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常態化核酸

常態化核酸

江西東鄉突公告全員核酸!網憂「歷史的倒退?」 官方急刪文

大陸全面鬆綁防疫之際,江西東鄉24日卻發布一則「免費核酸(PCR)檢測」的通知,引發外界熱議。對此,當地政府24日晚間致歉稱,已平穩度過本輪疫情高峰,之後將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做好防疫工作。

歐美專家:陸解封時機不理想 2023年恐有逾100萬人染疫亡

大陸逐步解封後,疫情大爆發,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計量評估研究中心」(IHME)指出,最新模型預測顯示,大陸2023年將有超過100萬人因感染新冠肺炎而死亡。

掌握個人行蹤的「行程卡」正式下線 陸網截圖留念:再見啦這三年

掌控著全大陸民眾出行軌跡的行程卡今(13)日正式下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相繼表表態,會同步刪除用戶行程相關數據,依法保障個資安全。網友紛紛截圖發文紀念,「這個時代初步結束啦。」

陸醫院爆滿照曝光!病人坐診所外吊點滴 醫嘆:病人多3倍

大陸防疫鬆綁後確診人數攀升,多地醫院的發熱門診擠滿病患。四川一名醫師表示,因求診人數急增,診所藥物耗盡,約30家診要暫時停診。有市民發文稱,11日去了醫院,「沒有藥,藥都被買光了」。

防農村醫療崩潰! 陸下令縣醫院ICU床位須「增至4%以上」

大陸農村地區醫療資源相對落後,為了應對解封後激增的確診病患,大陸國家衛健委11日發布通告,要求縣級三級醫院在12月底,必須實現ICU(加護病房)床位不少於總數4%的目標。

張文宏:陸疫情高峰「1個月內到來」 整體度過需6個月時間

大陸解封後,迅速增加的病例考驗醫療量能。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推估,本次疫情感染高峰期可能會在一個月內到來,要整體渡過這次疫情,可能需要3-6個月時間。

武漢醫院大排長龍!病人穿羽絨等看診 市民嘆:放開後全是發燒的

大陸疫情封控鬆綁後,民眾自測陽性個案大增,醫療系統面臨考驗。湖北武漢一家醫院的發熱(發燒)門診前,就排了長長人龍,市民感嘆「放開後,全部是發燒的啊」。不過,也有網友指出,「不用製造恐慌,往年流感季節都是一樣。」

陸男塗鴉「3年了我已麻木了」被捕 「新十條」發布後傳已獲釋

大陸此前嚴格的封控重挫民生經濟,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生張東輝於今年8月,將「3年了 我已麻木」這7字拆分,分別塗鴉在北京多個核酸(PCR)檢測亭上,之後被拘留。大陸7日頒布「新10條」政策後,網傳消息指出,大陸檢察院於8日撤訴,張東輝無罪獲釋。

港專家:大陸選擇冬天放寬防疫 恐出現疫情「海嘯式爆發」

大陸7日發布「新十條」大幅放寬隔離。對此,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表示憂慮,認為沒有做好相關配套設施,一下子大幅放寬防控,社區很大機會出現「海嘯式爆發」,故要很小心。

陸多地政府宣告「終止PCR採購」 寧波一街道預算就高達4200萬

大規模核酸檢測令大陸多地政府財務吃緊,如今隨著疫情解封,相關採購項目宣佈終止或暫停,例如浙江寧波一處街道的外包項目就已終止,原預算高達950萬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4200萬元),預計每月檢測61萬人次。

陸鬆綁防疫恐有「12.5億人感染新冠」 美駐華大使:疫情很不確定

大陸鬆綁防疫政策,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馮子健預測,最終可能80%至90%的民眾都會經歷感染。美國駐華大使勃恩斯7日表示,此刻大陸疫情發展處於「很不確定的時刻」,鼓勵當地美國公民儲備物資以防遭封控。

從靜默到煙火氣!陸多個城市再現人潮 上海人:不用擔心PCR過期

在「走小步不停步」的要求下,大陸多地逐步放寬疫情管控,大城市逐漸恢復「煙火氣」,廣東廣州的百貨公司出現人潮,粵菜館內基本滿座;上海亦調整了查驗核酸(PCR)檢測,市民興奮表示,「不會一直擔心核酸過期了。」

陸宣布防疫大鬆綁! 午後旅遊股飆漲「機票搜索量創3年新高」

大陸今(7)日午間再公布進一步優化防疫措施的10條規定,大幅度鬆綁隔離封控。消息發出後,攜程平台機票搜索量激增160%,其中春節前夕檔期更暴漲至3年最高點。利好消息亦令旅遊股午後全線大漲。

陸防疫態度轉彎 專家籲新冠肺炎改為「新冠病毒傳染病」

大陸面對新冠疫情的態度近期大轉彎,官媒《新華社》近日發文稱「最困難的時期已經走過」,多名專家近日也密集發文,減弱民眾對病毒的恐慌情緒。大陸中華中醫藥學會感染分會更認為,新冠肺炎應改為「新冠病毒傳染病」。

陸告別「大規模PCR時代」 上市檢測公司業務回歸疫情前

隨著防疫鬆綁,大陸今年力推的常態化核酸(PCR)檢測正在告別歷史舞台,政府態度從「應檢盡檢」轉為「願檢盡檢」,同時鼓勵民眾使用快篩試劑。曾靠政策賺得盆滿缽滿的核酸行業下一步動向備受關注,多家上市公司表示,會將業務回歸到疫情前的常態化。

陸多地鬆綁防疫 外媒指「錯失時機」恐致局面失控

中國大陸多地陸續鬆綁防疫,不過《華爾街日報》指出,已經錯失時機,過去3年忙於大規模核酸(PCR)檢測和建設隔離設施,如方艙醫院等,而疫苗普及和醫療資源投入卻有所放緩。

風向轉變!陸官媒邀確診者談染疫經歷 87歲老人症狀「像重感冒」

「老人、小孩、後遺症」在大陸被認為是清零派的理念三件套,不過,官媒《新京報》今(29)日上午發文介紹多名確診者的經歷,包括87歲的老人康復後「生活一如往昔」。文章發出後,令外界聯想到各地抗議活動,認為風向發生了改變。

地方財政凍未條? 陸發布新規:無「社區傳播風險」不用區域核酸

大規模核酸(PCR)檢測是大陸防控疫情傳播的主要手段之一,不過這也造成部分地方財政吃緊。大陸中央今(21)日下午發布新規指出,無社區傳播風險可以不進行區域核酸。

陸官方首次披露次密接陽性率 僅有10萬分之3「風險不大」

大陸官方11日發布優化防疫20條措施,其中一條是不再甄別「密接的密接」(次密切接觸者)。大陸國家疾控局副局長常繼樂12日指出,評估發現次密接的陽性檢出率很低,大概是3.1/10萬,也就是10萬個人裡面有3個人。

常態化PCR背後的6.5兆誰買單? 陸在防疫與經濟找平衡點

中共二十大即將召開,高壓式的防疫管控是否會調整,引發各界關注。現如今,大陸透過「常態化核酸(PCR)」和「健康碼」鎖定民眾感染情況,不過這筆「經濟帳單」金額龐大,機構分析一年要花上1.45兆(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6.5兆),若用醫保只能撐3年半。外界因此擔憂,常態化防疫與經濟發展之間,該如何取得最佳平衡點。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