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直播主吸金力分6級!A咖女王年賺上百億 破產CEO靠帶貨還債

▲▼ 明星參加直播。(圖/翻攝自微博)

▲趙薇、古天樂等大明星也加入直播帶貨。(圖/翻攝自微博)

記者蔡儀潔/綜合報導

直播賣貨風潮近年席捲中國大陸,2020年產業規模超過1.2兆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5.22兆元)。薇婭、李佳琦、辛巴作為第一梯隊主播,2021年雙十一帶貨銷售額超過30億元(約新台幣131億元),他們的收入也是相當驚人,其中薇婭2年進帳57.35億(約新台幣250億元),平均一年就賺了新台幣125億元。

近兩年肆虐的新冠疫情帶動「宅經濟」,直播電商更是爆發式增長。由艾瑞咨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大陸直播電商市場規模超1.2兆元,年增長率為197.0%,預計2023年規模將超過4.9兆元(約新台幣21.3兆元)。

直播行業的高吸金力令不少人趨之若鶩,截至2020年底,大陸直播電商相關企業累計註冊有8862家,2019-2020年增長360.8%。 行業內主播的從業人數已經達到123.4萬人。

▲▼ 直播主金字塔。(圖/今日網紅)

▲ 直播帶貨銷售額金字塔。(圖/今日網紅)

帶貨主播吸金力「金字塔」

行業權威媒體《今日網紅》整理去年10月21日至11月11日雙十一購物季數據,以抖音、快手、淘寶直播三個平台所有主播的帶貨數據為主,並以大於30億、10至30億、4至10億、2至4億、1至2億和5000萬至1億為標準劃分成6個等級,共有124名主播入選。

▲▼  2021雙十一購物節帶貨主播銷售額。(圖/記者蔡儀潔攝)

▲ 按2021雙十一購物節銷售額,帶貨主播可分為六大梯隊。(圖/記者蔡儀潔製)

統計顯示,銷售額「大於30億元」第一梯隊的主播有3人,分別是薇婭、李佳琦及辛巴。其中在去年10月21日雙11啟動的當天上午,李佳琦最終銷售額達到106.53億元,薇婭直播銷售額為82.52億元,兩人遙遙領先其他主播。

「10億至30億」的第二梯隊有雪梨、時大漂亮、蛋蛋3人;「4億至10億」第三梯隊則有羅永浩、烈兒寶貝等9人。後面的三大梯隊則分別有15人、42人及51人。值得注意的是,曾於淘寶總裁蔣凡爆出桃色風波的網紅張大奕在第四梯隊,銷售額介於2億至4億元之間。

若以直播平台來看,淘寶和快手各佔一半,而抖音榜上無名,有「抖音一哥」之稱的羅永浩屈居第三梯隊,總排名在10名之外;淘寶群星匯聚,有汪涵、陳赫等人,堪稱「明星再就業平台」,不過主要集中在第五梯隊,銷量呈斷崖式差距;快手平台中「家族壟斷」明顯,貓妹妹、趙夢澈、安九Angel這3位主播都是辛巴的徒弟。正因「頭部主播」幾乎被「家族」壟斷殆盡,快手拿出百億補貼扶持中小主播或商家。

▲▼ 帶貨女王薇婭捲入逃稅風波。(圖/翻攝自微博)

▲「帶貨女王」薇婭在進行直播。(圖/翻攝自微博)

直播主吸金力超明星

直播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下主播收入激增,一線直播主的知名度和吸金能力完全不輸明星。一份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1日的網紅主播收入排行榜中,年僅36歲的薇婭高居第一,總收入高達57.357億元(約新台幣250億元)。

據《新財富》發佈的2021年財富排行榜中,薇婭夫婦以90億元財富值首次登榜,排名第490位,比肩74歲「老乾媽」創始人陶華碧以及「餓了麼」外送平台創始人張旭豪。

▲大陸美妝網紅第一人李佳琦。(圖/記者魏有德攝)

▲大陸美妝網紅第一人李佳琦。(圖/記者魏有德攝)

有「口紅一哥」的李佳琦也不遑多讓,總收入為46.292億元(約新台幣201億元),不菲收入一度讓網友瞠目。他與薇婭的主要收入途徑一致,包括淘寶、綜藝節目、代言及自創企業。

以10.337億元收入位列第八的羅永浩,曾是手機品牌錘子科技創辦人,後因市場競爭激烈公司被迫倒閉,欠下6億元巨債。他2020年4月轉戰直播電商行業,由「行業冥燈」變成2021年笑到最後的人。

▼ 羅永浩在節目上透露還債進度。(圖/翻攝自微博)

▲▼ 羅永浩。(圖/翻攝自微博)

▲▼「帶貨女王」薇婭。(圖/翻攝淘寶)

▲薇婭被封殺。(圖/翻攝淘寶)

野蠻生長到放慢腳步

直播電商的高速發展也導致亂象百出,作為行業領頭羊的薇婭上月底被官方「開刀」。浙江省稅務局披露,網路主播黃薇(網名:薇婭)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偷逃稅款6.43億元,其他少繳稅款0.6億,故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並處罰款共計13.41億元 (約新台幣58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一場銷售額超100億元的直播,即便只拿最低20%的銷售分成,頭部主播的傭金收入也超20億元。若按照稅率計算,頭部主播將要繳納9億多元的個人所得稅。

薇婭事後遭到封殺,所引發的後續效應仍在擴散,不僅上千名帶貨主播趕忙補繳稅,也使得行業格局發生改變。東吳證券分析師吳勁草向《華爾街見聞》表示,未來直播形式可能會朝著類似抖音直播的「去中心化」,更注重內容的方向發展,而不是僅靠折扣的方式進行商品營銷。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