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年/發錯災防簡訊?三大招強化手機預警機制 

▲資訊科技發明,對資訊傳送效率有重大貢獻,但仍無法或難以避免人為疏失。(圖/網友提供)

● 楊永年/成功大學科技治理中心主任

近日疾管署出現手機疫情預警資訊烏龍,台南開山里出現本土登革熱疫情,疾管署疫情警示誤發至全國,蘇揆也為此失誤道歉。

其實資訊科技發明,對資訊傳送效率有重大貢獻,但仍無法或難以避免人為疏失。如何精進,是人類未來的挑戰。為強化或精進預警資訊的正確性與有效性,作者認為可以下三大作為進行思考:

一、訊息內容:

手機簡訊預警防災使用,愈精簡愈好,但有時也因精簡,造成許多不足。未來必須思考,簡訊如何精簡,仍能發揮最大的預警功能,同時要避免失誤或有補正機會。或許,多幾道防線可避免錯誤,或若錯誤發生,民眾也比較能夠立即分辨「訊息」可信度。

二、訊息管道:

目前防災預警資訊,不是只有手機簡訊,也有Line預警管道,例如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及各地方政府,多設有LINE資訊發送管道。這起案例也警醒我們,不能仰賴單一訊息管道。目前情形是,各管道獨立運作,相互之間少有連結;這可能是未來可精進處。手機簡訊存在政府主動發送或警示功能,具高度動態性,出現變化或失誤的可能性較高,因此要仰賴訊息平台的建立。

三、訊息平台:

資訊管道多元化有其訊息傳遞的優勢,但不能忽略平台的建立或系統連結。政府災害防救系統,包括中央、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理論上,任何災害(含預警或搶救),都應在政府災防系統下運作;但為求效率或快速,難免演變成「獨立運作」,失去系統性的功能。既是系統性問題,就不能只在「技術性」修補,應從系統的連結或檢測,進行災防資訊發送的思考。

去年美國夏威夷「洲際飛彈攻擊」預警烏龍更離譜,不過比起誤觸鍵盤,其資訊內容更有問題,或者可歸類為「錯誤」或「假」訊息。開山里是真訊息,只是發送的區域過大。綜言之,資訊時代仍難避免人為失誤,必須持續精進,如透過簡訊預警功能強化,包括結合網際網路,或作系統連結與思考,以避免問題再發生。

熱門文章》

►政治人物「真真假假」──用選票來「驗證」

►機車族是停車格收費後的最大受益者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聯合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