率上升至10%至15%,3個月找不到下家很正常,供需失衡的外部環境亦令公司縮緊職工福利,「沒辦法,現在都皮繃很緊在工作,很難argue待遇變差。」

「週二被叫去辦公室,讓我週五走人...」,任職於文化創意公司的26歲台中女生Kelly,無奈描述自己被裁的遭遇,之前就知道大裁員潮,但公司月流水高,「所以沒想到會裁到我頭上,而且這麼臨時。」

據Kelly觀察,疫情解封後廣州和深圳人口大增,加上「金三銀四」效應(每年的3、4月是人才招聘的高峰期),求職競爭激烈,不乏有年齡大的求職者「壓價」務工;大量中小型公司為降本增效,高學歷或經驗值不再為主要參考點,「新鮮的肝」更具吸引力。

▲▼ 失業率,大陸失業率,美團外賣,外賣,外送員。(圖/記者蔡儀潔攝)

▲北京一所高校舉辦校園招聘會。(圖/記者蔡儀潔攝)

走進校園招聘

記者近日實地走訪北京一所高校的春季校園招聘會,官方介紹有55家公司、逾1600個職缺。參與的公司一早便到體育館內,架好了攤位、擺出了公司小冊子,大有種「準備迎客」的架勢。9時許,陸續有學生拿著履歷,成群結伴來諮詢。

不過,現場並未出現熙來攘往的場面。對此,主打康復醫療技術的大陸國企HR表示,6月已是校園招聘尾聲,現在基本上是「撿漏補缺」狀態,他們上次來就招滿了「體能訓練師」,此次是想把最後一項「助理研究員」職缺補滿。

招聘會上熱門攤位主要為大陸國企、數字傳媒類企業等,被問及是否招聘台灣人時,一家新媒體公司委婉表示,因歸屬大陸央企且手續複雜,一般情況下不招收港澳台民眾。

另一家招聘「醫療銷售」的商貿公司則表示歡迎各地學生,HR熱情介紹他們業務亦覆蓋台灣,此番前來計畫招2人,總薪資為7000至1萬元人民幣,已經收到數張履歷了。

參與招聘的學生透露,今年就業市場確實嚴峻,同學總體亦更為焦慮,自己已找到工作,但沒有很滿意,因此再來招聘會看看有無更適合的職缺。另一名學生則分析道,部分科系受大環境影響找工作更難了,例如舞蹈表演,有同學選擇畢業後到健身房當教練,雖然大嘆可惜但好在薪資優渥,每月2萬元人民幣以上,可先度過市場寒冬。

▲▼ 失業率,大陸失業率,美團外賣,外賣,外送員。(圖/記者蔡儀潔攝)

▲不少待業民眾選擇從事外送員維持生計,圖為北京街頭在等待派單的外送員。(圖/記者蔡儀潔攝)

待業的焦慮情緒

失業在家的青年承受經濟和精神上的壓力,打開大陸社群平台,關於招聘、創業等內容比比皆是。外送行業成為其中一個中轉站,出現外送員數量猛增、收入則下降的情況,有網友調侃「如今送外賣已成為知識密集型產業」。

待業近1個月的Kelly直言壓力很大,投出的履歷石沈大海,主動聯繫的都是客服、直播主等職缺,目前計畫與朋友一起去擺攤或經營自媒體。

不過,市場也並非冰霜遍地,一家中型遊戲公司的HR透露,大眾娛樂需求依然高企,隨著新產品上線,今年公司還在擴張,每月至少招聘30人,有明顯感受到履歷數量變多,且碩士以上學歷占10%超出預期,還首次招到了海外戶籍的員工,但突破性職位還是很難找人。

另外,勞動密集型產業依然大開歡迎之門。富士康河南最大廠區的行政負責人表示,2012年至2022年十年間,濟源廠累積招募22.8萬人次,有時一周要進5000、6000人。

►►衡量經濟發展成果「晴雨表」 陸20%青年失業率說明什麼?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