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本「約會暴力」受害者親身經歷!韓國漫畫網路發表獲200萬人共鳴

▲▼《都是李雅莉:「約會暴力」──誰都可能受害,卻誰也不敢說》。(圖/寶瓶文化提供)

▲韓國漫畫《都是李雅莉》是第一本「約會暴力」受害者親身經歷。(圖/寶瓶文化提供)

記者林育綾/綜合報導

「精神控制」就是一種暴力,你我或身邊每個人,甚至是路上擦肩而過的路人,都可能在不設防的親密關係中「以為是愛」,卻成了「約會暴力」的受害者。第一本「約會暴力」受害者親身經歷《都是李雅莉》,該書當初在韓國網路平台以圖文方式發表後,獲得200萬人共鳴,中文版由寶瓶文化在5/26凌晨發行。

作者李雅莉在書中畫的全是她親身經歷,而她想傳達,任何人都有可能是「李雅莉」,被另一半利用了愛與信賴,成了約會暴力的受害者。她提到,「大部分的人都對他印象很好,他發瘋的一面、為了傷害我而說出口的話⋯⋯很諷刺地,只有身為『情人』的我才看得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都是李雅莉》部分內容。(圖/寶瓶文化提供)

▲▼《都是李雅莉:「約會暴力」──誰都可能受害,卻誰也不敢說》。(圖/寶瓶文化提供)

▲▼《都是李雅莉:「約會暴力」──誰都可能受害,卻誰也不敢說》。(圖/寶瓶文化提供)

▲▼《都是李雅莉:「約會暴力」──誰都可能受害,卻誰也不敢說》。(圖/寶瓶文化提供)

寶瓶文化在書籍介紹中提到,「約會暴力」是一步一步變得嚴重,加害者等待獵物完全落入圈套後,才會脫掉「愛與關心」的面具,暴露出隱藏在後的「心理虐待」。

書中舉例幾個可能的情況,「他從限制妳的行動開始,讓妳遠離家人和朋友,檢查妳的手機和信,規定妳穿什麼,不准妳參加聚會。他說都是因為愛妳,卻在妳不知不覺中,逐漸加重對妳的限制和控制。他辱罵妳之後,哭著跟妳說對不起;他揍了妳之後,下跪求妳再給他一次機會;他不管妳想不想要,把妳當成性玩物⋯⋯他把妳的自尊踩在腳下,讓妳自責都是妳的錯,害妳以為沒有別人會愛妳。他對外戴上好人的面具,所以這個恐怖的他,只有妳看得到,沒人相信妳。這樣的折磨,一直重複⋯⋯」

坊間甚至有一種叫「PUA」的把妹課程,竟以「鼓勵女方自殺」為終極挑戰,而根據研究,台灣未同居親密關係暴力案件,3年間增加約66%,青少年約會暴力盛行率更高達36.8%,由此可知,「李雅莉」的故事不是別人的事,「李雅莉」就在我們身邊。

▼《都是李雅莉》部分內容。(圖/寶瓶文化提供)

▲▼《都是李雅莉:「約會暴力」──誰都可能受害,卻誰也不敢說》。(圖/寶瓶文化提供)
▲▼《都是李雅莉:「約會暴力」──誰都可能受害,卻誰也不敢說》。(圖/寶瓶文化提供)

▲▼《都是李雅莉:「約會暴力」──誰都可能受害,卻誰也不敢說》。(圖/寶瓶文化提供)

作者想對所有的「李雅莉」說:「妳不要太自責了,不是妳的錯。不是因為妳運氣不好或是不會看人。妳不原諒他也沒關係。因為過去的妳撐過來了,才會有現在的我,謝謝妳。真的⋯⋯辛苦妳了,雅莉。」

《都是李雅莉》以漫畫寫實風格,呈現加害者逐步施加殘酷「精神控制」,以及來自社會、甚至親友「檢討受害者」的二次傷害。書中身形嬌小的「李雅莉」,象徵受害者內心的恐懼與無力感,並且,既無法對抗加害者生理上的力氣,也無法受到法律體系的保護。但另一方面,看起來弱小的「李雅莉」,也一點一點地鼓起了勇氣往前走。

▲▼《都是李雅莉:「約會暴力」──誰都可能受害,卻誰也不敢說》。(圖/寶瓶文化提供)

▲《都是李雅莉》以漫畫寫實風格,呈現加害者逐步施加殘酷「精神控制」。作者想傳達「李雅莉」的故事不是別人的事,「李雅莉」就在我們身邊。(圖/寶瓶文化提供)

書中也附上一份約會暴力的「自我檢查表」,提供讀者及親友為當下的感情狀況做「安全檢視」。而漫畫的內文及對白,特別逐字「手寫」呈現,字跡時而細小短促無力、時而巨大粗暴壓迫,充滿臨場感地反射受害者的心境,以及「約會暴力」導致多大的危害與影響,多麼需要被正視。

李雅莉做完這本書也說,「我沒有繼續把自己困在陰暗角落裡動彈不得,而是有勇氣走到外頭,都是多虧了愛我的人,照顧我,關心我。希望大家能記得受害者的聲音,聽見那裡面的哭聲,記得他們的痛苦。記住,這不是與你無關的事。這樣的事情,完全有可能就發生在你的身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