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康健雜誌

康健雜誌

「抽血輔助器重複用」恐釀血液感染?台大、長庚醫院給答案

幾乎人人都有抽血經驗,但有醫師擔憂,在醫療院所看似安全的抽血行為,是否也可能因為重複使用「抽血輔助器(holder)」而有血液交互感染的風險?除了拋棄式針頭,抽血輔助器是否也該考慮改用拋棄式?

新冠口服藥會「改變味覺」?Paxlovid、莫納皮拉韋必知6件事

隨著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和輝瑞Paxlovid口服藥發放標準和流程放寬,能吃到這兩款藥物的人將愈來愈多,這兩種藥物為何能治療新冠肺炎?有什麼副作用?

孕婦更容易染疫?準媽咪必知14個關鍵問題 沒血氧機可觀察2指標

大疫當前,確診的孕婦愈來愈多,甚至有確診孕婦失去胎兒同時也失去性命。面對來勢洶洶的病毒,孕媽咪們不免焦慮,《康健》特別諮詢2名專業婦產科醫師替孕媽咪解惑。

歐美爆「兒童不明肝炎」日本也疑現首例 醫曝10大警訊

歐美多國近來陸續出現百餘起兒童不明原因急性嚴重肝炎,日本也出現疑似病例;高達10%病童需要肝臟移植、1人逝世。當感染源不明,疾病怎麼預防?嬰幼兒不善表達,如何留意疑似症狀、何時須盡快就醫?

兒童染疫恐釀「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常見8症狀 重症比例低原因曝

沒有接種疫苗的未成年人口,特別是兒童,成為疫情主要的流行族群。在國外,兒童確診症狀比流感更嚴重,但重症、死亡率卻偏低,專家指出可能的原因。

養老最怕3件事!不分老少 73%最怕突然生病 

「熟齡生活」最怕遇到哪些問題?中信銀行攜手《康健雜誌》針對進行「大人的幸福曲線」網路大調查,我國20歲至75歲最擔心突然生病、對退休生活感到徬徨,以及不知如何規劃時間與財富。

「血型減重法」A型多吃菜、O型適合吃肉?醫生曝4個字關鍵

有人說,減肥是一輩子的事,據傳A型的人多吃蔬菜、B型多攝取乳製品、O型適合吃肉類、AB型的人蔬菜和乳製品都可多吃,依照血型選擇飲食有助減重。這樣的「血型減重法」真有科學根據嗎?

看恐怖片可以減肥!看90分鐘=健走半小時 研究曝4大好處

人為什麼喜歡看恐怖片?專家指出,恐怖片的觀影環境,其實是在幫助我們預演危險,甚至具減重效果,但有4種人不適合看。

少量多餐or多量少餐?「吃對時間」能瘦更多 4招助燃燒內臟脂肪

想減重不只要吃對東西,若能吃對時間成效更加倍,就有減重醫師指出,儘管吃相同熱量,但吃對時間、頻率,對於減腰圍、內臟脂肪更有幫助!

月經不規律「心臟病、罹癌風險」增 8大原因快看你是哪一種

月經不規律別輕忽,背後恐隱藏健康問題,月經可說是女性最基本的健康指標。如今一項新研究發現,不規律的月經恐怕預告了罹患心血管疾病、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老後罹患「卵巢癌」的機會也大大增加。

全身都在痛卻找不出原因?「4狀況」可能是心理生病了

疼痛不只是生理問題,也是心理、情緒的反映。如果疼痛都找不到原因,那就要考慮可能是心理情緒問題造成的。

「火鍋」是減醣好幫手!湯底、食材4大原則避免爆醣

最簡單的低醣餐就是火鍋。營養師林俐岑說,「火鍋確實是減醣族比較好操作的飲食模式,只要掌握幾個原則就能達到滿理想的減醣效果。」到底減醣族吃火鍋有哪些地雷要注意,避免落入爆醣陷阱呢?

「10大症狀」從腳看出病!腳麻可能跟糖尿病有關

身體是個整體,力量的傳導絕不是只有局部,一個地方有問題,長期下來將會影響其他部位。一旦離我們最遠的腳趾頭功能出了問題,因為施力點被迫改變,也會從腳、足踝、小腿、大腿牽動到腰部,甚至脊椎,久而久之,骨骼結構發生改變,肌肉與筋骨也跟著出問題。

「科學認證11招」抑制食慾不傷身!飯前運動可增加飽足感

「飢餓感」是身體自然發出的訊號,提醒你該吃飯吸收營養了。飢餓素、瘦素、雌激素的分泌,都會影響食慾,但身體也會在「錯」的時間點發出飢餓訊號,讓你總是感覺吃不飽、嘴饞,最後反而吃更多。這對減重、實施斷食法的人來說很傷腦筋,容易打亂健康的生活規律。

「三個方法」及早發現爸媽骨鬆!身高倒縮3公分以上要注意

其實中年以後,骨生成的速度就開始減緩,骨分解的速度則維持不變或加快,所以隨著年紀增加,骨骼會開始變得疏鬆、空洞,就像遭到白蟻蛀蝕的樑柱一般,變得脆弱易碎。台灣人的骨折率很高,大約每20分鐘就有一人髖部骨折,且脊椎與腕部骨折的情形也很嚴重。據統計,約有三分之一的台灣女性一生中會發生一次髖部、椎體或腕部骨折,男性也有五分之一的風險。

下午茶、喜宴吃不停!7大場合專家這樣吃不暴肥 「地雷菜單」曝

這樣的困境相信大家都曾碰過:嘴上總是說著要瘦,但就是會「不巧」遇到一些聚餐場合讓你破功,只好安慰自己「明天再開始減肥吧!」如果求助營養師,大原則其實也都知道,但就是不曉得碰到個別情境時該如何落實。

從指甲看健康!「杵狀甲」恐是肺癌 10種症狀警訊一次看

你是否曾仔細看過你的指甲?可別小看他們,除了指甲本身的疾病,例如灰指甲(甲板增厚、指甲變黃、咖啡或白、指甲呈粉狀),指甲的形狀、指甲表面的變化、顏色,都能透露出你的健康狀況。

少睡1小時要4天才能補回來?專家揭補眠「2原則」修復生理時鐘

人平均一天需要7~8小時的睡眠,不過由於工作和生活型態,加上普遍觀念認為睡覺是好吃懶做的行為,導致現代人普遍睡不夠。但睡眠對人體而言是一種自癒的過程,排除身體廢物、處理身體發炎的症狀,並把白天的資訊加以整理分類。

冬天愈吃愈多?7招養出「健康小鳥胃」 穿暖也能控制食慾

你有食量太大的困擾?冬天總是不知不覺愈吃愈多?抓住七個原則,教你養出健康小鳥胃。

「酒精誤噴眼睛」恐灼傷!3關鍵決定傷害程度 醫曝緊急處理方式

量體溫、酒精消毒手部,已經是疫情期間進出公共場所的標準流程,日前卻有男子被酒精噴到眼睛,造成眼角膜化學性灼傷。酒精或其他消毒液接觸到眼睛可能造成哪些傷害?如果不小心接觸到眼睛,又該如何緊急處理?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