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投資型保險

投資型保險

想退休後「穩盈得利」但資金有限 壽險業者建議投資型保單

善用保險以分散人生風險,儘早規劃,就能為舒適悠閒的退休生活作準備。中國人壽指出,計劃之前,要先建構自身保障,將未來生活所需資金,可能面臨的財務、健康與人身風險一併納入考量。若資源有限、錢要花在刀口上,建議「投資型保險」。

70歲買投資型保單「要錄音錄影」 嚇退阿公阿嬤!壽險公會憂保費大幅減少

金管會要求各壽險公司,針對70歲以上保戶購買投資型保單時,必須錄音錄影,讓高齡保戶充分了解保單的特性及風險,不過這項新措施卻嚇退了阿公阿嬤!壽險公會最新統計資料指出,今年上半年70歲以上購買投資型保單的人數降到1萬人,新契約保費收入僅173億元,相比2018整年的3.3萬人與540億元,估計全年70歲以上投資型保單的新契約件數及初年度保費收入都將「大幅減少」。

投資型保險佔總保費收入16.72% 壽險公會:接軌IFRS 17後比例將大幅提升

資料統計,截至2018年底投資型保險有效契約保費收入計5873億元,占該年底總保費收入的16.72%,比起2002年投資型保險保費收入的79億元、占總保費收入0.88%,顯示投資型保險商品已逐漸占有重要地位。壽險公會表示,台灣未來接軌IFRS 17後,預期未來儲蓄型保單將大幅減少,投資型保險商品將與以保障為主的非終身型健康險、壽險商品大幅度提升。

銀行通路買保單小心3大陷阱 外幣保單也有匯率風險

民眾在銀行通路購買保險時,應先了解自身需求後再選擇適合自己的商品,金管會保險局提醒,消費者應注意3大事項,包括投資型保險自負盈虧、外幣保單的匯率風險以及確保能收到保險公司的通知,以避免權益受損的情形。

五類型媽咪投保不同套 留意投保年齡

本周(11)日就是母親節,許多媽咪任勞任怨,身體有病痛時通常隱忍不說,容易引起重症。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2011年女性國人十大死因中,前三名分別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與糖尿病。不論是新手準媽媽、三明治勞碌媽、熟女媽媽、黃金老媽或是單親媽媽,投保皆須留意,許多保險商品都有投保年齡的限制。

替孩子投保規劃3步驟 掌握年齡優勢

開學季到來,根據調查近五成子女在18歲以下的家長,擔心小孩未來經濟無法獨立以完善自身保障,壽險業者建議民眾可依幼稚園、小學到大學等3大階段規畫,也能因部分險種越年輕投保,保費相對便宜而減輕繳費壓力。

類定存保單式微? 投資型商品超搶手

在金管會的政策管理之下,短年期的類定存保單將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將是投資型商品或是利變型商品。三商美邦人壽商品部協理林冠秀指出,目前已經可看到資金轉向利變型商品成長10%,預估投資型商品今年也會成長10%以上。

投資型保險初年度保費收入 前11月增近三成

依據壽險公會統計資料,今(102)年1~11月業績,總保費收入2兆1,702萬元,衰退0.3%,初年度保費收入(FYP)也衰退13.5%,傳統型保費收入維持大於投資型保費收入;而投資型保險商品初年保費收入為1,678億元,成長27.4%。佔全險初年度保費收入之18.5%,去年同期投資型保險初年度保費收入則僅占12.6%。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