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報告書怎麼寫? 2023年必懂的ESG報告關鍵概念

▲中鋼鋼鐵。(圖/中鋼提供)

▲金管會去年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第一階段將針對資本額逾100億上市櫃或鋼鐵水泥業,於2023年開始盤查。(圖/中鋼提供)

● 周加恩/櫛構科技行銷長

隨著國際淨零(Net-Zero)意識抬頭,各大企業紛紛發布「永續報告」、「ESG報告」等文件,一方面提升企業體透明度,一方面也彰顯企業對永續轉型的決心。金管會也於2022年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第一階段將針對資本額逾100億上市櫃或鋼鐵水泥業,於2023年開始盤查。企業撰寫「ESG報告」的壓力越來越大,這份「ESG報告」有什麼特別之處?對企業真的那麼重要嗎?寫作ESG報告過程會遇到哪些困難?

什麼是ESG報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ESG報告就是企業用來說明自身企業對於環境與社會責任實踐的報告。這份文件用途有二:一來是自我揭露企業現況與永續相關資訊,二來是述說企業執行永續轉型的決心,說明企業設定了哪些SGDs目標(碳中和、有效治理、多元包容...等),以及怎樣做到這些目標。

ESG的主要書寫對象以投資人與利害關係人(消費者、員工、合作夥伴...等)為主。ESG報告也時常作為管制單位判斷企業運營狀況的資料來源,而求職者也會以ESG報告作為是否選擇到這間公司上班的依據。

ESG報告為什麼重要?

ESG報告對企業有以下4個好處:

1、ESG報告可以增加企業透明度

ESG報告不是無端增加企業負擔的外界要求,而是企業藉此增加自身透明度,展現當責實踐決心的媒介。

2、ESG報告可以吸引資金挹注

隨著國際永續意識興起,投資人與股東也越來越重視ESG報告所提供的透明度,藉此評估企業對氣候風險的暴露程度,也用ESG報告作為未來財務預測的其中一項依據。

以聯合國協助成立的責任投資原則組織(PRI)為例,在2006年剛成立時共有63個簽署方,資產管理規模(AUM)為6.5兆美元;在2021年已有3826位簽署方,資產規模達121.3兆美元。

而國際最大會計事務所德勤Deloitte也預測在2025年美國將有一半的專業控管資金投注在ESG相關基金上。

可以肯定的是,具備ESG報告的公司雖然不見得會因此加分,但不具備ESG報告的企業很有機會因此形成競爭劣勢

3、ESG報告符合利害關係人的需求

對企業透明度有所求的不只是投資人,也是與企業相關連的廣泛利害關係人們,例如員工、合作夥伴、消費者、廠區附近市民...等。以消費者為例,在一份由美國分析公司First Insight提供的 報告 指出,62%的Z世代(90末到2010前期出生的人,華人社會稱為「00後」)消費者更偏好購買具備永續印象的品牌,其中73%願意花費多10%的費用支持這些品牌。

不只是消費者市場,求職市場也是如此,同一份報告指出76%的千禧年世代求職者更偏好具有永續經營策略的公司投遞履歷。因此,具備一份ESG報告有機會讓公司更有機會找到適合的人才。

4、ESG報告可以應對政府法規規範

提供ESG報告在國際間早已行之有年,92%的S&P500企業每年發布最新版ESG報告,藉此回應政府對企業的規範。

而在台灣,金管會已於今年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第一階段將針對資本額逾100億上市櫃或鋼鐵水泥業於2023年盤查、2024年確信。而中小企業也躲不了,因為在範疇三(類別三~六)盤查過程,大公司也會要求合作夥伴提供碳足跡資訊。提供永續報告的趨勢是所有企業,不論大小都需要面對的課題。

ESG報告常見框架

常見的現象是,當企業決定要開始寫ESG報告了,馬上就遇到滿滿的英文縮寫大雜燴:GRI、SASB、TCFD、CDP、UNSDG、SBTi...這些到底是什麼?真的重要嗎?

ESG報告撰寫框架並沒有單一個全球統一的標準,要選擇哪一個「框架」來寫報告,取決於這份報告是給誰看的。

對於不同的撰寫對象,有不同的對應框架。例如大多數企業採用的GRI框架,就是總體性的揭露指標,撰寫對象以廣泛利害關係人為主;而SASB框架則注重在財務資訊揭露,撰寫對象以投資人為主;TCFD以氣候風險對企業的影響為主要重心,撰寫對象也是投資人。

以下簡單介紹三種常見的報告框架:

GRI(Global Report Initiative):GRI的主要撰寫對象為多方面的利害關係人(muiltiport stakeholders),是最綜合性質,不具有特別目的性的報告書標準,因此也為最多企業採用。在2022年,台灣約有98%的企業皆採用此框架撰寫永續報告書,另外有36%企業導入TCFD框架進一步鑑識與揭露氣候相關風險議題。詳情可參考 GRI通用準則

SASB(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主要關注的是財務相關資訊,該標準目的為幫助企業分析重要ESG議題將如何影響財務表現,報告書撰寫對象以投資人為主。SASB框架廣泛受到S&P Global 1200指數中共1300家公司使用。SASB框架的要求內容介於永續報告與財務報告之間,因此也有許多公司在報告中使用GRI、SASB並行。

TCFD(The 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由前紐約市市長主導,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投資市場理解企業的ESG表現,幫助評估市值以及風險。在2020年開始,任何要加入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的公司都強制需要以TCFD揭露本身ESG相關資訊。相較於SASB,TCFD更偏重於氣候風險揭露,撰寫對象以投資人、股票市場大眾為主。

而就在2021年也由IFRS(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基金會推出新款報告書標準:ISSB(the 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該標準參考SASB、TCFD框架結構,也是以投資人為撰寫對象。ISSB的誕生可以看出IFRS試圖解決國際間揭露標準繁複的混亂情況,朝向統一標準發展。

重大性議題

決定框架後,再來要確認與公司息息相關的「重大性議題」有哪些。

ESG的評估面向不只是環境,還有「社會」與「治理」,以SASB框架為例,總共有26項評估議題,橫跨環境、社會資本、人才資本、商業模式創新以及領導治理。

對企業來說,並不是26項每一項都與自身息息相關,例如對於製造業,溫室氣體計算、生態衝擊就是關鍵議題;但對於金融公司而言,溫室氣體排放就不是至關重要,反而商業倫理才是關鍵指標。

這些關鍵指標,就是「重大性議題」。

界定「重大性議題」,並且思考如何將這些議題納入公司策略中、如何與利害關係人溝通這些策略,從這些重大性議題與盤查結果制定出有效的永續轉型策略,這些都是報告裡不可或缺的內容。

訂定永續策略

ESG報告的內容除了揭露企業目前碳盤查結果以外,關於說明「企業的社會責任實踐策略」也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其中可能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減碳策略」。

要制定有效的減碳策略,企業必須對自身相關的指標,例如碳排放量、碳排因子、高峰時段、以及其中因果關聯有深入的洞察,才能制定有效且可預期的減碳策略。

而企業在寫作ESG報告時,往往遇到的第一個難關就是獲得清晰的碳盤查資訊。大多數企業會在這個階段放棄撰寫,或者只部分揭露碳排放訊息。截至2021年為止,台灣上市公司959家中仍有約325家沒有揭露範疇一、二資訊,亦即超過三成上市公司並未完成碳盤查。

而完成盤查之後,才是真正碳賽局遊戲的開始:「我知道現在排多少了,那要如何減碳?」。可惜的是,大多數企業都卡在這一關,主因是盤查資料解析度低,無法從中看出有用的資訊;或甚至收集到了許多高解析資料,但也沒有良好的分析工具,只能頂多用Excel報表拉出「高峰碳排時段」等等粗略的解讀,然後憑感覺制定減碳策略。

然而,故事可以有別的發展。

國外許多案例顯示,減碳策略制定問題,實質上是資料科學的應用場域。櫛構科技認為,唯有深入洞察數據資料,才可以真正抓出企業活動與碳排的因果關聯。有了數據支撐,制定的減碳計畫才是可預期,有意義,真正做到永續轉型的計畫。

除了隨手關燈,我們可以做更多。

▲綠色,永續發展,環境,生態,綠能。(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櫛構科技指出,ESG報告內容除揭露企業目前碳盤查結果外,說明「企業的社會責任實踐策略」也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其中可能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減碳策略」。(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相關新聞:

►永續報告書核心關鍵:「重大性議題」4步驟

►撰寫「永續報告書」之前 一定要先搞懂的「SROI」?

 

 

 

 

 

 

關鍵字: ESG永續雲ESG永續淨零ESG報告GRISASBTCFD重大性議題金管會永續報告書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go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