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水產試驗所

水產試驗所

澎湖紫菜養殖「只剩3戶」!年輕人嫌辛苦 農業部拚加工救產業

澎湖是台灣紫菜最大生產區,產量及產值均是全台之冠,但由於養殖工作辛苦,年輕人大多不想承接祖業,目前養殖戶僅剩3戶,產量與產值逐年衰退。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開發多款紫菜產品,今舉行成果推廣會,希望促進澎湖紫菜產業發展。

台東捕獲「猛毒魚」國外掀熱議 罕見物種全球僅三地現蹤

近期社群平台推特(Twitter)流傳一張照片,一尾全身黑亮、藍眼、滿口利牙的怪魚呲牙咧嘴狀似準備捕食獵物,罕見模樣吸引近6萬網友送出愛心,熱議這尾怪魚身分,更有人留言說牠長得像漫威電影裡的反派角色「猛毒」。事實上,這尾怪魚是農委會水產試驗所5年前於台東外海捕獲的卡氏尖頷烏鯊。

優格太驚人!餵吳郭魚吃2個月長壯了 漁工笑戴安全帽:防被撞傷

近年夏天異常高溫,導致吳郭魚遭受病菌侵襲,造成養殖業者重大的損失,農委會水產試驗所開發出具有助於提升魚隻成長及增強自身免疫力之益生菌-乳酸菌 B4,以及其葡聚糖產物-乳酸菌B4機能性優格,在飼料中添加該優格,發現吃了2個月,有效提高吳郭魚的成長,縮短養殖時間,降低養殖風險。

魚放冷凍還是變黃!專家揭「都是空氣」:油脂氧化反應

許多人會困惑,都已經把魚放在冷凍庫冷藏了,魚肉卻還是會變黃黃的,漁業署指出,主要是因為魚肉中的油脂,和空氣接觸後氧化導致魚肉的顏色變黃了。

石斑魚雄魚來源不足種苗量產卡關 專家想出「冷凍精液」解決

石斑魚雄魚來源不足是石斑魚種苗量產的瓶頸。為克服雄魚數量偏少的問題,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成功建立石斑魚精液超低溫冷凍保存技術,以解凍後的精液進行人工授精試驗結果顯示,其精子的活力與新鮮者無明顯差異,受精率與孵化率均接近九成;而利用冷凍保存精液所繁殖的棕點石斑已養殖半年,目前成長穩定。

看上11.5億產值!專家成功用「牡蠣殼」讓調理食品加熱免開火 

因應現代人忙碌生活,農委會水產試驗所今(12日)公布國人首度研發推出的牡蠣殼發熱技術,利用特製發熱包,讓消費者免開火即可享受熱食的「自熱食品」,悄悄進駐網路與便利超商。以牡蠣殼成功研發「即食調理餐包加熱套組」,利用牡蠣殼研發製作的自發性加熱包,相較於一般化學合成的發熱包,更為天然、環保、安全,且成本降低20%,具有相當競爭力。

綠蠵龜迷途擱淺金門沙灘上 海巡急用濕布覆蓋灑水「為牠保濕」

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第九岸巡隊第三機動巡邏站5日接獲民眾通報,在金門縣烈嶼鄉中墩岸際沙灘有一隻活體海龜,疑似迷途擱淺,隨即派遣線上巡邏同仁前往搶救,並同步通報金門縣政府水產試驗所到場援助,巡邏組人員抵達後立刻用濕布覆蓋擱淺海龜,由水試所人員初步檢驗無傷後,將綠蠵龜帶返留置、詳細檢查。

獨特魚蝦混養模式年產量狂降 專家揭「病毒、細菌」害的

白蝦是目前國際上最重要且發展最迅速的海水養殖蝦類,不過,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指出,2017年全球產量達497萬公噸,佔所有養殖蝦類總產量600萬公噸的83%,台灣雖在1985年引進,但自1998年後才逐具規模,並發展出以虱目魚或鱸魚為主、白蝦為輔的獨特魚蝦混養模式,最高年產量曾達13500公噸,但近2年因病害嚴重,2018年產量減至8027公噸。

雲嘉南文蛤養殖場4年死約129場!專家曝「水質不良」惹的禍

近年來文蛤大量死亡事件造成養殖業者重大損失,以近4年雲嘉南來看,約129場慘遭波及,農委會水產試驗所調查發現主因竟是「水質不良」,因此開發出具抗水產病原弧菌及改善水質的益生菌「短小芽胞桿菌D5」 ,改善養殖環境、提高文蛤成長和存活率。

1張圖秒懂九孔還是鮑魚!專家傳授「爽脆不過硬」烹調關鍵

許多人搞不清楚九孔跟鮑魚,農委會表示,它們在分類學上都屬於「鮑屬」, 可以從外形的螺紋、體型和出水孔區分,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大陸進口的小鮑魚殼上多數附著「藤壺」,台灣生產的九孔殼相對較少附著藤壺。

石斑肉風味大提升!專家曝「低魚粉」飼料關鍵 生產成本還降10%

近年魚粉需求增加,價格逐年攀升,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指出,為降低飼料成本,並謀求產業永續經營投入「魚粉替代蛋白源」開發及提升植物性蛋白利用相關研究,成果可有效提高石斑魚對魚粉替代性蛋白源的利用率,減少魚粉使用量達70%,大幅降低飼料生產成本10%。

增加漁船10%漁獲量、減少10%油耗!專家首提供鎖管預報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與氣象局合作,由氣象局提供台灣北部海面水溫預測值,利用水試所研發的資源變動預測模式,準確預測今年初台灣北部海域鎖管的全年漁況較去年度為差。未來將提供國內首度的北部海域鎖管漁況預報,估可增加漁船10%漁獲量,並減少10%油耗。

台灣白蝦年產量狂降!專家出「防疫」絕招衝60億年產值

台灣一度被稱養蝦王國,卻因產業防疫不力,蝦苗與環境普遍帶有病原,成海水蝦養殖產業長期瓶頸。農委會水試所今(3日)指出,與家畜衛生試驗所合作,建構白蝦繁養殖示範場,歷經1年,經防疫輔導的養殖場較一般養殖場高出6倍收成,預期未來養殖白蝦年產量至少提高3萬公噸,年產值達60億元。

不怕沒錢吃不到超珍貴鮸魚 專家成功量產魚苗價格更實惠

鮸魚肉質鮮美細嫩,加工後製成的「花膠」,更是婦幼皆知的珍貴補品,經濟價值更勝魚肉數百倍。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指出,為促進灣海水養殖魚種多元化發展,和澎湖箱網業者合作進行日本銀身䱛養殖試驗,經多年努力,成功量產魚苗,未來國人能以更經濟實惠價格享用此魚種的鮮美滋味。

追逐飛魚的老虎「鬼頭刀」外銷量驚人 1年為台灣賺18億

「鬼頭刀」捕撈旺季到來,農委會水產試驗所今(4日)表示,該魚生產量少,2015年全球產量12萬公噸,台灣當年有9千公噸,排名世界第4。10年前每公斤批發價落在30至40元。4年前導入生態永續精神漁業改造計劃(FIP),價格逐年上漲至每公斤80至100元。2017年外銷產值更高達至少新台幣18億以上。

想吃高營養價值魚肉嫌麻煩 專家推薦這樣吃

現代人生活忙碌,吃東西也要講求速度,農委會水產試驗研發一系列漁產品調理包,就是看了現代人的需求,鎖定具高營養價值的魚肉,主打即刻享用也能兼顧健康。

進口1公斤1500元!高檔牙鮃繁殖成功 消費價可便宜一半

台灣人一年可以吃掉8500噸的比目魚,價值超過15億。而比目魚類中的「牙鮃」,多半被使用在日本料理,是生魚片中的高檔食材,1公斤就要價1500元。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經過4年的努力,終於繁殖成功,未來1公斤可以壓在800元左右,期望所有人都能吃得起牙鮃。

影/小魚8年前莫拉克脫逃!「暴長72倍龍膽石斑」被捕…4萬上菜吃掉

久違的龍膽石斑!台東太麻里的三和定置漁場24日捕獲重達72公斤的罕見龍膽石斑,經水試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研判,竟發現牠應該就是8年前莫拉克颱風風災時,從屏東養殖場脫逃的小魚,從屏東游到台東,8年來從1公斤長到72公斤,且野外食物較少,若在養殖池裡可能長得更大!

這隻吻仔魚王原來是「月尾兔頭魨」 全身有毒吃了恐沒命

之前有民眾在賣場發現一盒吻仔魚裡裝了一隻大好幾十倍的「吻仔魚王」,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初步鑑定是「月尾兔頭魨」,有毒,不可食用。水試所也呼籲,民眾如果在包裝水產品中發現非產品標示的不明魚種,千萬不要隨意食用。

藍眼黑身!台罕見「卡氏尖頷烏鯊」紅到國外 外媒稱外星怪魚

水產試驗所於去年12月進行例行性台東海域魚類相調查時,在臺東縣東河鄉外海350公尺深處,捕獲5尾罕見小型鯊魚,經鑑定後確認是臺東新紀錄的「卡氏尖頷烏鯊」,英文俗名是「毒蛇鯊魚」(viper shark),牠的牙齒宛如蛇類毒牙,全世界僅於日本、夏威夷和台灣發現本種。此事傳到國際後,引起了國外網友的關注,許多人還將牠稱為「外星魚」。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