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陸誕生世界首批「體細胞複製疾病猴」 新藥研發走向「快車道」

記者馬叔安/綜合報導

中國科學院24日公佈了5隻「生物鐘紊亂體細胞克隆猴」(台灣稱複製猴),代表實驗用「疾病模型猴」批量克隆(複製)成真,全球實驗動物使用數量將大幅降低,並加快藥物研發速度。同時,象徵大陸「體細胞克隆技術」更加成熟。

▲▼五隻生物節律紊亂體細胞克隆猴(2018年11月27日攝)。(圖/新華社)

▲5隻生物節律紊亂體細胞克隆猴。(圖/新華社)

這5隻24日亮相的「複製猴」,是大陸科學家繼2017年底,在國際上率先突破「非人靈長類動物體細胞核克隆」難題,誕生的世界首個體細胞複製猴「中中」、「華華」後,第二項創舉。

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以及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研究團隊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產生了一批「剔除BMAL1基因」的獼猴,行為學分析顯示,這批獼小猴具有晝夜活動紊亂、睡眠障礙、焦慮和精神分裂症等情形,目前年齡最大的已超過半歲,年齡最小的也已超過3個月。

科學家認為,「中中」、「華華」的細胞核來自雌性胎猴,此次5只複製猴的細胞核來自雄性青年疾病猴,操作要求更高、實現難度更大。5隻實驗體的成功誕生,正代表大陸「體細胞克隆技術」走向成熟化,顯示大陸正式開啟批量化、標準化「創建疾病複製猴模型」的新時代;為腦認知功能研究、重大疾病早期診斷與干預、藥物研發等提供新型高效的動物模型。

▲大陸中科院於1月22日在神經科學研究所非人靈長類研究平台拍攝的五隻生物節律紊亂體細胞克隆猴的「父親」。(圖/翻攝自《新華社》)

▲中科院5隻克隆猴的「父親」。(圖/翻攝自《新華社》)

根據了解,這批小猴未來將被應用於生物節律(類似生理時鐘概念)的研究,生物節律紊亂與睡眠障礙、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抑鬱症等精神類疾病,糖尿病,腫瘤,以及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關。

▲1月24日出版的《國家科學評論》。(圖/翻攝自大陸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網站)

▲1月24日出版的《國家科學評論》。(圖/翻攝自大陸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網站)

綜合陸媒報導,第一代模型猴個體間存在遺傳背景和基因編輯嵌合率差異,因此不能作為理想的動物模型,研究團隊在此基礎上,採集了一隻睡眠紊亂最明顯獼猴的體細胞,通過體細胞克隆技術,獲得了5隻剔除「BMAL1基因」的克隆猴,這是國際上首次成功構建一批「遺傳背景一致」的生物節律紊亂獼猴模型。

5隻生物鐘紊亂體細胞克隆猴24日登上中國綜合英文期刊《國家科學評論》封面,目前每年全球藥物研發會使用大量實驗動物進行藥物安全性和代謝檢測,還會招募眾多臨床試驗人群做藥效評估,隨著疾病模型猴批量複製技術不斷成熟完善,未來全球實驗動物的使用數量有望大幅降低,臨床試驗人群服用無效藥物的比例也將大大降低。

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院士表示,下一步團隊將繼續優化相關技術,在轉化應用方面用於研發更有效的腦疾病治療手段,進一步提升藥物研發效率。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