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 Day「週三青年日」前進彰師大 探討台灣的國家安全戰略

▲身兼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的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表示,透過北部與中部連續四場的校園講座,聽到許多在學青年的聲音,之後還將舉辦「青年基本法」立法公聽會以及「護國群山企業參訪之旅」等活動。            (圖/主辦單位提供)

▲Y’s Day「週三青年日」前進校園傾聽在學青年聲音,之後將舉辦「青年基本法」立法公聽會以及「護國群山企業參訪之旅」等活動。 (圖/台灣公共策益提供,下同)

政治中心/台北報導

由台灣智庫、台灣公共策益、台灣青年基金會、台灣教授協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Y’s Day「週三青年日」,第四場活動在7日前進彰化師範大學,探討的主題為戰爭與和平—台灣的國家安全戰略。

在活動過程中的QA互動,多位老師與講者也和學生們進行了問題探討,內容包括「台灣非傳統安全的優勢?」、「個人生涯如何跟台灣的非傳統安全優勢相結合」、「在日常生活如何提升自己的國家安全意識?」、「因為彰師大有些學生未來會擔任老師,面對國高中生還有家長,要如何處理相關安全議題?」,以及「年輕人講話支語化,是否算是文化統戰跟認知作戰呢?」等。

活動主持人、彰師大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副教授劉兆隆在開場時表示,台灣國家安全切入角度,不能只有台灣視角或中國視角,而是要有亞太或全球視角。對於安全的概念也不再只有傳統的軍事安全,而是要包括非傳統安全的觀念。現在戰爭型態已經從有聲的戰爭到無聲的戰爭(超越傳統的熱戰與冷戰),現在虛擬世界的戰爭其實更激烈,希望此次的活動與所邀請的老師,能讓學生們對於台灣的國家安全戰略,有一個新的眼光及視野。

身兼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的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表示,透過北部與中部連續四場的校園講座,聽到許多在學青年的聲音,暑假期間「週三青年日」的活動將從校園走入社區,同時陸續開啟「認識中國」、「司法改革與青年」、「淨零碳排與公正轉型」、「政治作為青年志業」等系列講座,之後還將舉辦「青年基本法」立法公聽會以及「護國群山企業參訪之旅」等活動,期盼能讓更多台灣青年參與和投入知識性的公共討論。

▲身兼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的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表示,透過北部與中部連續四場的校園講座,聽到許多在學青年的聲音,之後還將舉辦「青年基本法」立法公聽會以及「護國群山企業參訪之旅」等活動。            (圖/主辦單位提供)

談到烏克蘭與俄羅斯,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王文岳也指出,俄羅斯在2014利用認知作戰與軍事侵略的混合作戰入侵克里米亞,在此之後,俄羅斯也未停止對於烏克蘭的入侵,最終在2021年再度宣稱烏克蘭有新納粹主義與烏東人民願意加入俄羅斯來合理化其侵略之舉。

王文岳表示,俄羅斯的混合戰情境,台灣應特別有感,在東亞安全局勢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韓國、日本、台灣到菲律賓,多數國家因自身的歷史與地緣政治因素,逐漸聯合起來,並且認知到中國的擴張主義將成為共同的威脅,與西方國家進行各種形式的安全合作。

王文岳說,俄羅斯所主導的認知作戰,如同披著羊皮的狼進入羊群來去除羊群的心防,台灣與東亞國家正全面化面對中國接近於俄羅斯的認知作戰操作,在南海區域也可感受到中國灰階作戰逐漸展現的擴張主義。據此,俄烏戰爭以後,台灣已經成為防堵中國對外擴張防禦的前線,更成為「中俄軍事協作」中首受衝擊之地,所以,台灣青年更需要認真理解與面對真實的侵略威脅,堅守民主價值,拒絕「強權就是真理」(Might is right)的國際安全環境。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也指出,台灣的國家安全戰略,應該要保護台灣的自由與民主,而且中國做為極權的大國,對台灣發動戰爭的機率提高,目前中國對台的策略很像是溫水煮青蛙,瓦解民間國防意志。

沈有忠表示,當前國家安全問題已經跳脫傳統思維,不僅與世界局勢連動,也呈現眾多議題交錯、衝突模式非典型的複雜情況,現在中國一直對台發動認知戰,台灣其實已經處於戰爭的狀態。

沈有忠強調,所謂的全民國防,不是要全民拿槍上戰場,而是一種全民在不同議題、不同位置上,不分性別、也不分年齡、更不分黨派來關注等投入國防工作,或是將國防融入生活的一種思維和實踐,所以應該要喚醒年輕朋友對於台灣國家安全的意識;青年朋友應該提早培養國際觀,在服役期間配合與職涯結合,甚至視為培養、深化專業技能的階段,例如科技、資訊、生化、航太等高階技術,都可以視為當前國防的一環,也是未來職涯規劃的一部分,而政府在招募兵員的時候,應該適才適所的規劃和訓練。完成服役成為後備,在專業領域和動員上有其銜接和調整。

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秘書長吳瑟致認為,中共對台工作,最終目的就是要完成兩岸統一,各種統戰手段,都是要迫使台灣接受中國的統治,也因此,中共利用台灣民主體制對台操作認知作戰,包括假訊息、輿論、在台代理人、文攻武嚇等作為,特別是製造恐戰、美化對中觀感,以符合中共對台的最大利益。近期,中共展開兩岸大交流的促融動作,更將今年設定為「兩制台灣方案」的「民主協商元年」,以及營造「戰爭與和平」的輿論風向,中共對台認知作戰不再低調,更是明目張膽。

以香港為例,過去的法治與自由,在回歸之後已經逐漸喪失。因此,台灣應當提升民主防禦能力,面對中共認知作戰,必須採取積極、主動的策略,這攸關著台灣的國家安全,建構維護國家主權與民主自由的戰略思維,已刻不容緩,台灣政府也應該在新的戰爭型態中,思考及規劃台灣年青人可以在國家安全中扮演的角色。

▲身兼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的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表示,透過北部與中部連續四場的校園講座,聽到許多在學青年的聲音,之後還將舉辦「青年基本法」立法公聽會以及「護國群山企業參訪之旅」等活動。            (圖/主辦單位提供)

台灣副執行長董思齊引述大文豪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這本鉅著中的名言「假使每個人只為他自己的信念去打仗,就不會有戰爭了」,強調個人的行為和價值觀對於達到和平的重要性。

董思齊指出,托爾斯泰相信如果每個人都能以個人的信念為指導,並堅持自己的道德原則,那麼戰爭將無法存在。不過在現實中,戰爭一定是由某個國家發起,而另外一個國家必須選擇如何回應。由於中國始終宣稱擁有台灣的主權,因此中國持續不斷地透過文攻武嚇、灰色作戰、超限戰和運用銳實力等手段,不斷地對台灣實施「無限之戰」,將台灣置於極度不安全的地位,同時企圖以「終局之戰」推向所謂的統一台灣。也因此,面對中國以各種方式企圖侵奪台灣主權,台灣必須建立一套正確的安全戰略觀。

另外,董思齊也強調,所謂的「安全戰略觀」是一種整體性的規劃和指導思想,旨在確保國家或組織在面對各種威脅和風險時,能夠有效地保護自身的安全利益。也因此它包括:安全利益的確定、安全威脅的評估、戰略目標的設定、對於有限資源策略的分配,以及合作機制的建構等面向。對主權獨立的台灣來說,維護台灣人民的產權與自由民主生活,可說是最重要的利益,而這必須依靠主權的完整,但主張一個中國的中共是對台灣主權最大的威脅,也因此戰略目標應設定為防止中國用任何的手段,侵奪台灣的主權。而在中國國力相對大於台灣的狀況下,台灣必須利用不對稱作戰的思維來策略性地分配資源,同時建立與其他民主國家更多的合作。對於台灣青年來說,作為這片土地的未來和希望,不能對中國的統一野心視而不見,必須要警覺並增強對中國正確的了解和認識,才能做出明智的抉擇,為台灣的未來努力奮鬥。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