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出院前的小游可以助行器練走一小段。(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下同)

出院前的小游可以助行器練走一小段。(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自從引進脊髓電刺激療法幫助脊髓損傷病友改善症狀,並引進外骨骼機器人,透過一系列的上下肢復健訓練課程,一位因車禍受傷下半身癱瘓的年輕人小游,不僅軀幹控制越來越好,還可以短暫的靠著助步器站起來、向前走;神經外科部主任蔡昇宗指出,小游的進步對病人及醫療團隊都是很大的鼓舞。
 
蔡昇宗主任指出,「能醒能走」是花蓮慈濟醫院中西醫復健合療團隊積極努力的重大發展方向,透過各種方法幫助嚴重腦傷、脊髓損傷病人導致癱瘓的病人醒過來,不能走的病人站起來,練習走路,促進病人生活自理的能力,找回生命的尊嚴,也減輕照顧者的壓力。
 
脊髓電刺激器植入(SCS)這項技術早在上個世紀一九七五年就問世,也已發展出常規手術,但主要是用在疼痛治療上,直到最近二年才看到美國、瑞士醫界先後發表,運用SCS在改善脊髓損傷癱瘓病人的肢體活動成果。蔡昇宗說,花蓮慈濟醫院也自二○一九年六月開始導入這項治療方法幫助脊髓損傷的病人。
 
年紀二十四歲的小游,在二年前因為被黃線違規迴轉的車輛直接撞擊,導致頸椎、胸椎受創,幸運的是頸椎做完融合手術就獲得改善,但胸椎神經傷得比較嚴重,導致他的下半身喪失知覺及行動能力。他的父親不放棄,為了幫助兒子復健,四處求醫找方法,後來看到福寶科技發表外骨骼機器人,經試用時發現可以有助益,就買了一組在家練習。
 
之後又因為福寶科技轉介,小游來到花蓮慈濟醫院脊髓電刺激療法,就是在胸椎第十一節到腰椎第一節的位置植入神經刺激器,神經刺激器會透過電極發送微量電流到神經節控制的相關肌肉群。他在今年七月完成手術後,開始接受一連串的復健訓練課程,已在十一月下旬出院。

▲出院前的小游可以助行器練走一小段。(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下同)

外骨骼機器人。
 
小游受傷後的雙腿除了有微微的麻感之外,其他感覺全無,且無法做任何動作。以脊髓電刺激治療後,經由開電、通電去刺激、誘發他受傷害殘餘的神經或周邊神經傳導,找到正確的路,進而喚醒肌肉,有了感覺的回饋,之後再依照物理治療師的引導,試著讓他去控制抬腿、收腿放下等動作;只要電一停,動作也就跟著停止,這過程讓他和醫療團隊都覺得不可思議。
 
一次一次的抬腿、放下的動作,也訓練肌肉的力量。感覺的回饋還包括觸覺、痛覺,在一連串的課程練習下,小游漸漸知道怎麼去操縱他的腳。於是醫療團隊搭配脊髓電刺激與外骨骼機器人,為小游規劃系列站起來、走路等相關訓練課程。
 
在做脊隨電刺激治療之前,小游在家裡的練站與行走,必須先穿上近二十公斤重交替式步行支架並固定他的胸部,透過助行器撐起身體站起來,再用全身的力量甩動前進,而且還需要家人在他身旁協助才能達成。即使他後來接觸外骨骼機器人在家做行走訓練,但因軀幹控制的穩定性不足,容易造成他的上半身總是向前彎而無法抬頭挺胸行走。
 
所幸這問題,結合脊髓電刺激和外骨骼機器人,經過幾次課程的訓練,小游的軀幹控制、協調和平衡感越來越好,可以撐起上半身練走,原本因肌肉無力駝著的背可以稍稍挺直,頭也可以抬起來看著前方。蔡昇宗主任指出,這復健訓練讓小游感受到神經的回饋,也比較有本體感,雖然操縱機器人的訓練難度較高,但可以幫病人找回身體的擺動、走路的節奏感。
 
出院之後,醫療團隊也為小游準備了在家復健課程,搭配脊隨電刺激療法的各種模式練習,蔡昇宗醫師說,小游是一個正向認真的脊髓損傷病友,他努力的復健,只要有稍微的進步,可以少依靠別人一點,他就覺得是往好的地方發展,希望他在明年二月底回診時,可以再增加新的訓練計畫。
 
目前,在接受脊髓電刺激療法的病友當中,已有三位下肢無法動作的病友運用外骨骼肌機器人一系列的復健訓練,逐漸往好的方向發展,蔡昇宗主任指出,相關的成果,他也將於十二月三日下午二點,在南港展覽館一館一樓的臺灣醫療科技展花蓮慈院攤位分享。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