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痘痘好不了?誤認酒糟性皮膚...「還有10倍蟎蟲纏身!」

▲亂擠痘痘就等著更嚴重!牛爾老師:膿和血都是細菌,擠它等於播種。(圖/取自pakutaso)

▲酒糟性皮膚炎是種慢性皮膚疾病,好發於30歲至60歲間。(圖/取自pakutaso)

文/黃慧玫

30歲的蔡小姐,飽受皮膚泛紅、雙頰遍佈丘疹膿疱的困擾,曾遍尋各大中西醫看診治療,及砸大錢買保養品,卻遲不見效,最後仰賴類固醇治療,才勉強將症狀壓下來,但只要停藥即復發,使她自信低落,甚至罹患憂鬱症。

收治個案的皮膚科醫師林政賢解釋,蔡小姐是嚴重的酒糟患者,同時合併第一型(紅斑血管擴張型)及第二型(丘疹膿疱型)酒糟,過去因長時間使用類固醇治療臉部發炎反應,成了典型的「類固醇上癮」。 後來在醫師的建議下戒斷類固醇治療,並嘗試使用新型抗蟎蟲酒糟藥膏及口服四環黴素治療2個月後,皮膚狀況逐漸緩解,目前已停用口服藥,只單擦藥膏控制病情,大幅提升自信心,一掃過去憂鬱陰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前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皮膚科主任邱品齊說明,酒糟性皮膚炎是種慢性皮膚疾病,好發於30歲至60歲間,男女比例為1:3 ,是一種慢性且反覆發作的皮膚炎,需長期控制觀察,才能維持良好狀態。 常見症狀為臉部微血管擴張、潮紅,或佈滿如痘痘般的丘疹和膿疱,常被誤診為過敏、成人痘,或是接觸性皮膚炎而延誤就醫治療,因此,若能分辨成人痘和酒糟的差異,對於治療上有很大助益。

▲▼國家網路醫藥邀稿。

邱品齊指出,由於酒糟症狀反覆不定,往往讓患者束手無策,根據國外研究統計,有6成以上的患者合併有神經方面的症狀,包含緊張、失眠、焦慮、憂鬱、鑽牛角尖,以及幻想等,邱品齊說,由於酒糟影響了外貌,更容易出現憂鬱、自信心低落等情緒,無形中造成了心理壓力與陰影。

目前酒糟的真正成因,還不是十分清楚。就現有認知,酒糟是多種因素共同產生的皮膚疾病,包括免疫系統、血管、紫外線、基因、蠕形蟎蟲、神經以及表皮障壁功能的缺損等。臨床上,可分為四型:

紅斑血管擴張型

在兩頰、鼻子、額頭或下巴,容易潮紅及血管擴張。變嚴重時,就會出現持續性的紅斑,不會自然消退。

丘疹膿疱型

長得很像青春痘,但不會有黑頭或白頭粉刺,一般多集中在臉的中軸線。如果出現粉刺,就可能是青春痘,為青春痘與酒糟並存。

鼻瘤型

皮脂腺增生及軟組織增生,讓鼻頭呈現紅、腫,好像一顆球或腫瘤。

眼睛型

輕微時為眼結膜發炎,眼睛會有灼熱、乾燥、異物刺痛感,出現發紅、刺癢、畏光等症狀;嚴重時,可能表面破損或角膜炎。

▲▼國家網路醫藥邀稿。

林政賢進一步說明,國內目前最新研究報告發現,「酒糟患者臉上的蠕形蟎蟲數量,平均比正常人多出4到10倍」,甚至從臨床治療經驗發現,減少臉上蠕形蟎蟲的數量,能有效降低發炎反應,改善丘疹膿疱的症狀。

所謂「蠕形蟎蟲」,又稱為毛囊蟎蟲或蠕形蟎(蟲),是住在人類皮膚上常見的寄生生物之一,在正常情況下,並不會造成皮膚問題,但在酒糟患者身上,毛囊蟎蟲則容易過度增生造成慢性發炎反應。

林政賢表示,最常見的治療多以口服藥,包括四環黴素類、血管收縮劑、A酸或類固醇治療,或是給予外用藥膏,以減少皮膚發炎反應。隨著抗蟎蟲酒糟藥膏治療生力軍加入,有助於丘疹膿疱型酒糟症狀獲得控制。

邱品齊呼籲,酒糟是一種很難纏的皮膚炎,但正確的診斷與治療才是對抗酒糟的不二法門。千萬別錯認而隨意買藥塗抹,導致情況加速惡化;在治療時,別因短暫惡化期而放棄,要有耐心與醫師配合,遵從治療,才能獲得症狀緩解。

林政賢提醒,酒糟患者的保養要盡量簡單溫和、減少皮膚刺激或過敏;食物方面,應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含酒精的飲料;另外,因日曬、情緒緊張、壓力大,處在過熱或過冷的環境等,也容易使酒糟變得更加嚴重,所以盡可能地避開危險因子,減少酒糟發作及再度惡化的機會。

諮詢專家/前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皮膚科主任邱品齊、林政賢皮膚科診所院長林政賢

本文摘自【國家網路醫藥】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