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與尼安德塔人「情慾交流」 依然保持智人面孔?

▲▼尼安德塔人。(圖/路透)

▲ 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s)。(圖/路透)

文/寒波(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尼安德塔人和智人長的不太一樣,非洲以外的智人都配備少少的尼尼血統,這是否會影響智人的外形呢?一份2022年的論文做了一通分析...結果一言難盡。(論文:Merging morphological and genetic evidence to assess hybridization in Western Eurasian late Pleistocene hominins

情慾交流的詳情不明,可能狀況是,離開非洲的智人 5 萬多年前,在中東和尼尼情慾交流,又移民各地;因此所有非洲以外的智人,都配備一絲絲尼尼DNA。根據分析方法不同,估計的比例不太一樣,反正大概是 1 到 4%,不同論文不要直接比。

有些數萬年前的智人,由古代基因組看來,配備的尼尼 DNA 比例明顯比其他智人更高,應該是他們的前幾代人又與尼尼混血。 如果尼尼 DNA 對智人型態有影響,那麼應該能觀察到,與尼尼混血以前和長居非洲的智人,與情慾交流以後的歐亞大陸智人,型態上有所差異。

這個論文搜集一批樣本,包括歐亞大陸西部的尼尼、智人,以及非洲的智人,年代都是幾萬到幾十萬年前的古早人。比較對象有三部分:下顎、頭頂、臉面。

首先,不論哪一種人,都有個體差異。定義上的同一種人,大部分個體的大部分特徵,會落在差異範圍內,不過有少數例外也很正常。單看某人的一群型態特徵,可能與其同類差異不少,反而更像是另外的人。

三群特徵中,智人與尼尼在臉面的差異最明顯,不論有沒有尼尼 DNA,智人們都比較相似,尼尼自成一群。下顎、頭頂兩群特徵,缺乏尼尼混血的非洲智人及尼尼,大致上各自形成一群,有混血的智人則介於其間。

有些智人化石保有古代基因組,是否尼尼成分高的,型態也會比較尼尼呢?整體看起來沒有關係。只要沒有近幾代的尼尼祖先,當事人的尼尼 DNA 不論是稍微多一點、少一點,都與型態無關。 即使前幾代有尼尼祖先......樣本太少,不好說,不好說。

▲▼ 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s)。(圖/路透)

▲經過基因比對,尼安德塔人男性與現代人女性有「性交」關係,才會導致現代人身上帶有尼安德塔人基因。

方法上,這個論文單純比較,不同智人配備尼尼 DNA 的比例高低,但是會明顯影響某些型態特徵的 DNA 變異,應該只是少數。有更多資訊的話,有希望能更精細地評估,尼尼混血對智人型態的影響。

有趣的是,依照分析,與尼尼情慾交流不會改變智人的臉面。如果這件事是真的,原因值得玩味。 假如臉面受到生活環境影響,歐亞大陸智人的居住地區和尼尼一樣,面貌應該會更像,卻並非如此。歐亞大陸的智人,臉面看來都取決於智人祖傳。

兩群生物情慾交流,產生的混血後裔,特徵應該會介於其中,而尼尼與智人的下顎、頭頂也不例外。但是智人的臉部外形不受影響,合理假設,受到「擇 selection」的力量擺佈。 可能是性擇作用,只要有絲毫尼尼外貌的智人都被淘汰惹;也可能是某種未知的天擇條件,讓智人無法變臉。不過如今都缺乏證據。

與尼安德塔人情慾交流,依然保持智人臉面

臉書粉絲專頁: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參考資料:

一、新聞稿:What fossils reveal about hybridization of early humans

二、論文:Merging morphological and genetic evidence to assess hybridization in Western Eurasian late Pleistocene hominins

▼瑞典遺傳學家、進化遺傳學權威帕博(Svante Pääbo)獲得2022年諾貝爾醫學獎。(圖/取自諾貝爾獎推特)

▲▼ 瑞典生物學家、進化遺傳學權威帕博(Svante Pääbo)。(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