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姓人】出朽/一問世界公民:為什麼麥斯基是,而你不是?

▲ 麥斯基,過去30年來國際古典樂壇最受到重視的大提琴家之一。(圖/記者蘇位榮攝)

作者出朽/苦修樂學,喜讀書,手不釋卷;喜思考,行萬里路;愛史學、愛哲學、愛藝術,遊走於三岸四地,出入於全球實務與理論,而好發肺腑之言。

昨晚來台灣演出的著名大提琴家米夏麥斯基(Mischa Maisky),是過去30年來國際古典樂壇最受到重視的大提琴家之一,他自認為是一個世界公民,他也應該是的。他說,「我用義大利的大提琴,法國和德國的弓,奧地利和德國的弦。」、「我開日本車、戴瑞士手錶、配印度項鍊。」他的孩子在法國、比利時、義大利和瑞士,四個國家出生。「如果有人問我,你家在哪兒?我的回答是,凡是喜歡古典音樂的地方,便是我的家。」

世界公民好像是很容易做到的,又好像不是。我們來問兩個問題。

如何界定世界公民

如果按照使用的物品來界定一個人是不是世界公民,好像麥斯基那樣開日本車、戴瑞士手錶、配印度項鍊,那麼,每個人只要看一看自己使用的智慧手機,想想裡面的各種軟硬體零配件,再想像一下手機製造和銷售過程中牽涉到的發明專利、設計、內容、授權、經營、電訊、融資、銷售、服務等等整套產業鏈,我們幾乎可以說,每一個智慧手機使用者都是世界公民。如果沒有這個世界協調出來的種種一系列支持,我們根本沒有機會購買和使用智慧手機。我們同時可以很有把握地說,凡是使用智慧手機的人,所使用的其他物品一定也有許多是在他國透過全球產業鏈製造和送到他(她)的面前的。

再如果按照日常生財器具來界定,好像麥斯基那樣用義大利的大提琴、法國和德國的弓、奧地利和德國的弦,那麼,每個人只要再看一看自己的、每天好像回到西方中世紀那樣當成《聖經》在捧著的智慧手機,再加上同樣是經過世界產業鏈才能夠擺在我們面前的電腦,它們一併所承載的種種一系列新聞信息工具、搜尋研究工具、通訊工具和社群工具,我們同時可以很有把握地說,這個世界至少有一半人口,似乎也都是世界公民。

那麼,為什麼我們其實還不那麼像麥斯基一樣感覺自己是世界公民呢?

那或許是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的人,他們的孩子多半是在單一國家出生,不像是麥斯基的孩子在四個國家出生。而且,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的人所從事的行業,也不像麥斯基所從事的音樂行業,幾乎可以四海為家。

音樂或許是人類最早的一個全球化產業,因為音樂是世界語言。神童莫扎特自幼離開家鄉,在歐洲巡演;奧地利作曲家馬勒,在紐約擔任樂團常任指揮;捷克人德沃扎克,譜寫描繪美國的新世界交響曲。華夏文明的音樂產業沒有西方發達,但是採用了胡人傳來的樂器。當今流行音樂跨越國境、風靡全球,不讓人意外。

運動也是世界語言,所以運動人才往往具有世界性;但是,其他種種行業就大不一樣了。金融資本和科技如此實力驚人,想做世界語言,但是在今日世界,都必須要靠英語幫忙,並且還必須跨越重重法規限制方能順利進行流通。

反過來問,是不是人人都想做世界公民呢?不是的,也不需要是。凡是地方甚至全國政治性的、地方文化根性強的、國家安全相關的、若干法律性的、若干經濟性的行業,他們的利益可能與全球利害相互平行,甚至於相互衝突。

商人或許無祖國,但是上述這些行業的工作者非常在意祖國,而且只要是主權意識和就業需求存在,他們的工作與功能也各有其必要。

全球化的極限擴張,損害了部分人的利益。對於受害者來說,全球化不是他們所能接受的絕對標準。所以,世界公民和本地公民,必須設法重新審視,利益協調。

這樣說,你就了解為什麼川普會選上美國總統。

延伸閱讀》
►二問世界公民:暴富時代是怎麼形成的?
►三問世界公民:誰在打造跨全球階級?
►四問世界公民:用恆善之愛擊退門閥土豪?

►看更多【人性‧姓人】專欄文章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