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何美鄉

何美鄉

寶林案驗出米酵菌酸!何美鄉揭調查防堵重點「別讓菌在台落地生根」

寶林茶室食品中毒案造成2死,且受害者還在增加,而死者血液檢體已經發現有「米酵菌酸」為案情一大突破。疫調專家何美鄉今(29)日受訪表示,現在首要重點是在寶林的廚房中找出菌種來源,並且盡快控制於可控制的範圍,避免在台灣落地生根,進一步擴散到植物、食物鏈、與生態之中。

米酵菌酸事件「不會變人的傳染病」!專家:寶林獨有

台北信義區寶林茶室餐廳爆發集體食物中毒案件,衛福部公布最新結果,在首名死者的檢體中初步驗出「米酵菌酸」,為台灣首見,也引起許多人擔憂。公衛專家何美鄉提到,不需要恐慌,可將此事當作局部現象,「我認為這是寶林獨有」。但教授提醒,雖然這不會變成人的傳染病,但要留意「不要進到生態鏈。」

何美鄉/釐清寶林食物保存SOP 留意「人為蓄意」可能

若媒體資訊屬正確,病例中有食用粿條或河粉者,這就更趨向於仙人掌桿菌,澱粉被發酵之後的結果。所以此時,衛生局最需要釐清的事:食物保存的SOP,還有冰箱溫度的管理、冰箱容量的管理。

寶林案釀2死!專家:健康年輕人往生「毒素不是劇量、就是劇毒」

「寶林茶室」爆發食物中毒案件已釀2死8傷,對於「致命元凶」引發外界熱議,一切仍待衛生局調查。台灣流行病學專家何美鄉從民眾用餐時間至發病僅數小時,推測「健康年輕人因食物中毒往生,所食用的毒素不是劇量、就是劇毒。」並直言,衛生單位在調查食安事件時,隨時要保留有可能是「人為蓄意破壞」的思維,強調並非危言聳聽。

腸病毒71型死亡率逾3成!平均3天變重症 「1族群」多無症狀感染

全國腸病毒疫情持續升溫,門急診數自四月底已連續兩周突破萬人,疾管署更指出近期腸病毒就診人次是2017年以來同期最高。腸病毒為幼兒常見傳染病,國內首次腸病毒71型大流行爆發於1998年,根據疾管署統計,當年有405例重症病例,其中78例死亡,重症致死率達19.3%,家長無不聞聲色變。

該接種第4劑嗎 專家點名「2種人」該打

目前開放3類人可接種第4劑新冠疫苗,對此,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今天(29日)表示,第4劑要不要打? 一直被如此問,若你是高危險族群,最好打;若你在今年冬天之前,還未被感染,你最好在冬天之前打第4劑。

何美鄉/真的有無敵星星 別再說「群體免疫不存在」!

一株傳播較快的變異株會逐漸取代那株傳播較慢的變異株,雖然因為新冠病毒變異株的出現,使群體免疫所需的絕對門檻變高,時效變短,但我們也不能因此而否認群體免疫效果的存在。

1情況免擋BA.4、BA.5 專家:否則會做很多白工!疫情拉更長

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來勢洶洶,對此,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認為,BA.4、BA.5的致病性沒有比較高,只要醫療量能沒有特別不足,台灣真的不需對BA.4、BA.5有特別作為,包括把它阻擋在國門外,這樣做只會多做很多白工,把疫情拉得長更等,更拖累國內某些特定產業。

何美鄉/消失的81分鐘背後還有更多 這次沒考古題參考

近日媒體的報導,讓諸多台灣人隨著恩恩爸爸心急如焚的腳步,尋找那消失的81分鐘。真要預防更多類似的不幸後果,要找的答案還有更多。既然至今只有台灣與香港報導兒童腦炎,台灣醫學界有義務,剖析這些致命的案例,以瞭解風險,才能達到預防的效果。

2歲童腦炎逝找「消失81分鐘」 何美鄉列4問喊話中央:迫切需要答案

中和2歲男童「恩恩」染疫病逝引發社會關注,恩恩父親四處奔走,希望還原真相。而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語重心長的說,真要預防類似的不幸後果,要找的答案還有更多;她以預防醫學的角度,提出4個目前需要探討的方向,也喊話指揮中心「真的迫切需要知道答案。」

何美鄉曝染Omicron罹患「長新冠」比例:很多人自己嚇自己

國內疫情未歇,伴隨染疫人數上升,不少人開始關注「長新冠後遺症」。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3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室數據,感染Omicron的長新冠比例比其他變異株低。

球場只有他「全程戴口罩」!她曝背後原因充滿愛...大讚:這很關鍵

本土疫情新增許多幼童確診案例,讓家長都心驚膽跳。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分享有關「病毒攝取量」的故事,她和同事打網球時,大多數人都脫下口罩,只有一人從頭到尾都戴著,一問之下才知道,因為對方家中有個一歲大的嬰兒,怕拿下口罩會把病毒帶回家。何美鄉直言,每一對父母都應該減少這種風險,在有更好的方法前,「幼兒防疫仍須回歸最原始的『類隔離措施』」。

何美鄉/台灣COVID死亡與確診的時間偏短

有些縣市有相對高的確診率,但其致死率與總人口死亡率卻相對偏低,除人口結構偏年輕,或年長者疫苗接種率較高外,看是否還其他 公衛措施可供其他縣市參考?而那些致死率與總人口死亡率較高的縣市,是否可宣導中重症症狀指標以提早就醫,或調整醫療資源改善之。

本土疫情何時高峰 何美鄉曝曲線圖「確診暴衝上揚機會不大」

衛福部日前預估,本土疫情5月中旬進入高峰,單日新增病例上看10萬例,但自19日9.5萬例後,整體出現緩降趨勢。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認為,北北基桃、宜蘭、新竹縣、花蓮等縣市,已達每日最高確診人數,其餘縣市人口密度較低,研判未來每日確診數暴衝上揚的機會不大。

3疫苗再感染「開無敵免疫?」 他貼一張圖震撼:誰敢用生命拚看看

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日前出席民進黨中常會,提及施打疫苗後又受到感染,這樣的「綜合免疫力」就是最好的免疫。對此醫界看法兩極化,而「最強菜販」林佳新嗆聲,「三劑確診絕對不是開啟無敵模式的捷徑」、「不要騙我書讀得少!」

何美鄉/Omicron無法清零 把醫療量能留給高風險族群

疫情初發之際,可能因為試劑不足或還沒有完全掌握感染者應有的症狀,或還未意識到新冠病毒會造成那麼高比例的無症狀感染者,為防堵病毒持續傳播,防疫目標是盡量避免遺漏於社區的黑數。現今,面對Omicron,我們防疫無法清零,這時,有任何人可以感染後痊癒、把所有的醫療量能留給有需要的高風險族群,都是好的。

何美鄉:打疫苗又感染的「綜合免疫力」 這是最好的免疫

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18日出席民進黨中常會,針對國際防疫策略作報告,會後她受訪時表示,今天確診8萬多例是正常現象,若施打疫苗後又受到感染,這樣的「綜合免疫力」就是最好的免疫。她強調,沒有鼓勵大家感染,只要把疫苗打滿、讓自己更健康就可以不用怕,預估疫情7月開始下滑。

「防疫政策就是要一直調整!」 生醫博士何美鄉:別不敢出門吃飯

民進黨18日舉行中常會,會中邀請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博士以「洞悉COVID-19疫情的樣貌與國際防疫策略之借鏡」為題進行專案報告。她在會中表示,她希望大家可以保持健康正常生活模式,不要不敢出門、吃飯,反而讓商家倒閉。

10天破56萬 「超級阿嬤」3台北人故事曝!專家:好的黑數

16日新增6萬1697例本土確診,近10天相加飆破56萬例。對此,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何美鄉分享三個台北人的故事,包括一名80多歲的超級阿嬤,「現在他們都自我隔離,可能也默默貢獻了社區防疫安全,卻不佔用任何醫療資源, 他們被我歸為『好的黑數』」。

10天破29萬 專家點名4縣市將入高確診期:確診不是越少越好

9日新增4萬263名本土確診,近10天相加達29萬8429例,今天(10日)將破30萬。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何美鄉認為,不是確診愈少愈好,你要當贏家嗎?台灣不會每個縣市同時達到疫情高峰,所以應該不會有預期的一日20萬的確診數。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