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獄政改革

獄政改革

【立院三讀】尤美女/拚起獄政改革重要的兩塊拼圖:《羈押法》及《監獄行刑法》

期待這兩部深具人權保障理念的法案,能夠促使刑事政策反省與調整:預防犯罪,不能只仰賴刑罰,而是要建構更完善的社會安全網絡。

獨家專訪法務部長蔡清祥 淘汰惡檢!伸張人權!司法要接地氣!

法務部長蔡清祥上任後,對「淘汰不適任檢察官」不遺餘力,強調「檢察官本來就是正人要先正己」,也贊同「檢察官評鑑委員會」引入外部委員,以加速淘汰不適任檢察官。另外在檢察長人事布局、獄政改革等方面,均有新突破。

林文蔚/前塵後路

究竟是怎麼樣的社會才會讓人選擇再次、甚至一再回到監獄裡?迎向新生的更生人,得先和自己的內心交戰,和過往拉扯,還得處理自己與親人間的愛恨糾葛,然後想辦法適應陌生已久的社會。

【獄政人權】受刑人月僅1000元生活 矯正署:提高勞作金提撥比例

由「台灣法治暨政策研究基金會」舉辦「獄政改革座談會」中,學者提出不少改革意見,與會法務部常務次長張斗輝、矯正署副署長周輝煌皆表示還有待精進之處,將持續努力,以勞作金提撥比例來說,將持續努力提高比例至50%,卻也點出許多現實面問題。

【獄政人權】美國舍房沒冷氣違憲!學界籲保障工作適度自由

收容人舍房未裝冷氣,遭美國法院宣告違憲!警察大學副教授賴擁連舉出美國德州中級巡迴法院的判決,收容人發現舊的監獄沒有裝設冷氣,因此打起官司,獲得美國法院採納,宣告獄方違憲,應裝設冷氣。因此學界呼籲,監所應適度開放收容人有限度的行動自由、以及入監前的工作保障。

【獄政人權】解決監所壅擠 法務部研提改建但有現實問題

監所人權為當前獄政改革最刻不容緩項目,不過目前台灣監所出現超收狀況,所造成的「擁擠」問題,被質疑根本是變相「殘忍不人道懲罰」,對此,法務部矯正署表示,目前以擴、增、改或遷建監所方式,提供新的收容空間,並機動性調整移間,舍房床位擴增率已達72%,將持續建置適性、合理的處遇空間。

【獄政人權】保障收容人工作權 律師:從活得像人做起

由「台灣法治暨政策研究基金會」主辦的「獄政改革座談會」,收容人的工作權成為焦點。與會的律師何志揚批評監所的收容人勞作金每月提撥比例偏低,收容人活得沒有人權;另外法學博士黃隆豐則認為,應該重新考量監所收容人實際生活所需,提高工作價值與收入分配,才是改善之道。

【獄政人權】城仲模:受刑人跟你我一樣,需要關心!

監獄人權低落的問題,引發重視。前司法院副院長城仲模,28日邀請法務部、矯正署官員與學界、律師界代表參加座談會,針對獄政改革進行討論。討論主題包含收容人之基本人權、秘密通訊自由、工作權、衛生健康權,並從二公約看我國受刑人之處遇。城仲模認為,監所收容人跟我們一樣,需要關心!

雲端最前線/限制出境無法源依據 修法不能走人權倒退回頭路

「限制出境」無法源依據又嚴重侵害人權,已經引起各界重視,司法院也提出《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打算編列專章,將「限制出境」法制化。雖然修法是好事,但修正草案中還有許多漏洞,《ETtoday新聞雲》直播節目《雲端最前線》28日邀請立委、專家學者,一起討論「限制出境」的相關法律問題。《雲端最前線》28日邀請立法委員蔡易餘、立法委員周春米、律師李永然、輔大法學教授張明偉,與主持人楊文嘉深入探討獄政改革。

李永然、黃隆豐/把人關起來就是正義?復歸社會才是良策

法務部今年7月提出的《監獄行刑法》修正草案,是自民國43年施行以來、12次修正中最具全盤性的,明定監獄行刑以達到「矯治處遇,促進受刑人改悔向上」,及「培養受刑人適應社會生活之能力」為主要目的,終結以往對受刑人無限制的懲罰。

司改有感嗎/有效打擊犯罪(二)林裕順:注重受刑人

全國司改國是會議中的重要決議「有效打擊犯罪與檢討刑事政策」中,最大的改革目標在於「獄政改革」。這個項目包含刑事執行程序之司法救濟管道、撤銷假釋要件合理化與假釋審查評估透明、改善監所環境、醫療等等措施。警大教授林裕順肯認改革,他認為這些標準都在於「關注受刑人的重大權益」。

何志揚/《監獄真相大揭露》:獄政改革從活的像人做起

監獄內收容人與管理員間的關係,過去屬於「特別權力關係」,但司法院大法官先後作成諸多釋字,解釋收容人除人身自由遭限制外,其他與一般人民享有的憲法上基本權利並無不同。

劉北元/牢飯免錢,其他都要錢 活得像人才談得上教化

到監獄服刑,除了三餐外,日常必需品都得自費購買,而每月約300元的勞作金,對生活支撐沒有太大幫助,許多收容人必須靠家人或獄友的接濟。獄政改革首重人道處遇,唯有收容人覺得自己在監獄活得像個人,才有機會去落實教化工作。

陳建宏/《監獄真相大揭露》:提升矯正補強社會安全網

如果政府與人民只把監獄功能侷限在「處罰」的選項,定然不願投入充足的人力與物力來提升管理品質及教化能量,社會如何期待受刑人踏出監獄大門後,會是個改過自新的好人呢?唯有透過完善的矯正制度,讓犯罪者不再迷失,才是真正捍衛市民人權的正道。

劉北元/外役監是爽缺還是監獄離家最近的路

前一陣子因案入監的前頂新集團董事長魏應充移至桃園八德外役監服刑,引發媒體關注,也將外役監定位成政商名流服刑的最愛。外役監的福利讓外界解讀為爽缺,但真實的外役監,工作非常吃重,收容人願意在那裡待下來,因為那是回家最近的道路!

信望愛與幸福的教化精神 矯正署長黃俊棠:助收容人成良民

矯正署長黃俊棠上任至今超過一年,一年來,他秉持聖經中的信望愛觀念,恢復收容人的自信,對未來更有希望,感受到社會付出的真愛與幸福,並積極落實前後門政策,打造監所人文收容環境,改善高齡收容人的生活環境,期望收容人蛻變成良民,順利復歸社會。

董介白/除了司改,獄政改革也是必要之務

獄政人權攸關再犯率及台灣司法人權的國際形象,輕則囚情不穩,重則發生監獄暴動,樂見法務部在不修法前提下,訂下在監受刑人處遇的改善,乃至假釋的透明化及救濟程序,讓即將假釋的受刑人在離開監獄前,可提早半年到一年先到獄外工作,為復歸社會接軌。

有片/宜蘭監獄管理員林文蔚:愛讓受刑人不再走回頭路

宜蘭監獄管理員林文蔚用繪畫為台灣獄改開一扇窗,他期望透過作品,讓更多人了解獄政管理的現況及困境,讓更多人了解高牆下的真實世界。對於現今超過八成的再犯率,要降低受刑人回籠,他認為,家人不離不棄的愛,才能讓受刑人不再走回頭路。

劉北元/愛 讓受刑人回家

受刑人即將假釋出獄時,法務部檢視假釋准否的條件之一是社會支持度,這一項當然包括親人的往來狀態。那麼讓受刑人有機會享有與眷同住的福利,用最小的成本,試著讓受刑人有較大保住婚姻的可能性,對於獄政教化有明顯助益。

ET民調/八成民眾認同受刑人在監學技能 出監靠自己

受刑人最多的是時間,若可以在監學技能,出監有一技之長,可為社會所用。《ETNEWS新聞雲》針對「受刑人在監學技能,出監不再犯?」進行民調,82%民眾同意,受刑人因欠缺一技之長,出獄後找工作容易碰壁而再犯。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