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發八輪甲車射擊訓練模擬器。
軍聞社/記者李忠軒臺北電
國防部30日召開例行記者會,由發言人孫少將主持,邀請中山科學研究院航空研究所副所長白方平,說明推動模擬系統研發的成效與發展。
白副所長表示,為建立我國模擬器自主能量,中科院自1995年起投入相關技術發展,並逐步掌握關鍵性技術,至今已開發國軍(含三軍、後備及軍醫)逾240套各式模擬系統,除了國軍所需的空用、陸用、海用,以及各式射擊訓練模擬器外,並完成包含高鐵與臺鐵模擬器等民用模擬系統的建置與性能提升,具體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發展,形成完整的國內供應鏈。
在國軍模擬器運用效益方面,白副所長表示,首先是撙節油彈消耗,模擬訓練成本遠低於實際演訓,透過模擬訓練可反覆實施、純熟戰技。其次為降低危安風險,模擬訓練不僅無人員傷亡風險,且可執行高危安訓練課目。此外,在減少裝備損耗方面,以模擬訓練裝備替代實裝,能有效降低實裝損耗。最後就是突破場地限制,模擬訓練無場地限制,可結合實地實景施訓,不但可避免軍民糾紛同時能兼具保密性。
白副所長指出,觀察世界先進國家的建軍備戰沿革,在軍事訓練上,除參與實際戰役累積實戰經驗外,就是透過先進的模擬設備達到訓練需求,而近30年來我國的戰備訓練方向,也與此「非實戰即模擬」的世界潮流一致。
白副所長進一步表示,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腳步,模擬技術也不斷地創新,中科院多年來以軍用模擬器設計製造累積的經驗基礎,持續朝向全方位領域發展,廣泛地應用在逃生程序訓練、航空生理訓練、戰場抗壓訓練、飛航管制訓練、血液透析模擬訓練、實兵模擬接戰訓練、高鐵駕駛模擬訓練以及結合急難傷患救助的戰術戰傷模擬訓練系統等領域。
此外,中科院為因應當前敵情威脅,建構我國「無人機」不對稱戰力,配合我國各型無人機研發產製與成軍需求,研製各類型無人機操作訓練模擬器,以期完備人員訓練軟、硬體裝備,快速建立我國「無人機」新戰力。
▲勇鷹高教機於清泉崗首飛。(圖/記者呂佳賢攝)
白副所長也提到,近年來中科院為貫徹我國「國機國造」政策,在新一代勇鷹高級教練機的研製過程中,同時納入先進的地面訓練系統(Ground Based Training System, GBTS),GBTS系統包含對維修人員的技勤訓練與飛行員的戰術戰技訓練。GBTS系統整合實體機的先進航電裝備及地面模擬訓練系統,訓練範圍涵蓋基礎學科教育、飛行程序訓練、模擬器飛行訓練、實體機訓練,以及運用地空連網架構執行實體機與模擬器的合成化戰術演練訓練,先進GBTS系統可有效節省操作維護成本,提高訓練綜效。
在模擬系統產業發展方面,白副所長表示,目前國內模擬系統技術應用端,除國防工業、航太工業外,已應用於交通運輸產業、醫療健康產業,以及遊戲娛樂產業。中科院憑藉近30年豐富的系統整合經驗,可提供模擬技術應用端客製化、多樣性的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就模擬系統組成設備而言,涵蓋國內機械產業、機電產業、資通產業以及軟體產業,有能力將模擬產業上游的設備供應端與模擬產業下游的技術應用端垂直整合,透過持續深耕關鍵技術,帶動國內模擬系統產業發展,與產業共同建構我國模擬系統產業鏈。
白副所長強調,展望未來,中科院將持續擘劃國軍各項戰演訓模擬的技術藍圖,不僅在擴大聯合演訓綜效上,中科院將整合三軍各型模擬器,建構異質、異地、同時連網整合的虛擬合成化戰場,以擴大聯合演訓綜效。另外在技術發展上,中科院將持續提升技術層次,整合AI人工智慧、深度學習、VR/AR/MR等前瞻技術,發展「實兵(Live)、虛擬(Virtual)與建構式模擬(Constructive)」整合的智能演訓環境。
最後,白副所長指出,「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正是軍事模擬訓練所要達成的核心目標,近30年來,中科院已充分掌握模擬系統關鍵技術及全系統整合能量,從規劃、設計、製造到後勤維保,均已與全球大廠並駕齊驅。中科院模擬器系統,在性能、價格、維修度及運作成本均遠低於國際市場同級產品,不僅品質滿足國軍需求並可降低後勤運作成本與風險,且未來系統擴充不受制於外。
未來,中科院將持續深耕關鍵技術發展、結合國軍戰訓實需,開發產製各類軍用模擬系統,以落實國防自主政策。在產業發展方面,持續拓展非軍事領域應用,透過鏈結我國的資電產業優勢,擴大運用國內相關技術,建立自主完整之模擬產業進而進軍國際。
▼中科院展示反輻射無人機,可進行雷達輻射訊號偵蒐與攻擊,攻擊距離可達1000公里。(圖/軍聞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