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將揭曉!翁啟惠獲獎呼聲高 曾有2華人學者獲獎

▲▼李遠哲、錢永健曾是領取諾貝爾化學獎的2名華人學者。(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李遠哲、錢永健曾是領取諾貝爾化學獎的2名華人學者。(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羅翊宬/綜合報導

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將於台灣時間5日下午5時45分揭曉,其中來自台灣的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呼聲高。回顧過去從1901年起開始首次頒發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以及其後於1969年增設的經濟學獎以來,共有13位來自各國的華人領獎,其中化學獎就占了2位,分別是1986年領獎的李遠哲、2008年領獎的錢永健。

曾於1986年獲頒諾貝爾化學獎的李遠哲,在化學基本過程的動態研究上具有卓越貢獻,是第一位出生及成長於台灣的諾貝爾獎得主,獲獎時具有中華民國、美國雙重國籍,後來於1994年放棄美國國籍,返回台灣擔任中研院院長。

李遠哲在科學研究上的最大貢獻是設計出「交叉分子束實驗裝置」(crossed molecular beam apparatus),透過儀器深入了解分子碰撞與化學反應的機理,讓兩道分子束彼此交叉碰撞,科學家藉觀察分子碰撞前後的軌跡與所產生的新化物的驗證,理解化學反應的詳細過程,此為李遠哲能獲頒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要原因。

李遠哲曾於1967年在哈佛大學赫許巴哈實驗室建造名為「希望」(Hope)的儀器,為第一個能夠研究鹼金屬以外化學反應的「交叉分子束實驗裝置」,能偵測任何化學反應,透過李遠哲所提供的研究技術,科學家對化學反應的過程能有更深入的理解,許多重大化學問題因此取得突破。

至於美國華裔生物化學家錢永健(Roger Yonchien Tsien),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家醫學院、藝術與科學院的院士,同時也曾擔任中研院院士,1972年他獲得哈佛大學化學及物理學最優等學士學位,1977年獲得英國劍橋大學生理學博士學位,並曾於1977至1981年擔任劍橋大學研究員。

錢永健因為發現和研究綠色螢光蛋白(GFP)而於2008年獲頒諾貝爾化學獎,綠色螢光蛋白可以用來協助追蹤癌細胞、阿茲海默症於腦部的惡化狀況,將細胞內能偵測到生理反應的蛋白質,與可發出螢光的蛋白質相結合。

然而,錢永健卻於2016年8月24日在騎乘自行車越野時不幸去世。

►諾貝爾化學獎預測!前中研院長翁啟惠呼聲高 搶先預測5大熱門人選

2022年諾貝爾獎頒獎時間(台灣時間)

10/5(三)17:45 化學獎
10/6(四)19:00 文學獎
10/7(五)17:00 和平獎
10/10(一)17:45 經濟學獎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