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斯批中】劉必榮/美中關係「全面緊張」 國際政治秩序的破立

▲美國總統川普。(圖/路透)

●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擅長國際政治、國際衝突、談判理論,經營《劉必榮國際新聞評論》臉書粉專。

關心國際政治的人都會發現,美中關係正在惡化,而且是全面性的緊張。雖不至發生戰爭,但整個國際秩序將因此顛覆。這些衝突從貿易,到南海,到科技間諜,到干預美國選舉,幾乎涵蓋了各個面向。一開始人們或許認為這是單一事件,或單一議題的衝突,是川普商人性格的求利,或單純的選舉考量,後來發現似乎是全面性、有計畫的綿密攻勢。果真如此,國際政治秩序將面臨甚麼樣的顛覆?

干預美國選舉是比較新的問題。美國評論認為川普在聯大演講時指責中國干預選舉,導火線固然是中國大陸在愛荷華州登的報紙廣告,但這只是冰山一角,報紙廣告後面,是中國對美一整套的統戰攻勢。論者指出中國和俄國的做法不同,俄國是在選舉中試圖幫助特定候選人當選,是有針對性的短期目標。中國則是試圖影響美國的民意,用許多假裝公正的信息來源,在美國為中國發聲。

這種統戰是長期的、低強度的,但效果是長久的,甚至美國的華人社群都可能因此而分裂。中國統戰和其他國家在美的政治遊說也不同,是有註冊的公開活動,而中國的統戰則不是。但中國的做法和俄國還是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都利用美國開放、多元的社會,進行有計畫的輿論操作。

為中國辯護的人則指出,川普的攻擊是他不懂什麼是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這本來就是國際上常用的工具,是正常的宣傳方式,毋須借題發揮。但批評者指出,中國在海外宣傳時干預當地的華人輿論,已經逾越的公共外交的分際。可以想見,無論美中關係日後如何發展,公共外交的分際將持續成為話題,甚至影響日後國際政治互動的規範與實踐。

更值得關注的是繼川普與副總統潘斯批評中國的講話之後,美國國防部10月5日提出關於中國威脅的140頁報告。五角大廈提出的中國威脅,不是南海或台海,而是中國對軍事供應鏈的控制。報告中指出,中國掌控了稀土及特別的化學原料等重要的戰略物資,一旦供應斷鏈,美國的飛彈、衛星,及其他國防工業都會受到影響。美國國內很多軍用的產業如太陽能與平板顯示器,整個供應鏈都移到中國,讓美國對中國的依賴愈來愈深。報告中也承認,美國無法說服這些廠商把生產移回國內,只能提醒他們不要不知不覺成為中國軍工複合體的一部分。

尤其讓美國感到威脅的是美國在許多未來的科技,如人工智慧、量子電腦、機器人等領域的領先地位已經消失。因此白宮表示將召集國防、商業、能源、勞工等部部長,針對五角大廈這份歷史性的報告中所提建議,共同開會研商如何落實。

五角大廈在報告中建議,應將資源重新分配,從相對低端科技的阿富汗與中東戰爭中抽出,轉投;到因應中國所造成的長期威脅之上。美國應該發展國家高端製造戰略,並在技術的進步上增加投資。

這就是我們感到特別有意義的地方 :美國將國家安全作了更廣泛的定義。國防、商業、能源、勞工,都列入了國安的團隊;從阿富汗與中東將資源抽出,投入對付中國的更長程威脅,表示在敘利亞內戰將結束,俄國積極布局中東,中東秩序面臨重建的時候,美國的角色可能變淡;美國商界更歡迎的是美國將投入更多資源發展國家高端製造,並在技術上作更多的投資。這表示新的商機將出現,也有更多的美國廠商可能回國投資,美元可能更為走強。這些發展如果一一落實,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秩序將可能進一步改變。

可是報告也指出美國對中國戰略供應鏈的依賴。報告中細數了將近300個脆弱點,這至少在一定期間內,會是美國與中國相抗的軟肋。這將限制了美國與中國關係激烈改變的幅度。

很多人都在問,美中關係何時會改善,其實這取決於美國要什麼,中國能給什麼,這樣才能找到中間的平衡點或妥協點。以目前情勢來看,美國與中國的對抗幾乎是全方位的,雖然在個別問題如朝核問題上兩國立場一致,但要全面和解,一時之間可能還無法看到曙光。也許美中對抗真會變成新常態,我們只能抓住兩國關係動態的變化,及其所牽動的國際秩序變動,從中爭取到自己最大了利益。

熱門點閱》
趙春山/運用對台的「示好」 深化台美關係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 editor88@ettoday.net

劉必榮專欄

劉必榮專欄 劉必榮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擅長國際政治、國際衝突、談判理論,經營「劉必榮國際新聞評論」粉絲團。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