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影響東協經濟復甦 帶來社會問題

我們想讓你知道…通膨不僅壓縮經濟成長,可能還會導致各種社會問題,如妨礙族群包容、加劇不平等、陷入貧窮,包括增加營養不良人口等等,長期來說,對東協國家的人力資本發展不利。

▲東南亞國協通膨呈現上升趨勢,這讓各國央行倍感壓力,紛紛為了控制物價漲幅,將原本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轉向緊縮。(圖/路透)

●Mark McKenzie/SEACEN金融資深研究員

●Ole Rummel/SEACEN總體經濟與貨幣政策管理主任

●廖珮杏/譯者

由於全球供應鏈受限甚至中斷,以及大宗商品漲價、COVID-19帶來的各種限制,與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加速復甦,2022年的通膨快速上漲,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地區能夠倖免。

東南亞國協的通膨也呈現上升趨勢。2021年1月東協各國平均通膨率為0.9%,2021年12月為3.1%,2022年6月已增至5.1%。然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資料,亞洲不斷攀高的通膨壓力雖然比其他地區溫和許多,不過許多國家的物價漲幅已經高於央行預期。通膨不斷飆升,而且外界預期這次通膨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讓各國央行倍感壓力,紛紛為了控制物價漲幅,將原本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轉向緊縮。

物價上漲削弱經濟成長 食品漲價加劇不平等

在東協國家,食品與能源的價格上漲,可能會壓低私人消費與投資,進而削弱經濟成長。許多東協國家的消費者物價指數,都嚴重受到食品價格影響,而且有些國家特別依賴小麥,受到的影響更大。食品一旦變貴,家庭的花費就會增高,口袋裡的錢就更難購買其他東西。此外,食品漲價還會降低族群之間的包容、加劇不平等,甚至使更多東協人口陷入營養不良的窘境。至於能源的價格,倒是在一些東協國家都有受到控制或補貼,所以燃油價格的上漲,並沒有直接影響汽油價格。總之,各國的總體通膨狀況各自不同;而財務困境,尤其是重要先進國家的財務困境,可能會導致資本外流,並連帶降低對新興市場國家的外商直接投資。

▲食品漲價會降低族群之間的包容、加劇不平等,甚至使更多東協人口陷入營養不良的窘境。(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貨幣政策無法解決供應鏈壅塞問題

如果央行想要控制通膨,就得足夠獨立、穩住民眾的信心,並且有效進行溝通。但麻煩的是,經濟成長幅度一旦低於之前的水準,輿論可能就會轉變,要求央行做些什麼來推動經濟;但央行手上並沒有這類工具,因為能夠影響實質經濟成長率的,其實是財政機關而非央行,而且貨幣政策也無法解決供應鏈壅塞的問題。央行還經常面臨巨大政治壓力,官員必須非常了解自己的計畫,這樣才能確實緩解通膨,不要因為通膨率會暫時升高而捨棄了有效的政策。

全球通膨影響東協經濟復甦 社會問題伴隨而生

總之,全球通膨可能會威脅到東協2022年之後的經濟復甦。東協的外國直接投資、實際私人消費、私人投資可能都會因此減少,經濟成長因此削弱。根據IMF,亞太地區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計放緩到4.2%,比我們在4月份的預期少了0.7%,而且低於2021年的成長率6.5%。此外,IMF也把2023年的成長率下修0.5%,目前預計為4.6%。通膨不僅壓縮經濟成長,可能還會導致各種社會問題,例如妨礙族群包容、加劇不平等、陷入貧窮,包括增加營養不良人口等等,長期來說,對東協國家的人力資本發展不利。

熱門點閱》

►從動機論看北溪爆管與札波羅熱電廠 幕後黑手是老美!

►陳一新/北韓頻射飛彈證明自保能力 台日應對高下立判

►中國建立新常態 美國不再戰略模糊

►台北市長選舉三腳督 今年沒有棄保效應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台灣銀行家。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