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仲專訪/盼「食農教育」立法 白米背後涉及文化、環境、生態「價值超過2千億」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接受ETtoday專訪。(圖/記者呂佳賢攝)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日前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談食農教育。(圖/記者呂佳賢攝)

記者崔至雲/台北報導

「食農教育」對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來說,不只是全台校園應有的教育,更是消費者要瞭解的。但陳吉仲坦言,食農教育是所有農業政策中最基礎的,但也最常被人遺忘。農委會特別於2018年研擬了《食農教育法》草案,並在同年底送入立法院審議,但到底能在哪一次立法院會期中通過?各界都在關注。

出生在屏東農家的陳吉仲對於台灣農作物可說是相當熟悉,但談到「食農教育」卻有些無奈,他指出,「食農教育」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但「食農教育」尚未立法,推動很多政策時,就不會把食農教育規劃其中,但如果立法、有新的規定,很多政策也能夠推得更順利,他同時也希望不只政府在推動,也希望能結合民間團體一起努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呷飯免錢囉!」宜縣免費營養午餐9月開學上路,林姿妙(紅上衣)當打菜助手。(圖/記者游芳男攝)

▲教育部指出,學校將結合在地農會、農委會、機關、團體、大專院校、家庭與社區之人力等資源共同推動食農教育,建立長期合作模式,讓食農教育永續發展。(圖/記者游芳男攝)

根據農委會資料,107年台灣白米自給率達到34%,這是創10年新高。陳吉仲指出,糧食自給率是很多農民關心的,這也牽扯到食品安全問題,相關延伸的議題消費者知道嗎?了解愈多,就會愈知道如何保護台灣農業;又或是台灣受到極端氣候影響時,消費者買不到想買的食品時可以用哪類食品代替,「這就是為什麼要推食農教育,食農教育不只對學校,一般消費者都應該要了解。」

陳吉仲進一步舉例,「樹種下去就不能砍嗎?」、「洗水果要不要泡鹽巴水?」到底答案是什麼呢?該怎麼做才是對的?以上只是很小的例子,但也就能明白為什麼要推食農教育,消費者關心農產品安全,知道吃下肚的食物來源,也就更懂 得珍惜,所以食育更深層的意義其實是一種生命教育的過程。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接受ETtoday專訪。(圖/記者呂佳賢攝)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圖/記者呂佳賢攝)

陳吉仲也說,現在政府每年讓3000多所學校學生學插秧、收割,學生也因此懂得「粒粒皆辛苦」。陳吉仲說,台灣國產米產值350億,但其實對台灣的環境、文化、糧食安全等的價值已超過2000億,消費者吃米,也應知道米的含意,這是消費者權利的重要精神。

陳吉仲也指出,現在有太多不正確的食農資訊,期望下個會期「食農教育草案」能通過,並期盼2020年台灣糧食自給率達40%,推動鮮享在地,鼓勵消費國產品,加強飲食教育,來因應全球性糧食供應短缺及價格不穩危機。

▲▼宜蘭中小學營養午餐免費,是宜蘭縣長林姿妙競選的重大政治支票,宜縣府將在這次的縣議會定期大會中拚追加預算過關。(圖/宜蘭縣政府提供)

▲陳吉仲期望下個會期「食農教育草案」能通過,並期盼2020年台灣糧食自給率達40%,推動鮮享在地。(圖/宜蘭縣政府提供)

關於「食農教育」立法,教育部的角色又應如何配合?教育部回應,依據學生衛生法規定,各級學校健康相關課程應包括健康飲食教育。健康飲食教育,以建立正確之飲食習慣、養成對生命及自然之尊重,並增進環境保護意識、加深對食材來源之了解、理解國家及地區之飲食文化為目的。在課程落實上,十二年國教之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中的「人與食物」單元及「健康消費」單元,皆列有培養學生健康安全消費的能力,對食農及食安的重視,強化學生獲得認識食材的知識。

而在食農教育尚未立法前,未來針對食農教育要如何推動?教育部也說,學校將結合在地農會、農委會、機關、團體、大專院校、家庭與社區之人力等資源共同推動食農教育,建立長期合作模式,讓食農教育永續發展,另外,也鼓勵各地方政府及學校採用在地認證食材,透過學校午餐辦理及食農教育活動,讓學生透過實作課程,實際看到植物的栽種到餐桌之完整歷程,學習吃在地食當季,從產地到餐桌的食農教育最終目標。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