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航天

航天

浙江夜空火流星慢速劃過多地目擊 罕見亮度接近滿月

杭州市天文學會3月28日位於浙江衢州開化高田坑的流星監測站拍攝到一顆高亮火流星,飛行速度較慢,疑為人造航太物體再入所致。部分天文愛好者認為,這顆火流星相對罕見,如果能有更多資料和數據,或能提供一定科研價值。

中國航天大突破 「地面空間站」實驗不必進太空

大陸航天發展持續推動,由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聯合建設的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近日宣布通過驗收。據了解,該裝置被稱為「地面空間站」,未來許多須抵達太空才能進行的實驗,直接在地面上就可完成,是中國航天領域第一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建設。

陸太空站清晰彩色「全身照」首曝光 太空人返航高難度繞飛才能拍

大陸太空站首組「彩色清晰版」全景照片昨(28)日首次對外公開,這是大陸首次在軌獲取以地球為背景的太空站組合體全貌影像,也是第一組全構型工作照。據了解,大陸太空站此前的圖像大都利用安裝在太空站外部的相機拍攝而來,局部而且不大清晰,因此,神舟16號太空人返航時,透過高難度繞飛太空站的方式,拍下這組珍貴照片。

喜迎新同事上太空! 神舟16太空人在太空站掛起「歡迎隊友」橫幅

大陸神舟17號載人飛船今(26)日上午11時許在酒泉火箭發射中心順利啟程,前往「天宮」太空站進行人員輪替的任務,預計將會在太空站待上半年的時間。就在神舟17號出發之際,位在太空站上的景海鵬、朱楊柱及桂海潮三名太空人特別在「天和」核心艙內掛起「歡迎隊友」的橫幅,準備迎接新同事登陸太空。

陸公布彩色版火星全球影像圖 用「周莊、漠河」命名火星地貌實體

大陸國家航天(航太,下同)局及中科院在「2023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啓動儀式上,聯合公布踏路首次火星探測下繪製的火星全球影像圖。這次公開的影像圖為彩色,包括按照製圖標準分別製作的火星東西半球正射投影圖、羅賓森投影圖和麥卡托投影加方位投影圖等,空間分辨率為76米(公尺),將為開展火星探測工程和科學研究提供質量更好的基礎底圖。

俄反制裁「停供」美國火箭發動機 俄航太局長:讓他們坐掃把飛吧

面對美國對俄羅斯進行的制裁,俄國也主動採取措施應對,據俄媒報導,俄羅斯聯邦航太局(Roscosmos)局長德米特里·羅戈津(Dmitry Rogozin)表示,俄羅斯將停止向美國提供火箭發動機,不再對此前已交付的發動機進行技術維護,「讓他們用別的東西飛吧,比如他們的掃把!」

陸2021十大事件(上):中共建黨百年、鄭州暴雨292人遇難

中國大陸2021年在新冠肺炎變種病毒疫情反覆襲擾下,完成中共建黨百年慶祝大會,六中全會也順利舉行,並通過第三次歷史決議,擘劃下個百年的新目標。在社會發展上,教育雙減政策的推行,改變原有補教業野蠻生長的情況;太空站天和核心艙啟用後,加速大陸布局太空時代的腳步。鄭州百年一遇的暴雨,292人遇難、超1400萬人受災,造成大陸今年最慘重災情。

陸航天科技集團:全球最大推力整體式固體火箭發動機試車成功

大陸航天科技集團四院今(19)日試車全球推力最大、可工程化應用的整體式固體火箭發動機成功。這座發動機直徑3.5公尺,推力達500噸,採用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殼體、高裝填整體澆注成型燃燒室、超大尺寸噴管等多項技術,對大陸航太科技推動未來大型、重型運載火箭技術發展具有指標性意義。

神舟12太空人出艙後得先坐著 須半年適應地球重力才能正常生活

大陸神舟12號3名太空人返回地球成功著陸後,醫生得先進艙判斷個人狀態,進行調整後,重新適應地面重力環境。從太空人出艙後的畫面可以發現,3人不能隨意起身,身穿太空服坐在預先準備好的椅子上接受媒體訪問,要投入到正常的生活、工作及訓練,需要恢復約半年的時間。

神舟12返地球降東風著陸場 改採升力式技術破太氣層「黑障」

大陸神舟12號太空船今(17)日搭載3名太空人返回地球,預計降落位於內蒙古的東風著陸場。據了解,太空船將由以往的「定時定點」返回方式改為「動態適應」模式,以提高著陸精準度,此外,太空人在返回地球過程中,穿越大氣層「黑障」被視為最大挑戰,官方也採用「生力式」技術取代常用的「彈道式」增加安全性。

從神舟十二號看地球 暗紅色全球第二大鹹水湖、裏海曲線一次收錄

大陸載人太空工程辦公室今(9)日發佈神舟十二號太空人第二批在軌拍攝的高清地球絕美風景照。包括猶如調色過的暗紅色全球第二大鹹水湖「烏爾米耶湖」、大西洋最後一滴眼淚「賽里木湖」及時隔九年再見的裏海「曲線」等。

陸試驗50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 2030年要讓太空人登陸月球

大陸計劃在2030年前後完成太空人登陸月球,需要運載能力更強的重型火箭,推動重型火箭需要的50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其最大推力是現役120噸級發動機的4倍多,也成為完成計畫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大陸自主研發的500噸級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於3月全工況半系統試車成功,將登月計劃往前邁進一步。

陸新型火箭長征七號A成功發射 運載能力可提升至7噸

大陸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下稱火箭院)研製的長征七號A遙二運載火箭今(12)日在海南文昌衛星中心成功發射,將新技術驗證系列衛星九號送入太空軌道。總指揮孟剛表示,「長征七號A運載火箭的發射成功,不僅實現我國中型運載火箭的更新換代,而且將有力帶動和牽引未來大中型衛星的升級換代。」

陸「長征八號」火箭今首飛 發展國家級商業航天

大陸官方首款面向商業市場的運載火箭—長征八號於22日12時37分,在海南文昌航空發射場點火升空,實現首飛。與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征五號不同,長征八號火箭主打低成本、無汙染、快速便捷的特點,未來將作為大陸航天領域商業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承載發射太陽、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央視認證「月球土壤不能種菜」 陸網狂刷:換個球去火星!

嫦娥五號探測器17日攜帶「月球土壤」返回地球,大陸網友除自豪航天成就,更有不少人歪樓關心「月壤能不能種菜」,以致官媒《央視》特別發文闢疑。有趣的是,在得到失望答覆後,執念甚深的大陸網友紛紛改口刷屏,直呼月球不行,那就「換個球去火星」,意外引發討論。

中美太空戰 陸新型長征8號火箭亮相

選在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預定返回地球同日,中國持續主動曝光太空領域的新進展。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16日公布,其研製的新型長征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相關工作後,已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2月底擇機實施飛行試驗任務。

下周返回地球 陸「嫦娥五號」實施首次月地轉移入射

由中國國家航天局在上月24日成功發射,執行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執行任務歷時19天後,於12日上午實施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接著待第二次轉移實施後,可擺脫月球引力,擇機返回地球。

劍指SpaceX 星河動力創始人:中國太空商業化還需三到五年

中國大陸近月頻頻發射火箭,將衛星甚至首次承擔「地外天體採樣」的嫦娥五號送入太空,引發外界對「美中太空戰」的討論。但在一般商業領域,上月剛成功發射「穀神星一號」的星河動力聯合創始人夏東坤坦言,中國需要有自己的SpaceX,要達到比較好的發展,還需三到五年。

嫦娥五號發射後 中國將籌建「國際月球科研站」

中美角力上升到太空爭霸戰!繼24日清晨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上太空,展開中國首次地外天地採樣之旅後,中國國家航天局25日透露,中方後續還將陸續實施嫦娥六號、七號、八號等任務,並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中國第六次「探月工程」 嫦娥五號擬月底前發射

中國國家航天局17日發布訊息稱,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嫦娥五號探測器已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計畫實現「月面自動採樣」後返回,這將是中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