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送禮! 壽險業建議這5大保單

▲壽險業建議父親應具備5大保險,才能「爸」氣十足。(圖/永達保經提供)

▲壽險業建議父親應具備5大保險,才能「爸」氣十足。(示意圖/永達保經提供)

記者陳依旻/台北報導

下週就是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壽險業者紛紛提醒全國爸爸們,扛一家生計也要確保健康或生病時經濟無虞,南山人壽、全球人壽、永達保經近期紛紛建議所有父親們需擁有壽險、實支實付醫療險、重大傷病、癌險及失能險5種保單,再依收入、年齡調整投保模式,保持「爸」氣十足。

南山人壽表示,30到40歲的年輕爸爸,因為小孩年紀還小,規劃壽險時建議以孩子的學費及房貸等大型開銷來評估,另外也建議年輕爸爸加強住院日額醫療險、實支實付保障等醫療保障,減輕疾病對家庭的經濟衝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40到50歲的中壯年爸爸,除了基本的醫療保障不可少,建議爸爸們也可以選擇有還本功能的壽險,假設不幸遇到意外、疾病,被迫提早離開職場,因為有預先為退休生涯準備,才能讓退休金流不中斷。

50歲以上的爸爸正值職涯巔峰,也剛好是子女們展翅高飛的空巢期,雖然離老年生活還很遙遠,仍建議提早為日後長期照顧做準備,透過長照險,減輕老年長照費用的經濟負擔。

至於保費與家庭支出如何選擇衡量,南山人壽建議爸爸們,可依照家庭年收入的5至10倍,或是家庭重大支出總額來評估,確保若不幸遭逢變故,未來5至10年內家庭經濟是無虞的。若是有預算限制,也可以選擇小額終老保險,其保費較同類型的壽險商品來得經濟實惠,輕鬆即可擁有終身保障,讓自己老有所終。

▲壽險業建議父親應具備5大保險,才能「爸」氣十足。(圖/南山人壽提供)

▲南山人壽建議,保費可依照家庭年收入的5至10倍,或是家庭重大支出總額來評估。(圖/南山人壽提供)

全球人壽提醒爸爸們,越早開始退休規劃越好,越年輕開始準備,不論主約或附約的保費負擔都相對較低,而透過準備時間拉長,資產累積的結果通常也會比較豐厚,預先開始替自己下半輩子的生活打算。

全球人壽指出,新手準爸爸們可規劃壽險主約搭配失能豁免保障及實支實付保障,就不用擔心因失能經濟收入減少或中止導致無法續繳保費,若發生1到8級失能不只可免繳整張保單的續期保險費,主契約繳費期間內尚未繳付之續期保費還可貼現領回,因應緊急需求;而實支實付保障可以支援健保以外的自費開銷,包括住院手術費用、門診手術與特定診療等,自行決定醫療品質,還額外提供定額的住院照護金,可以安心請看護。

學業期爸爸則從孩子開始上國小到完成大學學業、成年就業前的時期,相較於對新手準爸爸們的建議,建議可再加碼附加重大傷病保障及多次癌症保障,作為「替身爸爸」以轉移健康風險可能引起的家庭經濟缺口。

而空巢期爸爸的收入隨年資慢慢成長,孩子多半已成年,減少對孩子的支出,應該把重心轉移到準備自己的退休生活上,除了透過壽險主約做好退休財源規劃並且做好醫療與疾病保障外,此時可再附加長期照顧保障。

▲壽險業建議父親應具備5大保險,才能「爸」氣十足。(圖/全球人壽提供)

▲全球人壽也提醒,退休越早規畫越好。(圖/全球人壽提供)

另外,據內政部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男性首次生育的平均年齡逐年提高,2020年已來到34.7歲,而培養一個小孩到大學畢業,大約需要24年時間,熟男爸爸甜蜜與沉重的負荷與退休金儲備的黃金時段正好重疊。

永達保經呼籲熟男爸爸在守護全家安穩的同時,千萬不可忽略個人的退休規劃,如何在有限的預算內,齊備自身風險保障守護家人,又能同時兼顧個人的退休規劃,建議可以透過增額終身壽險的商品機制達到雙軌並行的周全規劃。

首先,熟男爸爸在小孩出生之後,可請保險經紀人進行保單檢視,估算個人的家庭責任額,諸如子女教育金、生活費、房貸、車貸等等,以此為基準,盤點自己的壽險、意外、醫療、失能等風險保障,確保在意外或疾病來臨時,保險金足夠照顧全家至少5到10年的生活。

以35歲結婚生子為例,在風險規避部位,建議採「低保費、高保障」原則,透過定期壽險、實支實付醫療險與意外險拉高保障;在個人退休金儲備的部位,則建議規劃20年期繳費輕鬆的增額終身壽險(內含豁免),年繳8萬9,031元保費,初年即享有基本保額103萬元的保障,繳費期滿若未支領使用,保價金持續複利增值,待65五歲即有212萬3682元的退休資金,期間若子女有出國進修的計畫,也可靈活應變使用。

同時,建議附加豁免保費附約,透過雙豁免的規劃,如發生因疾病或傷害導致一至八級失能的情形,除了免繳續期保費外,將可享有一次貼現給付續期保險費的加值保障,為孩子的未來及個人的退休多一道保護鎖。

因應民眾需求,保險商品越來越多元化,永達保經表示,增額終身壽險雖然保費較高,但保價金在繳費期滿之後卻會隨著時間複利增額,可以作為儲備個人退休金及子女教育金的工具。而且部分增額終身壽險更兼具終身壽險、特定傷病、意外失能生活扶助金、豁免保費等多重保障,甚至附加重大燒燙傷、老年照護住院醫療等加值利益,配合退休需求,也有商品推出保額增加權利,可適時增加人生各階段的保障,或者是繳費期滿可轉入投保即期年金的選擇,等於一次兼顧熟男爸爸們最需要的家庭風險保障與個人退休金的規劃。

關鍵字: 永達保經父親節實支實付壽險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兆豐金51萬存股族嗨翻!今年擬配發1.8元股利 創新高

兆豐金51萬存股族嗨翻!今年擬配發1.8元股利 創新高

兆豐金(2886)51.3萬股東今年領股利將會很嗨!今(23)日董事會通過發1.8元股利,含1.5元現金與0.3元股票股利,而股利高達1.8元將是金控成立以來新高水準。

2024-04-23 18:26

LINEPAY股東會紀念品首發!送LINE POINTS 100點 零股也可領

LINEPAY股東會紀念品首發!送LINE POINTS 100點 零股也可領

電子支付業者LINE PAY(7722)將於6/28舉行興櫃首場股東會,今(23)日公告本次股東會紀念品為「LINE POINTS 100點」,將以序號卡的方式發放,股東持股不限股數,均予發放紀念品,也就是說,LINE目前4708位股東全都可以領取,若是想要領取紀念品,最後買進日為4月25日。

2024-04-23 20:06

特斯拉Q1業績將出爐!盤前股價小漲小跌 華爾街潑冷水

特斯拉Q1業績將出爐!盤前股價小漲小跌 華爾街潑冷水

特斯拉(Tesla)將於今(23)日美股盤後公佈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市場屏息以待,美股盤前股價平盤震盪,華爾街分析師預估,特斯拉第一季營收有可能為4年來首度下滑,而且毛利率恐創下6年以來最低。

2024-04-23 18:15

中國取得輝達先進AI晶片 路透點名透過技嘉等台美3廠

中國取得輝達先進AI晶片 路透點名透過技嘉等台美3廠

根據《路透》獨家報導,儘管美國政府去年對中國擴大祭出AI晶片封鎖令,但中國多間大學及研究機構仍透過美超微(Supermicro)、戴爾(Dell)、技嘉(2376)等業者在中國的經銷商,取得內建於AI伺服器中的高階輝達(NVIDIA)晶片。

2024-04-23 17:52

新壽資本適足率未達標 金控、壽險董座遭罰減薪5成及3成

新壽資本適足率未達標 金控、壽險董座遭罰減薪5成及3成

新光金(2888)旗下新光人壽資本適足率未達法定門檻標準,卻遲遲無法提出增資改善計劃,今(23)日金管會要求新壽在一個月內提出財務改善計劃外,在資本適足率未達標前, 禁止不得新增與利害關係人授信或其他交易,同時壽險董事長遭罰降薪3成,至於金控董座降薪5成,為期一年。

2024-04-23 16:29

瑞銀調升陸港股評等 砍台、韓股因「半導體估值在高點」

瑞銀調升陸港股評等 砍台、韓股因「半導體估值在高點」

瑞銀(UBS)罕見將中國股市評級調升至「增持」(Overweight),也調升香港評級,但下調台灣、韓國評級至中性,主要是晶片股在內半導體股估值過高。

2024-04-23 13:09

2檔高股息ETF除息!00929秒填息 0056貼息暗垂淚

2檔高股息ETF除息!00929秒填息 0056貼息暗垂淚

4月2檔人氣最夯高股息ETF、月月配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季配息元大高股息(0056)均已完成除息,前者今(23)日除息伴隨台股反彈秒填息,但後者在上周除息碰到股災,目前仍深陷貼息。

2024-04-23 10:53

全台震不停! 台積電:未達外部疏散標準、人員均安

全台震不停! 台積電:未達外部疏散標準、人員均安

地牛翻身全台震不停,24小時內已發生上百起地震,其中包含規模6.0的地震,新竹、台南、台中等科學園區所在地也都有2、3級震度,對此,台積電(2330)表示,目前系統皆正常、人員均安,對營運無影響。

2024-04-23 09:38

謝金河嘆特斯拉恐大勢已去 「馬斯克跪地求饒也找嘸藥方」

謝金河嘆特斯拉恐大勢已去 「馬斯克跪地求饒也找嘸藥方」

中國電動車市場節節進逼,特斯拉(Tesla)股價不斷下跌,市值狂瀉,馬斯克也持續縮減人力,甚至降價求促銷,不過,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上以「Tesla恐大勢已去!」為題撰文,指出特斯拉在中國恐怕愈來愈沒有容身之地,即便馬斯克跪地求饒,恐怕也找不到藥方。

2024-04-23 11:54

聯詠董事改選不見聯電 外資:拓展晶圓夥伴、ESG有加分

聯詠董事改選不見聯電 外資:拓展晶圓夥伴、ESG有加分

驅動 IC 大廠聯詠(3034)5 月31日將舉行股東會並全面改選董事,此次公司提名的董事候選名單罕見大股東聯電(2303)未入列,市場震驚;美系外資出具最新報告表示,影響有限,且拓展多元晶圓廠,反而對ESG有加分,唯一不確定性是聯電持股2.7%是否會進一步拋售持股。

2024-04-23 13:34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