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對等反擊

對等反擊

中國機構入列「未經驗證名單」 環時:美國有一種孩子般的任性

美國商務部將37家中國企業和學校列入美企的「未經驗證」實體危險名單,觸動兩國敏感神經。《環球時報》發表社評稱,這「反映了美國在高科技領域同中國脫鉤的激進主張仍在發酵」,但後者是前者「從航空到電子技術最大的海外市場」,一旦與之隔絕「很多技術密集型企業就會失去來自市場的很大一塊動能」,在農業方面「也將出現產能萎縮」,這會「決定了美國一定會維持與中國擴大貿易的基本態度」。

中美貿易協議損害歐洲利益? 宋國友:取決美方不應遷怒中國

隨著中美貿易磋商取得實質性進展,後續對協力廠商的影響也成為關注重點。有部分歐洲媒體認為,中美如果達成貿易協定,這將損害歐洲的利益。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投書《環球時報》稱,部分歐洲人從自身利益來分析「完全可以理解」,但分析如果出現重大誤判「反而可能導致自身利益真正遭受嚴重衝擊」,事實上中美達成貿易協定將損害歐洲利益的理由也不成立。

獨與美國「有外交問題」 環時:中國塑造周邊能力已強於美國破壞

川普政府主張「美國優先」,成功凝聚既有選民基礎,同時善於安撫支持自由貿易的共和黨白領支持者,現階段看不出對北京有立場軟化的可能。《環球時報》發表社評指稱,中國目前只與美國外交「出了突出問題」,只要其他方向的外交都做得好,尤其是周邊外交保持穩健,也將擁有開展對美外交的更多主動性。

中國成最大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國 人民日報:打臉美國

聯合國貿發會議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吸收外國直接投資增長6%,總額超過700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國。人民日報海外版19日發文指出,由於美國對華貿易戰的目標之一就是逼迫外資撤離中國市場,聯合國的報告「被全球市場和社會各界視為對美國現任政府打臉」。

美高官連續對華指責 環時:不因施壓走向封閉保守

白宮國安顧問約翰波頓(John Bolton)日前批評中國以國際秩序為食。環球時報發表社評指稱,美國高官連續高調的對華指責「在世界上產生了很壞影響」,中國雖然反駁卻「沒有採取升級中美對抗的報復行動」,而是在姿態的示強方面保持克制,但這「不意味著中方會在原則問題上退讓」。

明年第二季 美國會再對2670億美元陸貨加徵關稅?

荷蘭國際集團(ING)經濟學家斯帕克曼(Timme Spakman)指出,美國將於2019年第二季度對價值267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第三階段關稅;如果中美之間的雙邊貿易商品都被加稅,雙方可能會對先前已經加稅的商品再次出手。

美國商會調查:超過60%在華美企因貿易戰爭受損

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和上海美國商會(AmCham Shanghai)針對430多家在華美企進行調查,其中超過60%因中美貿易戰受損。上海美國商會董事長鄭藝(Eric Zheng)表示,此次調查「證實了我們的擔憂」,實施擬議的對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將帶來更大的痛苦」。

美國還會啟動第三輪對華制裁?美專家:只要經濟未衰退!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問題研究所副主任斯科特肯尼迪(Scott Kennedy)表示,川普政府啟動第2輪制裁關稅、中國征收同等規模的反制關稅「本來就已成定局」,只要美國的經濟沒有急劇減速,美方基本上肯定會啟動第三輪對華制裁。

對等反擊 中美互就5000億商品 加徵25%關稅

就在中美貿易談判正在進行的同時,美方仍對中國16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5000億元)商品加徵25%關稅,中國商務部今宣布23日12時01分起對等反擊,且將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項下就此徵稅措施提起訴訟。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