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洗澡細節」連處女座都忽略! 醫:天涼每週洗1~3次

洗澡,沖澡,沐浴(圖/達志/示意圖)
▲你每天都洗澡嗎?醫生分享7個小細節你都做到了?(圖/達志/示意圖)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結束忙碌的一天,回家就想洗個澡、耍個廢讓身心放鬆下來,但若洗澡時間和水溫不對,你洗的可能是一次「失敗的澡」。《生命時報》採訪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朱俊主任、北京同仁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王吉云、北京軍區總醫院急診科主任周榮斌、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針推副主任戴奇斌,統整出關於洗澡的「7個小細節」,連吹毛求疵的處女座都可能會忽略!

該文提到,洗澡的時間長度應為盆浴20分鐘、淋浴則不超過10分鐘尤佳。頻率為天熱每天最多一次,天氣涼爽時,每週洗1~3次,言下之意為「澡,不用天天洗」。水溫要控制在35℃~40℃間,洗澡時間應挑在飯後休息1小時或睡前2小時較好。

別小看洗澡很簡單,遵循每個小細節才算洗好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正確洗澡順序:洗臉→洗身體→洗頭
由於浴室的熱氣會讓毛孔擴張,所以先洗臉能夠避免汙染物阻塞毛孔。洗臉也該以鼻子為中心向外清洗。天起冷時,建議先用熱水將腳沖熱,洗澡先從遠離心臟的四肢開始,最後再洗頭。

過去《ETtoday健康雲》採訪爾雅中醫診所中醫師林佳蒨,她提到,由於身體無法適應太大的溫差而導致血壓忽高忽低形成中風,因此先洗臉及手腳,再洗最主要的身體和頭部,以此順序是可行的。

2.洗澡前做好地面防滑
有研究顯示,跨出浴缸或是走出浴室的那瞬間最容易滑倒,因此建議穿防滑脫鞋,或是在浴缸旁加設扶手,避免摔跤。尤其是家有容易因滑倒而重傷的老人更應加強此類安全措施。

3.冬天洗澡錢要先暖身
洗澡前先暖提高體溫,像是原地踏步、伸展或是扭腰等等,以暖暖身子不出汗為宜。

▲水,喝水,白開水,杯子,玻璃杯。(圖/翻攝自pixabay)
▲醫師建議洗澡前後都要記得補水,避免水分流失。(圖/)

4.補足水分
洗澡前先喝水能預防洗澡時水分大量流失;洗澡後也要感塊喝水。老年人最好以小口、速度平緩的喝。

5.注意浴室通風
燃氣熱水器使用不當容易引發一氧化碳中毒。用電熱水器或是太陽能熱水器於密閉空間洗澡,時間太常也易缺氧。

因此專家建議,洗澡時應打開浴室排風扇,或是將窗戶開小縫透氣。洗完澡後應將熱水器關閉,打開浴室門,讓排風扇在運轉半小時。

6.搓洗不要太大力
很多人為了洗掉身上的汙垢,常會用力搓洗,但其實這些「泥」能保護身體免受外界損害,防止體內水分散失。所以建議洗澡時以柔軟的海綿輕擦洗,只要加強手肘、膝蓋等部位即可。

7.沐浴乳擠少點
某些中低價位的沐浴乳中含有「月桂醯胺丙基二甲基甜菜鹼」會傷害皮膚。長期使用可能引發乾燥、過敏性皮膚炎等等。建議選擇無香味、功能簡單的沐浴乳,每次擠一元硬幣大小使用即可。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