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塑膠汙染

塑膠汙染

6倍速分解塑膠 科學家利用分子工程研發超級酶

早在2018年,日本京都工藝纖維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了第一種可以分解塑膠的細菌「大阪堺菌」(Ideonella sakaiensis),這種細菌是在資源回收中心自然形成,它能夠將常見的寶特瓶材料「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分解成較單純的單對苯二甲酸以獲取能源,從細菌身上提取出分解塑膠的酵素,取名叫PET酶(PETase )。現在科學家合成了一種可以能夠高效率分解塑膠的酵素,希望能夠在未來,成為處理塑膠垃圾的利器。

海鷗叼「肉色條狀物」丟來丟去玩超開心 攝影師細看真相尷尬爆

美國攝影師珍妮弗·萊·華納(Jennifer Leigh Warner)日前到加州聖地牙哥拉霍亞(La Jolla)海邊拍攝,遠遠看到一群海鷗叼著一根肉色條狀物把玩,她感覺不太對勁,仔細一看才發現令人尷尬的「真相」——原來那是一支18禁成人玩具。

英國超市年售15億個「環保袋」 塑膠垃圾逐年增加

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和英國環境調查局(EIA)近日發表聲明,儘管零售商承諾減少商品的包裝,但在2018年仍然生產超過90萬噸的塑膠垃圾,今年的前十大零售業公司中,更銷售了超過15億個可重複使用的購物袋(bags for life),平均每個家庭買了54個。

減少塑膠汙染關鍵 魷魚齒環蛋白質富彈性可成為替代物

每年有超過800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洋,造成海洋生物死亡且傷害生態系,但海洋中可能藏著能夠減少塑膠汙染的關鍵。美國研究指出,魷魚體內發現的蛋白質能用來製造永續的塑膠替代物,且可透過生物分解,大幅降低塑膠汙染。

胃塞115個塑膠杯 抹香鯨屍身現5.9公斤海洋垃圾

印尼東南部的瓦卡托比(Wakatobi)國家公園岸邊20日出現一頭抹香鯨屍體,被村民宰殺後發現胃內竟有115個塑膠杯、4個寶特瓶、25個塑膠袋、2隻人字拖和超過1000個塑膠製品。

不只台灣!美國也跟塑膠吸管說掰掰 全球瘋用這款當「替代品」

國際海洋塑膠汙染越來越嚴重,台灣環保署近日宣布,2019年7月開始限制使用一次性塑膠吸管,就連紐約、夏威夷、英國等地也開始禁止使用塑膠吸管,可見全球對環保議題的重視。不過卻引來許多民眾的反彈,而國外不少店家改用「紙吸管」,成為現在熱門的替代商品。

一年400億包裹 陸修訂快遞封裝標準減少「白色污染」

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近日發佈新修訂的《快遞封裝用品》國家標準,根據減量化、綠色化、可迴圈的要求,對快遞包裝減量提出新要求。據了解,2017年全年的快遞包裹量高達400.6億個,年增率近28%,快遞業務累計人民幣4,957.1億元(約新台幣2.2兆元),這項政策有助於減少包裝商品所造成的浪費。

海鮮成食安漏洞? 環團:民眾恐吃下一堆「塑膠海鮮」

台灣四面環海,海鮮豐富,但綠色和平組織今(6)日招開記者者會指出「塑膠汙染」可能已經擴散到民眾平常吃的海鮮裡,特別是魚類、貝類和甲殼類。海洋專案主任顏寧表示,微塑膠在海裡的數量驚人,很多海洋生物都容易吃進去,進而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中,民眾不知不覺中可能都把塑化劑、雙分A等會干擾內分泌、生殖系統的有毒致癌物吃下肚。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