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戒法院4日舉行院長交接,司法院長許宗力主持交接儀式時,先感謝退休院長姜仁脩的貢獻,另外也勉勵新任院長李伯道將各項業務益加精進。由於懲戒法院中審理司法官懲戒案時的職務法庭,是我國首度納入「國民法官」參審的制度,已經正式運作,許宗力因此期待「司法史上的重大改革,能順利上路、穩健運作。」
2020-11-04 10:49由於國民法官必須與法官共同決定犯罪事實與量刑,為避免國民法官淪為花瓶,在未來不到兩年半的時間內,司法院與法務部恐得強力推動法治教育。法律本身就是一種專業,人民參與審判,希望藉由人民多元的想法與視野,彌補司法者的恣意與專斷。
2020-08-06 08:00《國民法官法》雖然要到2023年1月1日才實施,但由於涉及刑事司法的大變革,勢必得有諸多相關配套必須補強。其中,改採起訴狀一本與證據開示制度,就與現行法制有落差,未來勢必得面對「一國兩制」的問題。
2020-08-03 11:117月22日《國民法官法》立法院三讀通過,2023年開始,沒學過法律的素人將能以「國民法官」的身分和職業法官一起審理重大刑案!資深司法記者蘇位榮主持的《行動法庭》,28日邀請草擬《國民法官法》的司法院刑事廳廳長彭幸鳴、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林志潔,深度討論國民法官未來會如何運作?
2020-07-30 07:007月22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國民法官法,可以說是我國司法史上邁出重大改革的一步,以後重大刑事案件的訴訟制度,將不再像以往只能由職業法官審理判決,而是每一位民眾都有可能被抽選作為法官,也就是所謂的國民法官,可以和職業法官在法庭上,共同審理案件,判決被告有罪無罪。國民法官法的立法通過,如同蔡英文總統在臉書上所說的,人民和司法「共審共判」的新時代將正式展開。行動法庭邀請參與草擬國民法官法的司法院刑事廳廳長彭幸鳴,對刑事訴訟制度相當有研究的交大科法所教授林志潔,還有刑事案件經驗豐富的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廖先志一起來討
2020-07-28 12:20《國民法官法》將於2023年1月1日實施。未來,只要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故意犯罪致人於死之罪,即須由3位職業法官與6位國民法官組成合議庭來審理,其評議模式採附條件的多數決,即便國民法官有人數優勢,恐僅具櫥窗作用。
2020-07-24 12:50《國民法官法》三讀過關後,司法院長許宗力喊出了「每一位國民,都有可能被抽選為國民法官,走入法庭,坐上法檯。」但其實根據統計,真正符合資格可以擔任國民法官的國民,僅有1700萬人,以每年500多件案件計算,被抽選出來擔任國民法官的國民,機率僅有萬分之三,就是0.0003%。
2020-07-23 10:577月22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國民法官法》,二審法官文家倩回應民間團體,解釋為何台灣不能陪審、參審併行。若採用陪審、參審併行制,在台灣司法體制下會有怎樣的訴訟風貌?賦予被告自行選擇陪審制或參審制的「程序選擇權」,是否能達到個案實體正義及保障被告防禦權的目的?
2020-07-23 07:00立法院於今(22)日三讀通過《國民法官法》,司法院隨即發布聲明,稱這為「國民參與的司法,凝聚全民的司法」並列出本法的7大優點。司法院秘書長林輝煌也指出,司法院已經啟動「國民法官推動計畫」,從教育訓練、基礎規劃、研究評估、宣傳推廣,四大面向著手進行準備。
2020-07-22 14:26立法院於今(22)日三讀通過《國民法官法》,司法院長許宗力隨即召開記者會,對支持法案過關的各界表達謝意。許宗力一開始就說,「從此以後……每一位國民,都有可能被抽選為國民法官,走入法庭,坐上法檯,與專業法官並肩審理,判決個案被告有沒有罪、刑責多重。」
2020-07-22 12:01當九成二的國家主人不瞭解或沒聽過「國民法官參審制」,人民公僕包括總統、行政院長、司法院長等行政官員和民意代表就打算呼攏過去,這還能算是民主政治嗎?民主正當性不就蕩然無存了嗎?代議政治不就又失靈了嗎?蔡英文總統和民進黨真的不在乎激起新一波的民意海嘯嗎?
2020-07-21 11:13司法院推動《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引起民間團體反彈,組成「陪審參審一併試行推動大聯盟」對抗。而「台灣司法人權進步協會」理事長何俊英指出,陪審員在台灣不若司法官受到保護,陪審員的人身安全容易受到威脅、利誘,他擔心電影《失控的陪審團》情節,可能在台灣出現。
2020-07-20 11:24為了讓《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順利過關,司法院長許宗力20日親上火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的民調,認為有超過86%民眾希望與法官一起決定判決結果,更有9成以上民眾不能接受陪審制的漏洞。從民調來看,許宗力強調,絕大多數民眾支持與法官一起討論、判決的「合審合判」模式。
2020-07-20 10:48立法院臨時會上週處理完監察委員人事同意權案後,明天將開始處理國民法官法草案等案,日前歷經兩次朝野協商仍有近百條無共識,保留至院會處理,預料朝野將上演馬拉松表決大戰。
2020-07-19 14:22立法院臨時會下周擬處理國民法官法草案等案,但包括適用案件範圍、國民法官年齡、終局評議等關鍵條文,朝野黨團先前協商18小時,仍未取得共識,而本案保留條文約100條,院會處理時不免掀起表決大戰。
2020-07-18 12:52陪審制適用的場域,並非僅限於刑事審判一途,尚包括民事、行政訴訟、智財訴訟等。建議院會應作成附帶決議,要求司法院在兩年內建構行政法院採行陪審制,擬定試行草案送立法院審議,讓陪審制另起爐灶移植另一園地發揮所長。
2020-07-17 13:55公務員懲戒制度大變革,「懲戒法院」17日正式上路,將取代原本「公務員懲戒委員會」的工作。由於懲戒法院在審理司法官懲戒案時的職務法庭,將納入2名「國民法官」參審,因此司法院長許宗力致詞時,期許未來這2位國民法官能以更多元的觀點、不護短的心態,把關不適任司法官的淘汰機制。
2020-07-17 11:54《法官法》修正後,其中專門淘汰不適任司法官的「職務法庭」,將修正為2名國民法官與3名職業法官共組合議庭,審理司法官懲戒案。新制即將於17日上路實施,司法院自5月份公告報名國民法官,但至今僅有26人報名。遴選委員會將於17日選出12人擔任國民法官,同日上路。
2020-07-15 12:00《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顯然以參審制為基底,將10年以上及故意犯罪因而致人於死者強制加入國民審判。台灣社會習慣的死刑教育,常讓人民誤以為「殺人償命」才是唯一的司法正義。拿人命挽救司法公信,會不會太大了?
2020-07-14 08:00搏杯決定的好處是,把大家帶到神明面前,請神明作主,看要採甲案還是乙案,一翻兩瞪眼,落敗的一方也無話可說,畢竟是神明的指示。今天要把海洋法系的「陪審制」硬套到台灣這種大陸法系的制度裡,也不管這樣移植會不會有問題
2020-07-10 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