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新冠死亡「2週內佔53%」超越同期!公衛專家嘆:太關注高峰期

▲▼救護車,急診,送醫,119,急救,緊急醫療,傷患,病患,轉院。(圖/記者李毓康攝)

▲新冠疫情已讓70歲以上族群的死亡率高於同期背景值。(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楊晏琳/台北報導

全台今年累計確診數突破80萬人,醫療量能吃緊,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此波疫情已讓70歲以上族群的死亡率高於同期背景值,染疫直接死亡、照護量能不足的間接死亡比例,甚至在短短2週內就佔了53%。他認為,要克服此問題,除了決策者要能精準制定政策外,民眾也應賦予個人自我監測能力,擁有正確的健康認知,才能讓醫療人員回歸中重症救治。

陳秀熙今(18日)於「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直播中提出國內醫療量能與死亡率的關聯問題。他提到,隨著確診數攀升,醫療量能也面臨挑戰,雖然在COVID-19疫情前,各國本來就會有超額死亡的問題,不過根據數據顯示,台灣在疫情爆發前後的通報死亡確實有提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秀熙先是解釋,背景死亡率代表的是與COVID-19無關的背景死亡,通報死亡代表COVID-19感染(直接)及醫療量能緊縮(間接)造成的死亡。在疫情前,70歲以上的通報死亡為50.3/10000,小於全死因背景死亡率192.3/10000;不過在疫情爆發之後,以4/28~5/15的區間來看,通報死亡升至52.3/10000,大於全死因背景死亡率23.9/10000,換算下來,因疫情導致的直接及間接死亡,短短2週內就佔了53%,不容忽視。

▲▼短短2週內,70歲以上因醫療照護不足而間接死亡的比例就佔了53%。(圖/翻攝自YouTube/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

▲短短2週內,70歲以上因疫情直接、間接死亡的比例就佔了背景死亡的53%。(圖/翻攝自YouTube/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

陳秀熙指出,隨著感染群聚數目增加,值會有所變化,台灣面對疫情的路途尚未走完,為避免高危險族群間接或直接死亡率上升,精準調整醫療量能、採「避輕就重」策略是必要的趨勢。

陳秀熙也直言,Omicron的特性無法達到群體免疫,若把太多焦點放在「推算高峰期」、「流行何時結束」,自然會把所有精神放在通報解隔的部分,對於行政及醫療量能都會受到衝擊。他認為,雖然疫苗可以保護中重症,但目前因輕症、無症狀影響相關量能,才是造成疫情間接或直接損失的問題。

「想克服醫療能量不足,要靠大家努力」,陳秀熙強調,不論是3+4或0+7隔離政策,都是為了讓一般族群能夠自行利用快篩,達到流感化監測,他認為,應在5~6月之間完成醫療機構、到社區基層,到賦予個人自我監測能力的修正,才能使防疫行政及醫療量能,回歸到高危險群的照護。

陳秀熙也提出避免COVID-19防疫照護損失的4大重點

1. 決策者:防疫政策及措施

陳秀熙認為,決策者應準備足夠、精準的快篩試劑,讓民眾有自我監測的能力;並提供足夠、精準、有效率的抗病毒藥物供患者使用;也要衡量兒童疫苗及第三劑與第四劑對於高風險族群的追加施打。

2. 醫療供給者:能量精準調適

陳秀熙指出,若疾病能流感化,決策者不再用所謂第五類傳染病精神看待,做到分級轉診,急診、住院、ICU的量能也能精準調適,讓教學醫院、地區醫院、基層診所等能一體成形,就能減少間接死亡的比例。

3. 衛生防疫單位:減低Omicron無症狀/輕症耗用行政能量

如果能做到流感自我監測,則應修正通報、居隔、檢疫、隔離治療的程序,便可減低耗用行政能量。

4. 民眾:心理調適及健康適能提升

陳秀熙表示,民眾應培養快篩、症狀的健康適能,以及抗病毒藥物使用認知的能力,並倡導「無症狀、輕症可快速康復,並具免疫保護力」思維,才能成為社區免疫保護力的來源。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