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 > 熱搜關鍵字 > 人造太陽

人造太陽

美核融合技術突破「能量淨增益50%」多難? 研究人員:像登陸月球

美國核融合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負責研究的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研究人員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花了60年成功實現「能量淨增益」目標,時間比預期要長,這項任務的困難程度有如「人類登陸月球」。

核融合「人造太陽」即將成真? 美國能源部明天宣布重大突破

透過「核融合」技術打造出「人造太陽」取得無限潔淨能源,一直是科學界想要突破的重要領域,美國加州的一批科學家就在這個領域上,取得重要突破,美國能源部也即將在13日,宣布這項「重大科學突破」。

歐洲「人造太陽」重大里程碑! 核融合實驗破近25年來紀錄

歐洲「人造太陽」的科學研究出現重大突破。英國科學家9日表示,位於牛津郡的「歐洲聯合環狀反應爐」(Joint European Torus,JET)實驗室,去年12月成功使用核融合技術,產生59百萬焦耳(MJ)的能量並持續5秒,大幅超越1997年創下的紀錄,被譽為邁向核融合乾淨能源發展之路的「里程碑」。

「人造太陽」運行時間1056秒破世界紀錄 核聚變「終極能源」立功

大陸「人造太陽」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昨(30)日晚間實現1056秒的長脈衝高參數等離子體運行,打破全球托卡馬克裝置高溫等離子體運行的最長時間紀錄。據了解,EAST擁有類似太陽的核聚變反應機制,藉此研發核聚變能源應用。

陸「人造太陽」創核聚變新紀錄 1.2億℃成功運行101秒

大陸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28日凌晨成功實現「人造太陽」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1.2億℃運行101秒的全新世界紀錄。研究人員指出,新紀錄進一步證明核聚變能源的可行性,亦為邁向商用奠定物理和工程基礎。

陸「人造太陽」EAST新一輪升級  挑戰「1億度」燃燒100秒

陸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將於近期完成新一輪升級改造,向芯部電子溫度1億攝氏度、100秒長脈衝等離子體的新目標發起挑戰,力爭將世界可控核聚變能源研究推至新高點。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中心主任吳傑峰表示,「要讓上億度高溫與-269度低溫1米內共存,上萬個零部件有一點瑕疵,實驗可能就會失敗。」

中國新「人造太陽」首次放電 中核:核聚變技術突破

中國核聚變領域發展出現突破。據中國核工業集團(中核)通告,其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於4日14時02分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

中國將建成核聚變「人造太陽」 號稱高溫突破2億度

「人造太陽」成為現實?今年初中國核工業集團放出訊息,表示其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預計於2020年投入運行。大陸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也刊出專文介紹,表示若核聚變能實現和平利用,將有助於解決全球的能源問題。

陸擬今年建成環流器二號M裝置 為「人造太陽」創造條件

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副院長段旭如透露,該院預計在今年建成新托卡馬克裝置(Tokamak)「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等離子體參數將大幅度提高到近堆芯水平、離子溫度超過攝氏1億度,為「人造太陽」創造條件。

陸低溫冷壓氦過冷系統調試成功 助力人造太陽穩定運行

大陸首套基於低溫減壓技術的氦低溫過冷系統,在2018年12月中旬取得調試成功,該系統是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所自主研製,可望提供有中國「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融合實驗裝置(EAST)在更高參數下穩定運行。

「人造太陽」EAST裝置 實現攝氏1億度等離子體運行

有中國「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融合實驗裝置(EAST)研究取得新進展,近期實現攝氏1億度等離子體運行等多項重大突破,獲得的參數接近未來聚變堆穩態運行模式所需要的物理條件,為人類開發利用核聚變清潔能源奠定技術基礎。

十年花5千億台幣! 陸「人造太陽」蒸汽冷凝罐運法國

由大陸製造的4座核壓力設備不銹鋼蒸汽冷凝罐(VST)在江蘇省張家港裝船,近日啟程運往位於法國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工地。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項目總投資150億歐元,項目使用超導托克馬克裝置來呈現大規模受控熱核聚變反應,俗稱「人造太陽」,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國際科學研究合作項目之一。

10年投入181億元 陸「人造太陽」2050年可實現應用

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ITER)計劃,也被稱為「人造太陽」計劃,是目前世界上規模僅次於國際太空站的大科學工程計劃。中國在過去10年投入人民幣約40億元(台幣181億元),在研究成果上取得國際領先地位。中國科技部部長萬鋼28日表示,將繼續推動ITER計畫,不斷提升中國在核聚變能源領域的研發能力。

1萬倍亮度3000度高溫 世界最大人造太陽「Synlight」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近年很多大型企業,如:Tesla等都正在積極發展太陽能技術,尋求環境與能源的平衡。全球最大的人造太陽「Synlight」23日啟用,溫度最高可達攝氏3000度,有助將氫從水分子中分解出來,對製造更環保的氫能源的研究有相當的貢獻。

陸「人造太陽」5千萬度達102秒 持續放電時間超越國際

大陸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負責的大科學工程「人造太陽」實驗裝置(EAST)在1月底的實驗中,已經成功實現電子溫度超過5千萬度、持續時間達102秒的超高溫長脈衝等離子體放電,這是國際托卡馬克(Tokamak,又稱環磁機)實驗裝置在電子溫度達到5千萬度時,持續時間最長的等離子體放電。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