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經濟衰退

經濟衰退

傳奇投資人示警:美股恐暴跌30% 美經濟衰退「幾個月內發生」

被華爾街譽為「先知」(prophet)的傳奇投資人席林(Gary Shilling)警告,美股標普500指數的「席勒本益比」比長期平均水準高出約45%,表明美股被高估,而估值過高的美股可能會暴跌超過30%,美國經濟衰退可能會在幾個月內發生。

日本經濟地位退居老四 日股反衝破38100創34年新高

日本政府今(15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去年底日本經濟意外陷入衰退,將全球第3大經濟體的位置讓給德國,不過,經濟數據走跌,但日股卻又創高,今早盤最高上攻至38128點,續創34年新高。

中國經濟復甦困境 2024年續陷4難題

中國經濟復甦態勢不明朗,2024年將繼續受到地方債務(debt)、通貨緊縮(deflation)、金融去風險化(de-risking)、人口結構(demographics)等4「D」影響。

憂遭中國經濟衰退波及 韓國政府設「中國經濟情況組」

中國經濟衰退導致地產商爆雷及潛在金融風險,引發全球關注。韓媒今天報導,經韓國經濟副總理秋慶鎬指示,韓國企劃財政部特別設置「中國經濟情況組」,密切關注中國經濟情況變化對韓國可能的衝擊。

中國經濟吹逆風 「鐵公基」對擴大內需有幫助

對於房地產的持續降溫,也不是件壞事。房價下跌,給年輕人帶來希望,甚者,人民一定會逐漸將對房地產的熱愛轉為對實體經濟的投資,或變成自身的消費,這對經濟發展有絕對的幫助。另外,李強總理最近強調平台經濟「大有可為」,這宣示過去整頓平台業者已告一段落。

丁學文/全球經濟正衰退 台灣政府不該滿腦子選舉

台灣政府真的不該滿腦子只有選舉,以為自己勝選就可以輕而易舉搞定一切。這個世界已經和疫情爆發前截然不同,疫情導致的經濟扭曲絕不會自己無痛修復。台灣政府越早拋棄短視的戰術思維,用戰略眼光找到經濟政策制高點,就越早可以找到吸引外資到台灣投資的誘因。

《富爸爸》作者開示 「鄰居失業是衰退、自己失業是蕭條」

經濟觀察家常常對「衰退」和「蕭條」現象持有不同見解,《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則發出推文指出,有很簡單的方法可以確認經濟惡化情況。

銀行業危機影響 Fed會議紀要預期今年稍晚出現經濟衰退

美聯準會周三公布文件顯示,美國銀行業危機的後果,恐使經濟在今年晚些時候陷入衰退。

吳嘉隆/服務通膨未降溫 聯準會升息次數恐比預期多

聯準會三月利率會議說了什麼?沒說什麼?

丁學文/避免滯脹 央行要公開讓大家知道「真」通膨

台灣在政府的補貼油、電加上房價、房租在CPI有被低估嫌疑,加上勞動市場緊俏,現在就一口咬定今年CPI年增率會降回2%需要很大的勇氣,且這和人們的感受也產生了一定距離。過去二年,重貼現率持續低於CPI,顯示了央行施行緊縮政策太慢。

丁學文/硬著陸緊跟在後! 大家低估了難纏的通膨

越來越多人押注通貨膨脹只是暫時的,甚至一口咬定杞人憂天的經濟學家模型錯誤。但問題是,今天的正確預示可能正是明天的錯誤。沒有什麼可以阻止隨著貨幣過剩而來的經濟過熱,特別是美國和英國的勞動力市場才剛剛開始讓全球央行緊張。上一次的美國失業率這麼低正是讓美國經濟經歷通貨膨脹折磨的1969年。

停滯性通膨風險已過 勞動力短缺影響經濟

美國今年經濟景況雖不會太好,卻無需太過悲觀,消費大眾對長期通膨的預期還不高,但經濟變動難以預測,當聯準會真的反向調低政策利率時,經濟或股市可能因此大受衝擊,更要密切關注。

丁學文/美大企業裁員連連 2023年讓企業決策者頭大

春節期間,無論是矽谷或華爾街,都爆發了一波波的裁員潮。現在,大家最想問的是:「最壞的情況結束了嗎?」從經濟學家的角度來說,答案很明確:今年非常嚴峻。

劉憶如/就業市場強勁 聯準會繼續升息 經濟震盪展開

從上周兩個事件,可看出對升息盡頭的揣測,已成為牽動市場起伏最敏感的神經。當鮑爾說「若經濟趨勢不變,利率目標也不變」時,經濟情勢的變化自是備受關注。

鬆口氣!FED升息循環快到盡頭 反通膨進程開始

在過去3個月的通膨數據顯示,通膨放緩是可喜的,但我們需要更多的證據,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充分發揮緊縮政策的效果,這些滯後性影響了我們今天加息25個基點的決定,放慢節奏可以讓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評估進展。

做好資產配置 專家曝疫後經濟發展有「這三種」可能

歐洲央行連年不斷強調「致力於維持物價穩定」的同時,又表示「期將年通膨率控制在2%內」。其實,歐洲央行這些措辭充滿矛盾和弔詭。因為實際計算的結果,年通膨率2%代表現有資產在35年後購買力減半,而3%的年通膨率更是讓購買力減半的時間縮短至24年內。

世銀警告:全球經濟今年恐陷衰退 成長預估砍半剩1.7%

世界銀行10日修正2023年經濟成長預期,從去年7月的3.0%樂觀預估,近乎砍半地改為1.7%,這是自2009年金融危機以及2020年疫情爆發後,1993年以來最小的經濟成長幅度。

中國防疫政策大轉彎將帶來驚奇 亞洲經濟面臨挑戰

中國2023年會快速增長,主要是由於防疫限制逐漸解除。不過,投資情緒可能仍然疲軟,尤其是考慮到放開過程可能不會一帆風順,存在進程倒退和政策反覆的風險。2023年不會像2021年,也就是第一波疫情後的復甦時期那樣快,因為外部需求大幅減少。

吳嘉隆/市場低估中國收縮效應 2023年日子更鞎難

從美國、歐洲到中國,經濟前景都在下修,各國都承認今年的日子恐怕會比去年更艱難。當全球經濟前景轉壞時,那些出口導向的經濟體,從日本、德國到台灣、韓國、東南亞,都會感受到景氣的寒流。其中,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產生的收縮效應,最被市場所低估。

人為何無法從歷史學到教訓? 物價續漲是經濟崩盤前兆

有一種觀點認為,景氣循環一輪是90年時間。若以這個觀點看,90年後,甚至不用到90年,先前見證過衝擊的世代已經不在,無法將過去經歷過的錯誤傳承給下一代。即便書中有紀錄,多數人仍會心存僥倖地認為:「這次情況不一樣。」為自己即將採取的行動開脫。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