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

全球11月高溫再寫紀錄 2023年確定是史上最熱1年

歐洲聯盟氣候監測機構今天表示,在「異常的」11月成為連續第6個打破高溫紀錄的月份後,2023肯定成為有紀錄以來最熱1年,升高了COP28會談針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的壓力。

2023年全球將升溫1.4度 將創下有紀錄以來最熱一年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今天表示,距離今年結束還有一個月的時間,2023年全球氣溫將比工業化之前的均值高了攝氏1.4度,「打破氣候紀錄的震耳欲聾刺耳聲」為之加劇。

7月創史上最熱紀錄! 聯合國秘書長:地球將步入「沸騰時代」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27日證實,今年7月將成為全球有紀錄以來最熱的月份。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也嚴正表示,全球暖化的時代結束,接下來地球將步入「全球沸騰時代」。

研究:全球「逾56%海洋」變色了 人為氣候變遷是禍首

外國一份研究指出,過去20年期間,全球逾56%海洋顏色改變,受影響面積比地球上所有陸地都還要大,尤其靠近赤道的低緯度地區最為明顯,正在變得越來越綠,研判可能是浮游生物數量變化導致,而遠因恐怕與氣候變遷有關。這篇研究被發表在科學期刊《自然》(Nature)。

全球最熱一天!7月3日地表均溫「飆破紀錄」 首度超過17°C

根據美國國家環境預測中心(NCEP)數據,本周一、也就是2023年7月3日成為有紀錄以來「全球平均氣溫最高」的一天,高溫達到17.01°C,超越2016年8月的16.92°C紀錄。

研究:北極海冰可能在2030年代「完全消失」 比預期提早10年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不論人類如何努力減少溫室氣體汙染與碳排放,到了2030年代,北極夏天時可能將不再出現海冰(sea ice),比先前預期的時間提早約10年。這篇論文6日發表在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全球暖化!世界上逾半大型湖泊乾涸中 最新研究曝光

世界正在承受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許多地區正面臨極端乾旱的處境。最新研究顯示,世界水資源正在以每年220億噸的速度消失,一半以上大型湖泊蓄水量持續減少,導致水庫水位也一併下降,而這些都是溫室效應和人類活動帶來的結果。

2050淨零轉型趨勢論壇新竹登場 高虹安:攜手產業永續發展

全球淨零轉型浪潮下,遠見雜誌與新竹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共同舉辦「啟動建築永續DNA 迎向2050淨零轉型趨勢論壇」,與產業攜手探討如何跨越淨零減碳的挑戰,邀請高虹安市長擔任與談來賓。

50年前預測全球暖化!石油巨擘「隱瞞科學證據」 不甩環保爽賺

科學家研究發現,早在1970年代、也就是距今約50年前,石油巨擘「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就了解化石燃料導致的全球暖化危機,內部科學家更精準預測氣候變遷的發生,高層卻公開否認兩者關聯,以賺取商業利益,如今更成為美國總市值最高的上市石油企業。

COP26》李敏/沒有核能發電 2050台灣難「淨零碳排」

26屆氣候峰會(COP26)於10月31日~11月12日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Glasgow)開會,頂著大氣溫度已上升攝氏1.1度的壓力,踏著過去25次失敗會議的足跡,本屆氣候峰會期待世界各國可以溫室效應氣體減量做出更積極的承諾。那台灣又能從當中獲得什麼省思?

5億人泡水!研究:全球升溫低於1.5°C海平面仍升「亞洲最嚴重」

研究人員今天警告,就算人類克服難關,把全球氣溫升幅限制在比工業革命前的水平高出攝氏1.5度以內,未來幾個世紀海平面還是會繼續上升,淹沒5億人居住的城市。

上個月是全球史上「最熱11月」 2020將排進最熱年份前3名

歐洲聯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今天表示,由於歐洲出現歷來秋季最高氣溫,上個月是全球有史以來最熱的11月。

地球暖化殺死大堡礁 影響世界5億人口

最新的研究顯示,澳洲大堡礁白化情形持續惡化,科學家指出,在過去25年中,大堡礁有超過一半的珊瑚死亡,國家遺產遭受到嚴重威脅。因應氣候變遷,許多專家成立保護大堡礁的組織,但地球暖化速度超越預估值,人為的保育計畫根本不及珊瑚白化的速度。

近20年氣候災害奪走123萬人生命 經濟損失近90兆元

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表示,在2000年至2019年之間,發生了7348起重大自然災害,海嘯和颶風奪走了123萬人的生命,影響了42億人口,並造成了2.97兆美元(近新台幣90兆元)的全球經濟損失。根據聯合國報告《 2000- 2019年的災難人類成本》中顯示,這幾乎是1980-1999年記錄的4,212場災難的兩倍。

為全球減碳奠基! 中研院首創「合成嗜甲醇菌」可望製抗癌藥、燃料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帶領的研究團隊,近期成功創出全球首株「合成嗜甲醇菌」。廖俊智指出,此菌未來可利用由溫室氣體轉化成的甲醇,來生產各式高價值含碳化合物,如,化學品、藥品及燃料等,為碳循環開闢了更多可能性。該論文於8月發表於《細胞》(Cell)期刊,被譽為「合成生物學的新標竿」。

北市迪化污水處理廠獲碳足跡標籤 未來碳排可望減3%

台北市迪化污水處理廠每日為大台北地區淨化約50萬平方公尺的污水,為全國規模第二大的二級污水處理廠,日前特地投入碳足跡減量計畫,歷經半年努力後成功通過SGS查證符合標準,並於今年8月獲得環保署頒發「產品碳足跡標籤證書」,並於本月24日完成授證儀式,成為全台第8個獲頒此證的污水處理廠。

巴黎協定救不了! 溫室氣體濃度又創新高…增速「突破10年平均」

世界氣象組織(WMO)25日發表《溫室氣體公報》指出,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在2018年內再度創下新高紀錄,且增加速度超過過去10年的平均增長速度,加劇了破壞力越來越強的極端天氣型態。

「每天有20萬人誕生」科學家沉痛:氣候變遷釀「人類巨災來臨」地球承受不住!

自2016年開始,不少針對「氣候變遷」的相關研究與論文紛紛受到重視,近日刊登在《生物科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報告,其中包括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所造成的溫室氣體增加、全球人口數量上升等,在生態圈中已經影響整個正常的演化程序,「倘若沒有因應措施,將可能導致難以形容的人類苦難」。

溫室效應2050年亞洲6國2.37億人受洪水侵襲 50年後再增1.8億人

美國研究機構「氣候中心」(Climate Central)的研究顯示,如果人類不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那麼在到了2050年時,住在印度、泰國、印度、孟加拉、泰國和印尼沿海2.37億的人,將面臨洪水的威脅。此研究使用了氣候中心設計的數位海平面模型CoastalDEM進行預測,目前也已刊登在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面。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