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是獨行俠≠喜歡一個人!亞斯兒有「限量好友」就能滿足

▲▼禹英禑角色設定患有亞斯,她在劇中好友不多,但跟摯友董格拉米的友誼深厚。(圖/翻攝自Netflix《非常律師禹英禑》)

▲禹英禑角色設定爲有亞斯,好友不多,但跟摯友董格拉米的友誼深厚。(圖/翻攝自Netflix《非常律師禹英禑》)

〔編按:亞斯兒常常一個人,甚至嘴上說「喜歡自己一個人」,很可能是不懂得怎麼和他人溝通,並不一定是真的喜歡如此;不過他們只要有「限量好友」就能感到自在、滿足。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的主角角色設定為輕度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劇中她的朋友也不多,但與摯友董格拉米的友誼深厚。本文透過臨床心理師王意中分享,身為師長如何引導亞斯兒和他人建立關係。〕

文/王意中
摘自/寶瓶文化《不動怒,與亞斯伯格症孩子親近溝通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走廊上,「鬼抓人」遊戲的鬼還沒倒數完,同學們便尖叫不斷地鳥獸散:「來呀,來呀!來抓我們啊!」教室裡,則是三兩成群的女同學聊著心儀的偶像團體、韓國天團,還有髮飾、手機吊飾、最新流行的LINE貼圖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下課時間,教室裡外都鬧哄哄的,眼尖的導師卻發現小恆總是獨自在操場邊閒晃,似乎與這個喧囂的世界隔絕,他一個人正享受(或忍受)著寧靜的獨處。那畫面看起來很突兀,像孤鳥般。

導師心想:「總是一個人,長遠來說,對孩子也不盡然是好事。」

導師走向玩鬼抓人的同學們,問:「你們怎麼不找小恆一起玩?」

「拜託,怎麼沒找他?每次他都愛理不理的。」「問了幾次都沒反應,白問了。」「對嘛。如果他想玩,自己就會加入了。」「幹麼問?他才不理我們呢。孤僻,怪胎,真的很不好相處。我們才不想熱臉貼在冷屁股上。」

不問則已,一問,同學們話匣子一打開,抱怨連連。

「叫他跟女生一起玩好了。」「對嘛!對嘛!去找他的好閨蜜。」「女同學比較能夠接受他啦!」男生們嚷嚷著。
如果小恆願意和女生玩也好,但他又不是如此。

「這孩子到底在想什麼?難道他喜歡一個人待著?還是真有他為難的地方?」導師心想。身為導師,想幫助小恆融入班上,畢竟對小學生來說,有玩伴、朋友們玩在一起,應該是很自然的快樂吧。如果一直無法順利融入團體,這孩子會開心嗎?

主動靠近,做他當下在進行的事情

發現亞斯兒一個人在校園裡時,與其催促孩子去找其他同學玩,倒不如我們先主動靠近他。對於亞斯兒,最好的方法就是也去做他當下在進行的事情。

例如孩子在生態池旁邊遊蕩,我們很自然地走近生態池,同時表現出很專注觀察著生態池的變化,自言自語:「哇,學校的生態池真的好豐富啊,水生植物好多。」

刻意讓亞斯兒聽見這些話,同時邊說,邊自然地將眼神移向他,並且露出淺淺的微笑,接著再將注意力轉回生態池。先別急著要讓孩子立刻對我們有反應。只要他在第一時間沒有離開,代表他至少接受與我們同時處於生態池這個空間,這是好的開始。

發自內心地感興趣

你可能沒察覺到,其實亞斯伯格症孩子正仔細地觀察你。他在看這個人是否真的像他一樣那麼喜歡研究生態池。你躲不掉亞斯的眼神。我們是不是真正對生態池感興趣,亞斯伯格症孩子觀察得出來。

可以懂得少,但避免無知

或許對於生態池,你懂得不如亞斯兒多,那麼可以看著他,提出小小的疑問,例如:「什麼是雌雄同株?」「為什麼大萍的繁殖能力那麼強?」「什麼是浮葉型水生植物?」給他機會為你解答。

請提醒自己:我們在亞斯兒面前表現得對生態池所知有限,但是要適可而止,別讓孩子認為我們無知。一旦亞斯兒覺得我們對生態池根本不瞭解,很容易嗤之以鼻,認為道不同,不相為謀,與我們拉開遙遠的距離。那就弄巧成拙了。

興趣是關係的助燃劑

可以仔細地觀察與留意孩子特別熱衷的事物(如生態池)。當我們把話題轉移到這裡時,展示出他感興趣的事物,例如和他聊水生植物,將能加速拉近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別小看「共同興趣」對於與亞斯兒建立關係的重要性。這可是有助燃作用,能加快彼此熟悉的速度,使關係很容易便熱起來。

▲▼紅衣小女孩,女孩,小孩,紅衣,幼童。(圖/取自免費圖庫stocksnap)

▲常看到亞斯兒獨自在校園裡遊蕩,但是並不等於他喜歡自己一個人。(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stocksnap)

協助孩子建立同溫層的小團體

在班上,老師可以試著找兩、三位也對生態池感興趣的同學,引導他們加入,與亞斯伯格症孩子相處、互動。如果有機會讓亞斯兒與班上的同學形成一個小團體,比如形成以生態池為中心的小社群,亞斯兒會非常熱愛這個小群體,享受彼此接納、認同的溫暖。

讓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優勢被其他同學看見。例如孩子對於生態池所知非常豐富,他可以解說、展示,有助於其他人感受到:這個同學原來不像他們以為的怪(其實是我們自己懂得不多),他有許多豐富的知識,甚至知道其他人不曉得的事情。這將使其他同學羡慕他,對他刮目相看:「哇!他真的好厲害。簡直是生態池達人。」

當亞斯伯格症孩子被肯定,也有了練習欣賞他人的機會。這是一種良性循環,而從一般生開始啟動,速度會快一些。

避免用質問的方式

發現亞斯兒一個人在校園裡遊蕩時,避免用這種「質疑」的方式跟他說話:
●「你怎麼一個人在這邊?」
●「為什麼你不和其他同學玩?」
●「你在這邊做什麼?」
●「不要這麼孤僻,合群一點。你不找人家玩,同學可能也認為你不喜歡他們。」
●「你要主動些,不要這麼被動。」
我們這麼說,讓孩子承受了莫名的誤解。

獨來獨往,可能是情非得已

雖然常看到亞斯兒獨自在校園裡遊蕩,但是並不等於他喜歡自己一個人。儘管有的孩子樂於獨處,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反映某些孩子不知道如何與別人互動,不懂得怎麼和他人溝通。

有時,孩子想要有互動,但是不曉得如何切入話題;或者想切入話題,又怕對方沒有反應;或是自己一開口,對方就鳥獸散;或擔心自己表現得不好,會遭到對方拒絕。

獨來獨往的孩子,是否需要協助?

亞斯伯格症孩子經常疑惑:「為什麼我不能一個人玩?只有我一個人玩的時候,沒有人管我,我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不需要按照別人的意思,去迎合、配合別人,也不用聽別人嘮叨、指責或糾正。我不想要被人管,自己就可以玩得自得其樂。為什麼不行呢?」

這麼想,聽來確實滿合理的。如果當下的情況適合讓孩子自己一個人,那麼這是每個人的選擇。但是目前的課堂學習或未來的工作,難免會遇上需要團隊合作的時刻,而要與人合作、相互交流,亞斯兒需要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模式以和他人互動。

此外,我們也真的需要好好思考:孩子是真的想要自己一個人嗎?或者他其實也希望跟別人有互動,只是不知道該怎麼做,甚至害怕被拒絕的挫折感?

我們要不時地提醒自己,孩子常常獨來獨往,並不表示他真的喜歡如此。或許有些孩子能夠享受獨處的樂趣,但是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這往往反映著孩子需要我們伸出援手,協助他學習與周遭的人互動。

擁有限量的好朋友,亞斯兒就能滿足

我們要試著理解,雖然班上有那麼多同學,但是對亞斯兒來說,不需要認識那麼多人。其實在班上只要有兩、三位相熟的同學能友善地相處,亞斯伯格症孩子便感到非常自在與滿足。

當然,如果孩子能夠順利地認識更多人,交到更多親密的朋友,這也是一種美好的結果,好朋友是多多益善。

▲▼玩具,積木,小孩。(圖/取自Pixabay)

▲與亞斯兒互動時,試著以亞斯兒當下在進行的活動為主。(圖/取自Pixabay)

亞斯兒是拒絕事情,並不是拒絕人

不管是不是亞斯,每個孩子都有拒絕和別人玩的權利,特別是對方出現不合理的要求,或是對於他的安全與身體界限產生侵犯時,無庸置疑,這當然必須拒絕。

如果排除了上述狀況,當其他同學主動找亞斯兒玩,他卻表現出抗拒時,我們是否要教他說「不」來表達拒絕?關於這個問題,在處理的優先順序上,我認為與其教亞斯兒練習說「不」,拒絕對方,不如優先引導一般孩子如何與亞斯兒做好互動,比較實際與適切。

同學願意主動與亞斯兒互動,找他一起玩,這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然而,若亞斯兒不想和同學一起玩,該怎麼辦?

例如A、B、C三位同學主動找亞斯兒玩,這時候,亞斯兒獨自在教室裡玩積木,A、B、C卻以自身的需求,要求他跟他們到教室外面打籃球。

對亞斯兒來說,打籃球並不是他喜歡的活動,更何況他正在進行的疊積木遊戲被打斷,這時A、B、C三位同學的出現,很容易引爆他的激烈情緒。

我的處理順序是優先引導A、B、C,與亞斯兒互動時,學習試著以亞斯兒當下在進行的活動為主。例如他正在疊積木,A、B、C主動靠近,但維持適當的距離,同時也玩疊積木。

先不急著打斷或干擾亞斯兒正在進行的活動,給他一些時間,慢慢地適應身旁有A、B、C三個人也在玩積木。

那麼,是否該教亞斯兒表達「我不要玩」、「我不想跟你們玩」?如果孩子依然堅持不想玩,我們就要尊重他的選擇,不強人所難。也讓其他孩子瞭解,亞斯兒是拒絕「這件事」,並不是拒絕「這個人」。

★本文摘自寶瓶文化《不動怒,與亞斯伯格症孩子親近溝通》,作者王意中,臨床心理師。亞斯兒的確不容易溝通,但其實一點也不難搞,只是需要「懂」他的我們,細膩以待。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