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國民法官法

國民法官法

酒駕累犯撞72歲翁「噴飛20公尺慘死」南投首件國民法官審判案

南投縣草屯鎮6月間發生一起酒駕奪命事故,鄒姓男子酒後開車撞上1名72歲李姓騎士,致李男送醫傷重不治,檢警查出鄒男為酒駕累犯,這次更因酒造成家破人亡,南投地檢署今(16)日偵結,認為犯罪事實明確,依酒駕致死罪將鄒男起訴,此案也是南投法院首宗由件國民法官審判的案件。

更馨生年貨大街支持更馨生人推廣商品

更生保護會於112年1月6日在臺中交六廣場舉辦「更馨生年貨大街」,以實際行動力挺更生及馨生朋友。本次年貨大街邀請全台更生及馨生超過百家以上的商家參與,是更生保護會成立以來,攤位數最多的一次市集。

國民法官將上路 司法院:民眾越深入參與,越提高司法信賴

國民法官即將上路,司法院27日公布國民法官制度民調,其中有超過8成的民眾知道國民法官制度,也認為這個制度可以讓司法更好。另外司法院也調查參加模擬法庭的民眾,也得出正面的調查結果。司法院刑事廳長李釱任更認為,「使民眾深入參與,對提高司法信賴有正面效益」。

【國民法官上路】小心遭詐!司法院教國民法官反詐騙

為避免詐騙集團利用漏洞以國民法官名義進行詐騙,司法院強調四不:不要求加入LINE、不要求提供保證金、不要求提供存摺提款卡,以及不要求操作ATM,請民眾特別留意。另外司法院也強調,勞工若被選為國民法官,雇主應該給予公假。

【國民法官上路】職業法官:判決更多元、更廣角,跳脫思維

國民法官即將上路,參與模擬案件的台北地院刑事庭庭長黃怡菁表示,國民法官加入審判後,確實讓判決變得更多元、更廣角,也跳脫一般法官思維,確實達到雙向交流的目的。她明白表示,這樣的判決確實更貼近人民的想法。

【國民法官上路】模擬庭國民法官:讓司法近民意接地氣

國民法官將於2023年1月正式上路,你我都可能坐在法檯上判人生死,但你準備好了嗎?透過實際參與模擬法庭的職業法官代表與國民法官代表,讓你了解國民法官到底在做什麼?以及對司法不熟稔的你我,該如何公正的做出判決?

【國民法官上路】每年600案讓國民上法檯判生死

國民法官上路在即,但並非每一案件均需要國民法官參與審判。依照《國民法官法》規定,僅有「地方法院一審管轄」、「最輕本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故意犯罪因而發生死亡結果者」,據統計,每年約有600件此類案件,需要國民法官上法檯,參與審判。

國民法官法》司法改革要對症下藥 新制上路再省思

司法改革之《國民法官法》新制,即將於明年一月一日開始施行;此於廣大百姓的司法人權有相當影響。爰以從事司法實務在朝、在野工作已歷半世紀之體驗,茲於新制上路前夕乃再有所省思。

為免詐團利用「國民法官」詐騙 司法院強調四不

國民法官將於明年元月份上路,屆時全國將需要13萬名以上的國民參與審判。為避免詐騙集團利用漏洞以國民法官名義進行詐騙,司法院15日會同警政署舉辦「國民法官反詐騙記者會」,並強調四不:不要求加入LINE、不要求提供保證金、不要求提供存摺提款卡,以及不要求操作ATM,請民眾特別留意。

「國民法官,公假挺你」勞工若任國民法官可請公假

國民法官將於明年元月份上路,司法院正緊鑼密鼓展開各樣宣導,並在12日公布「國民法官-公假篇」宣導影片及《給雇主的一封信》,要讓雇主與勞工朋友瞭解制度、支持制度,安心參與審判。

李復甸/不完善的國民參審讓輿論領導審判 變相司法崩壞

《國民法官法》還有半年就要實施,但現今卻還沒有完善的配套。以法律素人參與審判,需要有全套新的證據法則,不同於給職業法官的刑事訴訟法。陪審或參審所費時間與人力無法估計,遑論增加預算。日後民眾的濫情影響司法,輿論領導審判,大量的從重量刑,都可想見。

強尼安珀官司凸顯美國司法親民 台灣法律請「說人話」

美國「強尼戴普 vs. 安珀赫德」精彩的直播審判大秀直播於上周落幕,吸引了超過8,000萬觀眾,大大增進人民對美國司法的「可親感」。但是疆場景換到台灣,我們的司法就是不可能像美國這麼「親民」,一群都只在內部對話的菁英,使用著專業人員才懂的邏輯和語言,要怎樣讓「觀眾」覺得親近、理解、易懂?

 吳景欽/監護處分期間無上限就能解決問題嗎

立法院臨時會通過監護處分的相關修法,其中最重要者,即是因精神障礙陷入無責任或限制責任能力,致判處無罪或減刑而須施以監護處分,去除五年期間的上限。如此的修法,是否可能陷入長期監禁,實有檢討的空間。

國民法官法》江玟萱/「異議連發」好反感 模擬法庭經驗有解方

《國民法官法》的案件中,檢辯雙方異議的事由或頻率都有所變化,主要新增的法源依據是《國民法官法》第46條,當審判過程中,檢辯雙方於法庭上的言詞或書面會使國民法官產生預斷之虞或偏見,而審判長未行使訴訟指揮權予以即時制止時,檢辯雙方可以依《刑事訴訟法》第288條之3規定向法院聲明異議。

吳景欽/刑事監護處分的修法難題

現行的刑事監護處分,除了決定過程欠缺正當程序外,是否該有5年的上限,也是爭議的焦點。刑事監護處分僅是社會安全網的最後端,故在思考此修法時,對於最前端的預防法制,即由衛福部所主管的《精神衛生法》之檢討,恐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吳景欽/遠距開庭、公開審判與網路直播

《司法程序特別條例》並無明文遠距開庭的直播規定,卻也很難因此否定以此等方式來符合公開審理原則。該條例適用期間,藉由當事人聲請或由法官職權,開啟第一、二審的網路直播,未嘗不是《國民法官法》實施前,最接近司法民主化的最佳方式。

湯文章/數人一起偵訊是否違反偵查不公開

台中地檢署某檢察官為早點辦完4起毫無關聯的酒駕案,在同一庭內合併訊問4名互不認識的被告,此事件違反了偵查不公開,但問題重點在於,內勤檢察官24小時值班期間,案件量動輒7、80件,高壓、長時間的內勤偵訊,就算是鐵人也受不了!

林騰鷂/司法院花1.2億「大內宣」 挽救司改民調

司法院在明年編列了比今年多十倍的經費,要行銷《國民法官法》。司法院今年宣導經費僅一千萬元,但明年卻編了1.2億元,只為了三年後才要施行的國民法官制度,這顯然不符合《行政程序法》第四條所規定的一般法律原則,特別是違反了比例性原則與必要性原則!

國民法官將上路 跨院際國民法官制度推動聯繫小組首度會議

蔡英文總統上月12日公布《國民法官法》正式條文,司法院長許宗力也宣示,「國民法官」將在2023年元旦正式上路,司法院秘書長林輝煌也隨即擔任「司法院國民法官制度推動聯繫小組」召集人,並在8月底召開第一次會議,召集行政院與律師界人士參與,共同討論公共政策宣導、國民法官選任方式建置、如何共享資源等議題。

國民法官法公布 司法院成立與行政院跨院際協調平台

蔡英文總統12日公布《國民法官法》正式條文,司法院長許宗力隨即召開記者會,強調本法將在2023年元旦正式施行,司法院已經著手進行各項準備工作,將與行政院成立跨院際協調平台,推動完成各項需求。法務部長蔡清祥也列出7項因應工作,強調檢方將全力配合新法實施。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