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朗東/時力泡沫化 第三勢力選民是哪一群人?

▲曾代表第三勢力的學運世代如今大半進入體制,所謂「第三勢力」選民到底是哪一群人?(圖/翻攝曾柏瑜臉書)

●溫朗東/時事評論家、專欄作家。

柯文哲組黨、林昶佐退黨,是藍綠陣營品牌價值皆有所不足,讓出了第三勢力的空間,形成混戰的局面。

從2017年以來,絕大多數的民調都顯示,藍綠陣營在「政黨支持度」上,都在20%到30%之間起伏。換言之,黨籍不再是當選保證,候選人必須有個人魅力加成,才能達到五成的支持度。

反過來說,藍綠以外的小黨、無黨候選人,在兩大黨以外,有超過30%的「紅利空間」,只要個人戰力充足,就有機會殺出血路。這個優勢在縣市議員(複數選區)更為明顯。

然而,所謂的第三勢力選民(我以下簡稱「三民」),是怎樣的一群人?他們具有怎樣的特色?他們的「三民主義」是什麼?

「三民」的基本立場,是對藍綠都不信任。這本身就是種政治立場。但他們經常會認為,自己沒有政治立場,不在乎意識形態,只在乎政治人物的清廉與效率。並且以這樣的自己為榮。

「三民」大體來說,對政治新聞並不熱衷,對民主演進史也不感興趣。他們通常不會積極的發表政治意見——除非他們成為了某個政治人物的狂熱粉絲。

三民的核心思想,不是在政治上,而是形式上的。只要看起來新潮、不官腔、非藍非綠,大體來說就能獲得三民認同。

三民可以同時支持政治理念衝突的幾個候選人,只要你個人魅力足夠就好。政治路線之爭不是三民在乎的重點,是因為三民票流失、不夠力,要回到藍綠基本盤支持,才牽涉到藍綠路線問題。

「三民」跟「自詡為中立理性的淺藍選民」,關鍵差異在於後者會投給國民黨,前者不太會。

中立理性、認真做事、政治冷漠、但票投國民黨⋯⋯這類的選民,在過去的台灣超過三成。這是過往國民黨刻意營造的氣氛:在黨國優勢下,把選戰搞冷,避免選民有過多的民主思辨,然後透過既有優勢取勝。

國民黨這招,在2014年3月之後徹底失效了。看起來一臉菁英樣貌的馬英九,並沒有帶來經濟果實,也造成了中國風險。

國民黨一度滅黨,得要靠中國滲透、紅色媒體跟作秀市長來救。如果打開紅色媒體,你會注意到他們強調「無色覺醒」,讓不明究理的人覺得他們超越藍綠。他們這樣做的目標,就是要把流失的藍營支持者,透過「無色外殼」重新找回來。

去年高雄市長選舉,這樣的策略確實奏效。韓國瑜的作秀風格不僅獲得深藍喜愛(深藍:這傢伙很痞,剛好拿來治民進黨。)也獲得了一些三民支持。當然,現在許多的在地三民,已經加入了罷免市長的行列。

就算韓國瑜在總統大選無法獲得三民支持,但去年高雄一役,讓他取得了藍營支持者的信任:「只有韓能贏、只有韓能帶我們重返黨國光榮。」

國民黨差點滅了,但民進黨並沒有在2016年大勝之後,把支持自己的三民大幅轉為綠營支持者,背後的原因為何?

▼「三民」支持蔡英文的同時,也支持柯文哲,也支持黃國昌,也支持時代力量。(圖/記者黃克翔攝)

第三勢力選民的特色

首先是輕敵。以為得到的票都成了鐵票,殊不知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是「三民票」。他們支持蔡英文的同時,也支持柯文哲,也支持黃國昌,也支持時代力量。

然後,三民的特色是,不喜歡藍綠,同時也不喜歡官腔:你要有官的擔當,但不能有官的架子。你得要跟網紅年輕人混成一塊,得要用小學生都聽得懂的語言,得要像個有缺點的英雄——像個英雄,也像個人。

即使是演出來的也沒關係。三民不會看太細,不會注意到你演技中細微的破綻。

你得要樂於任用年輕人,即使重要的決策另有人負責,也要做出一個青年化的表象。

你要很快速的處理網路爭議。三民跟網路族群的重疊度很高,網路論戰要提出相抗意見,至少要打平,不能裝沒看到,不然網路族群會覺得自己很不被尊重(你們這些官,竟然連吵都不屑跟我吵。)

這些面向,2019以後,民進黨有大幅的調整。三民票快速回流。

柯文哲組黨與郭結盟「轉攻為守」

柯文哲急了,他一度不知道為何民調會流失的這麼快,他以為繼續重砲亂打,可以像以前一樣有效。但他在香港示威事件後,表態的速度跟強度甚至遠不及郭台銘。這使得他目前被郭超車,難以追回。

柯的組黨,在我看來,反而是柯放棄2020的可能性大增。什麼意思呢?試問,如果柯的民調在三角督中領先,他有必要組黨嗎?

表面上來看,多幾席立委,可以獲得更多政治資源。可是同一時間,也會跟民進黨立委短兵相接,流失掉許多民進黨支持者的總統票。再者,組黨能選上幾席?如果只有不分區五席,並不會改變選上總統後的朝小野大問題。

組黨最大的意義,不在於選總統,而是試圖提名郭台銘選總統。不管郭有沒有上,透過郭柯整合,吸納三民票,然後柯文哲透過操控黨資源,讓他可以渡過2022市長卸任後到2024選舉的中空期,保有2024決戰的機會。

萬一郭台銘民調落後柯文哲,這時柯再轉守為攻,自己出馬選總統。簡言之,組黨是柯在民調落後郭之後,結盟郭台銘,轉攻為守之計。

但對郭台銘來說,他雖然有錢,但政治敏銳度太低,沒有意識到自己跟柯其實是競爭對手,分食同一個三民票源。就郭的立場來說,早該明確宣布退出國民黨,競選總統到底,但他遲遲未作出決定。

我認為,郭被自己的國民黨情懷所束縛,還妄想韓國瑜聲勢會暴跌,他可以成為「換韓」事件的男主角。其實不止郭,很多民進黨人也覺得韓撐不住,會被換掉。

▲韓國瑜有辦法在三角督的混戰中脫穎而出嗎?(圖/記者李毓康攝)

這是錯的。韓國瑜非常強,非常可能在三角混戰中當選。(除非紅色媒體被關台)。韓國瑜整合了深藍跟部分三民票(愛看韓的表演秀),經歷了各種謊言、鬼扯、出包、豪宅違建,依然屹立不搖。

如果郭還抱持著有機會代表國民黨參選的幻想,繼續遲疑不決,他可能會在一個月後被柯文哲超車。屆時,以柯文哲的功利性格,他不會留給郭台銘任何位子——但郭給錢是可以的。

時力為何流失「三民」選票?

至於時代力量的問題,在我看來,並不是什麼路線問題,而是三民票流失了。

三民票為什麼流失?很簡單,因為網路經營不足。

時代力量在2016選上後,忘記了自己是靠三民支持起來。比傳統媒體的曝光度,時代力量遠不及兩大黨。本來,時代力量就是一群政治新星的聚合體,但鬆懈了兩年之後,已經被積極經營網路的柯文哲超車。柯文哲透過政府資源(世大運、市府政策)、一日雙塔、搭公車上班、youtuber合作等網路宣傳,遠遠地把時代力量甩在後面。

就拿曝光度最高的黃國昌來說,把新聞報紙的報導拿掉,只用網路去看,主要靠自己的臉書跟一個youtube頻道(國會質詢精華),這是他爭取三民票的籌碼。但策略上,殺氣太重,人味不足,死忠族群遠不及柯粉。至於其他幾個立委,網路經營的成效就不多說了。這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事情。

▲在林昶佐、洪慈庸相繼宣布退黨後,時代力量會走向泡沫化嗎?(圖/時代力量提供)

林昶佐退黨這個事情,其實是時代力量整體在網路經營不足的結果。當時代力量的聲勢加起來不如一個黃國昌,不管黃國昌是不是黨主席,只要黃還在時代力量,就會影響到時代力量候選人的選情。

當黃國昌的私菸處理方式,產生的後續效應(親中媒體的見獵心喜、趁機追殺),已經引起了民進黨/蔡英文支持者的不滿:「追弊案是沒有錯,但這個時機點,這個處理方式,會否因小失大?」

雖然黃國昌有在踩煞車,偶爾也稱讚政府的處理成效,但後座力已經形成。這個後座力得要時代力量的立委候選人去承受。在單一選區裡,只靠三民票無法當選,需要有民進黨支持者的認同。自認受得住後座力的,就繼續在時代力量參選,受不住的,就用無黨籍參選。

時代力量會不會泡沫化?坦白說,關鍵在於有沒有認清自己的優劣勢,要認真做網路經營,培養社群魅力,養出大批死忠支持者。

因為三民票「輕政治、重形式」的特性,獲得支持的第三勢力政治人物,可以改變支持者的政治傾向,因而有更重的責任,將三民票導引到本土陣營一邊,讓台灣成為台灣人的台灣。

經歷1124之後,什麼是最重要的事情,在我看來相當明顯。如果綠象徵著本土,那小綠沒有什麼不對,小綠可以更綠,可以是更美的綠,可以是更讓「前藍營」接受的綠。小綠大綠間可以意見分歧,但共同方向是拒絕紅色入侵。

如果掌握三民票的優勢,卻是把支持者往紅色帶去,那跟某些中字輩媒體的「無色覺醒」、「真道理性、真愛台灣」其實是一樣的意思。

熱門點閱》

►柯文哲必修的政黨學分─早產的台灣民眾黨

►時代力量會成時代的眼淚嗎?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臉書,請勿直接轉載。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溫朗東專欄

溫朗東專欄 溫朗東

辯論人。曾從事房地產業、廣告業、政治業。以促進公共對話、社會政策的改革為志。

溫朗東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