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致力教育改革 融合學科與「現象式學習」:強調跨域學習力

▲▼芬蘭現象式學習。(圖/翻攝自Education Week)

▲芬蘭現象式學習。(圖/翻攝自Education Week)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位在北歐的芬蘭,看似地理位置偏遠,終年寒冷缺乏日照,但它的教育總是排名全球第一。芬蘭更在2016年針對教育做了全面改革,芬蘭希望能打破學科式教育界線,融合學科教育及情境、主題式教學,讓學生從小培養跨領域學習的能力。赫爾辛基市教育發展服務處處長瑪妮恩(Marjo Kyllonen)表示,學科制度在過去200年做出許多貢獻,但現在需要更符合21世紀的教育體制。

這套教學方式稱作「現象式學習」(Phenomenon-based learning)或「主題式學習」,這是基於「探索」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針對好奇的事件或現象,進行跨學科的學習,藉此激發學生多面向的興趣。舉例來說,在首都赫爾辛基(Helsinki)的校園中,低年級的學生正在學習鐘錶的原理,了解芬蘭鐘錶製造業,再用紙板製作出屬於自己的老爺鐘。中年級的學生聚集在一起討論不同國家、宗教、族群的曆法。高年級學生則透過虛擬實境了解整個地球的地理、氣候,或是與芬蘭設計師學習、再透過3D列印創造出自己的作品,讓每個學生都從自己有興趣的角度來學習。

專注在學前教育制度的媒體《Education week》就在「芬蘭現象式教學如何激發學生探索潛能?」(Phenomenon-Based Learning in Finland Inspires Student Inquiry)的文章中提到,這樣的教學方式也促進了老師間的合作,例如,藝術和物理課程合作學習,如何在拍攝時使用運用閃光燈,並說明這燈光的原理,在上烹飪課之前,必須先和生物老師學習海洋生物的相關知識。

再舉個例子,以「古希臘歷史」為例,傳統教學就是按照課本寫的脈絡,頂多再看幾張投影片、參觀博物館並繳交心得報告,但在現象學習中完全不同。首先依照學生興趣分為幾個小組,有的組對希臘城邦雅典、斯巴達的文化歷史有興趣,有的組則是對希臘神話、奧林帕斯等故事著迷,接著讓學生自行推派組長,討論出想要研究的主題,並考慮具體學習方法、研究路徑,制定學習時間表,老師會在學期間給予各種意見與資源,期末分享時,再由學生互相評分。

芬蘭從2013年開始在各城市嘗試推動現象式學習,2016年芬蘭教育部對6萬名學生進行了回訪,大部分學生態度積極,甚至希望更多互動教學,告別傳統知識灌輸,主動提升學習能力。看似完美的教學法,其實也有缺點,有專家提出,鼓勵集體作業的現象式學習要求學生具有很強的自律和主動性,適用於在學校表現良好並得到家庭支持的學生,但沒有這些因素支持的學生,如經常缺課,生活在單親、弱勢或移民家庭,就容易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被拋棄,反而會像無頭蒼蠅,甚至被學習環境拋棄。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