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小孩吃糖!4危害曝光 營養師證實「過敏又易怒」

▲▼  棒棒糖,糖果           。(圖/pixabay)

▲不少家長會拿糖果、餅乾等甜食獎勵孩子。(示意圖/pixabay)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家長們,你們會讓小孩吃甜食嗎?營養師許育禎指出,糖果、糕點、含糖飲幾乎是陪伴孩子童年不可或缺的「民生必需品」,攝取過量糖分有害健康。她列舉4大傷害,包括肥胖、飲食不均;拖垮免疫力;會對糖產生依賴;以及影響孩童情緒。她進一步分享1飲食法,能穩定孩子血糖、減少情緒波動,還能控制體重,家長快學起來。

營養師許育禎在粉專Ivy營養師的健康教室盤點4個甜食帶來的危害,大人小孩都適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導致肥胖、營養不均衡:甜食熱量高吃多會胖。再者,會壓縮到正餐的食用,整天吃進太多高熱量、低營養食物,長期下來造成許多營養素缺乏。

2.身體發炎、拖垮免疫力:有研究發現,甜食會使免疫球細胞作用減低,甚至暫停運作,必須等5~6小時才會繼續開工,若餐餐都吃甜食,將會打亂體內免疫系統、導致身體發炎,促發過敏反應。

3.對糖產生依賴:食用甜食時會使人心情愉悅,同時也會促進大腦中的多巴胺分泌,多巴胺會告訴你「身體需要糖,趕快再去吃」,進而對甜食產生依賴,這是種負面的獎勵回饋作用。因此別讓甜食掌控多巴胺分泌,再讓多巴胺操控孩子對甜食的依賴。

4.血糖波動、影響孩童情緒:大量甜食吃下肚血糖會快速上升,促進胰島素分泌以降低血糖,但血糖過低又會產生危險性,這時身體會有自我保護機制,一旦血糖值低於平均時,腎上腺素就會被釋放出來,這種血糖忽高忽低現象易使孩子疲累、緊張、焦慮、易怒。不過,影響血糖的食物並非只有精緻糖,還包括食物的精緻度、纖維含量、烹調方式及水果成熟度等。

▲▼教養,親子,挑食。(圖/pixabay)

▲營養師教導家長,可採取「低GI飲食法」平穩孩子血糖。(示意圖/pixabay)

許育禎表示,可採取「低GI飲食法」平穩血糖。然而,不只是精緻糖,影響GI值的因素相當多,其中包括「食物精緻度」越高的食物GI值越高;「纖維含量」越低的澱粉類食物GI值越高;「烹調時間」越久、質地越軟爛、分子越小越快吸收,會讓血糖快速上升、「經過勾芡的食物或濃湯」使血糖上升較快;「食物形狀」越細碎或搗成泥,GI值也會升高;「水果成熟度」越熟,GI值越高。

不想讓血糖忽高忽低,許育禎分享,可搭配低GI的高纖、高蛋白,或堅果油脂類食物一起食用以平衡血糖。她先點名常見的NG早餐範例「鐵板麵+果汁」、「蘿蔔糕+奶茶」,兩組合幾乎是精緻澱粉和精緻糖,缺少蛋白質和纖維。她建議可改為「鐵板麵+鮮奶+沙拉盤(吃不完的話鐵板麵可以分食)」、「蘿蔔糕+高纖無糖豆漿+綜合堅果一湯匙」。

許育禎強調,早餐是開啟一天重要的一餐,但許多孩童因趕時間而亂吃,不僅營養不均,若吃進太多精緻澱粉或精緻糖,也會讓血糖高高低低,影響情緒與專注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