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赴美「去台化」?經典的資訊操弄

我們想讓你知道…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是多年來形成的「生態鏈」,很難被取代。舉例來說,晶片生產好之後還需要封測,但最厲害的封測廠仍然是在台灣,不可能說搬就搬。

● 作者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美國總統拜登今日出席台積電在亞歷桑那州新廠的上機儀式,台積電也宣布將加碼投資,原本十年內要投資120億美元,現增加為400億美元,成為美國史上最大的外來投資案之一。

一句話結論:台積電(以及其他廠商們)投資美國完全是正常投資行為,而且若要去什麼的話,應該是要「去中化」!對台灣來說,這完全就是我們科技與經濟實力的一次漂亮展現。

最近有非常多新聞,不管是主流媒體以及各個社團粉專都在大力轉傳所謂的「去台化」:美國「要求」台積電去美國投資,然後要把台灣掏空,相關訊息會講說台積電這樣的護國神山即將被美國整個挖走、美國要偷走台積電的技術云云。

這是疑美的最新變體,而且對一般人來說肯定會很有感,覺得好像我們的半導體產業要完蛋了、都是美國在搞鬼之類的。以下我們從幾個不同的面向來解釋,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

首先,有幾個數字大家要先參考:台積電目前有六萬多名員工,新聞報導說有300人去美國工作,將來大概會增加到一千人。台積電目前平均每月產能有120萬片左右,美國的投資可能要好幾年後才會蓋好,原本規劃月產能是2萬片,現增加為5萬片。

▲台積電目前平均每月產能有120萬片左右。(圖/台積電提供)

光從產量來看就可以知道,半導體產業真的很燒錢,投資400億美元也不過是增加5萬片的月產值,相當於增產4%左右而已。

台積電以及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最強的地方是在代工製造,這也已經是全球的半導體產業分工的現狀,各大相關公司都會來找台灣的廠商代工,整體來說仍然是供不應求的狀態。目前台灣廠商在全球晶片代工市佔率有超過六成(光是台積電一家廠商就佔五成),高階晶片更是超過九成,分散部份的產能出去,完全不會影響到在台灣原本就有的產能。

第二,不只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董事長劉德音,還有許多半導體業的老闆們受訪、媒體專題報導當中都已經告訴我們,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是多年來形成的「生態鏈」,很難被取代。舉例來說,晶片生產好之後還需要封測,但最厲害的封測廠仍然是在台灣,不可能說搬就搬。新聞內容也提到,在美國招募工作的許多新員工都需要送到台灣受訓,然後現在台積電盡可能把所有的機台、硬體設備都從台灣運過去,因為美國的成本仍然是非常高。這些事情都告訴我們不可能有什麼去台化。

▲外界質疑台積電赴美設廠,恐會淘空台灣半導體,台積電總裁魏哲家答道:「門都沒有!」(圖/翻攝自台積電)

而現在到美國投資廠房,其實是所有的跨國公司都會做的事情,就是分散產能到不同的地方,完全是相當正常的投資行為。再者,現在歐美國家(遠遠不只美國)最近幾年的政策都是大力吸引投資,用土地與租稅優惠等政策,積極爭取所有的半導體產業到自己國內來投資及生產,因此各家半導體公司做海外投資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從廠商的角度來看,不去這些國家投資的話,反而是把機會讓給競爭對手了。

第三,回應有關「美國偷技術」的部份:完全是無稽之談。台積電發展至今能成為全球龍頭,實際上就是融合了跨國的技術(整個半導體產業其實都是),沒有哪個國家的半導體產業可以獨自存在。再說,美國是法治國家,不會像中國一樣隨便亂偷技術,或者強迫廠商必須要「自願」把技術交出來。台灣在美國的投資這麼多,有誰聽過美國偷走台灣技術的?反過來說,其實是我們很多的技術都是和美國合作開發出來的呢!

第四,從整體的角度來看,從川普時代開始就有打算把製造業帶回美國,拜登上台後,基本上延續同樣的路線,而且持續付諸實行。這是因為美國的製造業長期以來都已經外流到全世界,美國需要把部份的產能帶回國內來刺激經濟成長、創造就業,而且同時需要降低對中國的依賴性,因此更需要重新打造一個生產的生態鏈。但這絕非易事,因為要生產一個產品,尤其是高科技的產品,並不是只有「蓋廠房」這麼簡單而已。

▲美國力圖把部份製造業產能帶回國內以刺激經濟成長、創造就業,同時降低對中國的依賴性。圖為興建中的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區。(圖/台積電提供)

對台積電以及對台灣來說,當我們和美國的經濟行為(包括投資與貿易)愈密集,兩國的關係愈密切 ,那對我們的安全保障自然會是更深的。不只對美國如此,對其他國家也是一樣(我們在東南亞、歐洲等地的投資也是近年來政府努力的重點)

第五,若真的要說「去」什麼東西,大家可以看一下重大新聞:蘋果跟在台積電的新聞之後,馬上宣布未來iPhone和Mac將使用台積電亞利桑那廠生產的產品。換句話說,這個投資案就是美國找台積電要來「去中化」的,要改善過去產業鏈高度集中在中國的狀況。

沒人質疑鴻海入主紫光是去台化 經典的資訊操弄

回到疑美論本身,大家可以想想看,為什麼我們投資中國不會說是去台化,然後投資美國就變成去台化?例如鴻海前陣子才剛宣布入主中國的半導體公司紫光,金額超過新台幣兩百億元,其中有許多還是從台灣的銀行融資來的,怎麼沒有人質疑去台化?

▲鴻海打算入主中國的半導體公司紫光時,並未有去台化的聲音。(圖/視覺中國)

這個「台積電到美國」的疑美論新聞產製,是很經典的資訊操弄產製過程:從奇怪的內容農場開始,假帳號發起散布,然後主流媒體幫忙大幅報導。中國近期最會做的事情就是利用台灣既存的矛盾並加以放大。

從經貿布局的角度來說,長期以來我們絕大多數的對外投資都是到中國,現在多投資中國以外的地方,對我們本身的經濟發展來說當然是有所助益的,而這也是為什麼從中國角度出發的那些親中派言論會如此急得跳腳。

也就是說,這又是一個很好的媒體識讀機會。

台積電根留台灣 延伸到美國結出碩果

最後,讓我們來引用蕭美琴大使所說:「美國是台積電最重要的市場,美國的資金、技術、與科技人才培育也挹注台積電數十年來成長的部分養分。美國製造的產品對美國市場與客戶有一定的吸引力,美國總統拜登與科技大廠老闆們出席致辭也反應這點,因此現在台積電選擇在接近市場與客戶的美國建置產能,以更貼近特定客戶的需求,相信也是維持全球競爭力與關鍵供應鏈韌性的佈局。台美產業間互補互利,是force-multipliers 彼此的加乘力量。恭喜TSMC扎扎實實的根留台灣,而延伸到美國的力量,祝福開出豐盛的果實!」

台美之間、以及台灣和全世界之間的連結愈緊密,對台灣來說當然是愈有利,這也正是為什麼各種疑美論操作會把這種經貿連結關係打成壞事。

熱門點閱》

►2024試金石:王鴻薇 P.K. 吳怡農

►討論館長是否為黑道沒意義 KOL都是被高估的群類

►小資族理財》避免落得一場空 做好職涯規劃逐步實踐目標

►呂秀蓮/民進黨應慎防執政土石流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美國台灣觀測站專欄

美國台灣觀測站專欄 美國台灣觀測站

國會是美國的立法單位,關係著美國內政外交的政策走向。秉持著開放資料、開放政府的精神,我們希望透過集結及整理美國國會台灣相關法案,讓更多人能了解、甚至參與美國的政策決策圈。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