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2013年電影《7號房的禮物》講述一名智商只有6歲的父親獨力扶養幼女,卻被誤會成一樁女童姦殺案的主嫌而被迫入監服刑,催淚劇情使其成為當時韓國史上票房第3名的國產電影。據悉,主角原型鄭元燮(音譯)坐了15年冤獄後才獲改判無罪,但卻沒有拿到任何賠償,早先已於28日逝世,享壽87歲。
2021-03-30 13:47多數人民不諳法律,然而,第一次警詢往往成為影響整個案件的關鍵,因此,律師的任務就是要保護當事人,不受檢警在刑事訴訟中作出不當取證,甚至化身成人民抵抗國家權力不當行使的盾牌。
2021-03-16 12:402019年的鐵路殺警案二審翻盤,新鑑定「沒達精神喪失」,從無罪改判17年。兩份不同的鑑定結果,造成審判取捨的困境,也引發法界和醫界論戰。現行《刑事訴訟法》未強制要求鑑定人必須到庭說明,不僅違反直接審理原則,更侵害當事人的詰問權。
2021-03-15 10:09目前《刑事訴訟法》對於鑑定的法制設計,只要是法官或是檢察官找人做的鑑定,不論其是否可信,法院還是可以把鑑定報告做為認定被告有罪的證據,這樣對於被告是不公平的,鑑定修法迫在眉睫,才能解決司法製造冤案的系統性錯誤。
2021-01-19 11:33回顧台灣的平反冤案,面對司法系統出錯時,期待我國法官也能像日本和韓國司法人員勇於承擔,公開向被告承認並矯正錯誤。此項謙抑的作為,使人民更佩服法官的道德勇氣與職業良心,有助於提升司法公信力。
2020-12-28 15:22由臺灣財經刑法研究學會等相關單位舉辦的「21世紀國家人權重大迫害案件」網路票選活動,在25日公布票選結果。最後由糾纏25年的「太極門案」獲得網友最多票數,成為國家人權最重大迫害案件,另外919竹北黃媽媽遭警方逮捕法辦案件居次,第三名則是基隆男子陳青旭欠罰鍰1.8萬導致房屋遭法拍事件。
2020-12-25 23:24邱和順因1988年捲入「柯洪玉蘭案」與「陸正案」遭羈押,然其定罪過程充滿瑕疵及爭議。多個民間團體共同請求蔡英文總統出手,給予邱和順罪刑全免之特赦。然則,現行《赦免法》只有短短9條條文,實有待增修相關規定,俾作為踐行國際人權公約的依據。
2020-05-26 08:00發生於三十幾年前的金瑞珍銀樓搶案,因為警方辦案的便宜行事,造成一人的死亡與四個家庭的破碎。即便最後終獲平反,但他們幾十年來的人生卻再也喚不回。同樣的,銀樓老闆夫婦至今仍不知道是誰搶了他們的金飾,甚至因此吃上詐欺罪官司。
2020-04-23 12:50日本大阪高等法院裁定駁回二十多年前發生的和歌山毒咖哩案的再審聲請。此案既無動機,關於證據,要非有嚴重瑕疵,即是可信度不高,卻在有罪推定的氣氛下被判死刑確定。就算於現今,欲藉由新的科學技術來翻案,實也是難上加難。
2020-04-09 09:00當家人犯了罪,家屬還有權利捍衛自己的發言?他們究竟該概括承受「養不教父之過」的罵名,抑或堅持主張「罪不及妻孥」的清白?犯罪的代價,竟是無罪的家人必須一同承擔。
2020-03-12 14:53后豐大橋案於去年年底再審無罪,此案彰顯的正是司法實務上,以證人供述為核心的判斷結構。本來被認為罪嫌不足的案件,因為一個證人更改了本來的證詞,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但證人的供述如果沒有其他具體事證支持,其實是非常不可靠的證據類型。
2020-01-16 13:3617年前震驚國人的后豐大橋女老師墜橋命案,台中高分院於2019年最後一天宣判王、洪兩人無罪。前法官湯文章指出,再審程序雖經二次修法,放寬再審程序要件,但並未解決核心問題。在這份再審無罪判決中,有兩件事值得省思:一是開啟再審之難、二是鑑定制度之亂。
2020-01-14 14:1617年前震驚國人的后豐大橋女老師墜橋命案,台中高分院於2019年最後一天宣判王、洪兩人無罪。現行再審程序雖經二次修法,放寬再審程序要件,但並未解決核心問題。在這份再審無罪判決中,有兩件事值得省思:一是開啟再審之難、二是鑑定制度之亂。
2020-01-14 09:00黃慧夫醫師醫療糾紛案再審宣判無罪,由於此案涉及高度醫療專業,絕多數法官、檢察官和律師都不具備醫療專業背景,必須倚賴具有醫療專業的專家,若單憑法律專業或審判經驗就對此下判斷,對於認定事實是非常危險的。
2019-12-31 13:24新聞上可以看到許多案件,經年累月,官司纏訟,最後終於獲判無罪,無罪的理由,很多是被告在法庭上,無法獲得正義的審判程序,受盡冤曲。類似這種在審判程序中,法官以自己在審判前早已形成預斷,沒有按照證據法則來審判,當然是違反了無罪推定原則。究竟什麼是無罪推定?法庭上是否貫徹無罪推定?所謂的「平反」案件,是什麼原因導致?行動法庭邀請到司法院調辦事法官鄭昱仁,和台灣刑事辯護律師協會理事陳奕廷律師,一起到現場討論。
2019-12-31 13:00發生在17年前的台中后豐大橋命案,安親班女教師陳琪瑄與男友王淇政相約談判分手,卻墜橋身亡。事後王淇政與友人洪世緯分別辦判刑15年、12年半,但2018年5月底,台中高分院提起再審,經過1年多的審理,台中高分院31日中午11點正式宣判2人無罪。
2019-12-31 12:19再審是讓某些「事實有誤」的判決重新再來一次的機會,是人民司法救濟非常重要的機制,許多冤案透過再審獲得平反。再審修法後,只要有新事實或新證據存在,只要有足夠依據認為可以動搖原確定判決,就能開啟再審大門。
2019-10-10 11:00林進龍10年前因幫國小同學向菲律賓返台漁船代領3台DVD的紙箱,內夾藏16塊海洛因磚,被依運毒罪遭判18年。冤獄平反協會協助聲請再審,2017年法院裁定開啟再審,2018年獲判無罪後檢察官上訴,2019年9月30日高雄高分院再度判其無罪。
2019-10-02 09:38陳昭如新書《無罪的罪人》報導一起中度智能不足國小學童的校園性侵疑案。該案有三大證據爭議:兒童及心智障礙者的詢訊問程序、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之精神鑑定、校園內性別平等事件調查程序,以及社會對於重刑的期待,讓此案始終不見晴天。
2019-08-19 15:00台灣陪審團協會與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合作舉辦模擬陪審,案例選了由平冤協會救援成功的陳龍綺案。此案重心即是當初DNA的鑑定報告,以不排除與陳龍綺同一為結論,使其被判有罪確定。如此的不排除用語,時常出現於司法鑑定報告,法官的判斷真的合法嗎?
2019-08-12 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