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蟲叮咬別硬拔! 陸醫曝這招避「新布尼亞病毒」感染風險

▲▼蜱蟲。(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蜱蟲是野外常見的吸血昆蟲,可能成為病毒的攜帶者。(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陳政錄/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近期多省爆發因「蜱蟲」叮咬感染的「新型布尼亞病毒」,造成約80人感染、超過10人死亡,其中不少為採茶遭蟲咬的茶農。對此,有醫師提醒若在戶外遇到蜱蟲叮咬,千萬不能硬拔,否則很容易將其頭部留在皮膚內,分泌更多攜帶病原體的毒液,增加感染風險。

「新型布尼亞病毒」在中國大陸最早於2010年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確認,當時從河南一位於2009年時發熱伴血小板減少患者的血清標本中,分離出該病毒,確定為布尼亞病毒科白蛉病毒屬的一個新成員,命名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病毒」 ,又稱「新型布尼亞病毒」。

▲▼鑷子夾出蜱蟲。(圖/視覺中國)

▲可用尖頭鑷子小心夾出蜱蟲。(圖/視覺中國)

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盛吉芳指出,「感染病毒後,患者會出現血小板迅速減少、白細胞減少,最終導致患者體內出血(腦出血)或多器官衰竭。」她還示警,除了蜱蟲叮咬傳播外,人傳人也是有可能的,曾發生過患者血液或粘膜接觸方式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傳播的案例,因此救治患者時,醫護人員和患者家屬應該採取必要預防保護措施。

據了解,並非每個蜱蟲都帶毒,綜合陸媒報導,蜱蟲會在叮咬攜帶病原的動物後,也成為攜帶病毒者,再傳染給人,若叮咬兩周內出現發熱不退、體溫超過38℃、乏力肌肉或關節痠痛、頭痛、食慾減退或噁心嘔吐和腹瀉等,就應即時就診。

網易新聞報導,萬一被叮咬,需記住四不要,不要拍打、不要硬拔、不要捏爆、不要用火或其它東西刺激它;醫師表示,最好可透過尖頭鑷子,夾住蟲體與皮膚的連接處垂直拔出,切忌旋轉扭動,以免蜱蟲叮咬時頭部留在體內,增加感染風險,若是「手殘黨」,建議直接找醫生處理。

除此之外,為避免被蜱蟲叮咬,注意事項還包括遠離野草灌木、做好個人防護、檢查衣物、塗抹驅蟲劑、戶外活動後檢查頭皮、耳後、腋窩、腰部、大腿內側、腿窩等身體部位。

江蘇省人民醫院感染病科副主任醫師金柯表示,4月到10月蜱蟲最為活躍,好發於丘陵地帶,多生活在森林,灌木叢,開闊的牧場、草原、山地等環境中,因此在戶外生活、生產人員及旅遊者需要提高警惕。

值得注意的是,除新型布尼亞病毒外,蜱蟲還是多種細菌和病毒的傳染媒介,包括萊姆病、斑疹熱、Q熱、森林腦炎、出血熱、巴貝斯蟲病、泰勒蟲病、落基山斑疹熱等81種病毒性、31種細菌性和32種原蟲性疾病。

►修圖修到厭世!這款CP值很可以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