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女嬰染腸病毒出生6天亡 伊科病毒流行「新生兒當心」

▲伊科11型與一般腸病毒比較。(圖/疾管署提供)

▲伊科11型與一般腸病毒比較。(圖/疾管署提供)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腸病毒正式進入流行期,疾病管制署今(13)日公布一例腸病毒死亡個案,是東部4天大女嬰,發病後3天不幸過世,從出生到死亡僅6天,經檢驗確認感染伊科病毒。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今年腸病毒疫情較為特別,容易致新生兒重症的伊科病毒從5月開始升溫,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經有6例新生兒感染腸病毒,佔所有重症個案的一半,且當中4人是感染伊科,2人死亡,是13年以來較為少見的新生兒疫情。

疾管署防疫醫師吳佩圜表示,上週新增2例新生兒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1例死亡。死亡個案是1名出生4天之女嬰,五月下旬因發燒、昏睡、哺乳時無反應至急診就醫收治住院,不幸於發病第三天因新生兒敗血症死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一名重症個案是北部出生7天之男嬰,五月中旬因發燒收治住院,並出現急性肝炎、血小板減少症、凝血功能障礙等症狀,經治療後狀況穩定已出院。

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許瓊心表示,新生兒的腸病毒感染一般於出生後1-14天發病,可能發生在產前、生產過程或出生後的人際接觸等途徑感染腸病毒。特別是產前若腸病毒通過胎盤垂直感染,因新生兒出生後短時間內來自母體抗體量仍不足、免疫力較弱,病情常較為嚴重。

新生兒感染後的症狀從發燒、活力不佳、食慾降低等輕微症狀,到腦炎、肺炎、多重器官衰竭等重症都有可能發生。孕婦感染腸病毒,並不需要中止懷孕,只需確實按時程產前檢查即可。另生產後,在疑似腸病毒症狀緩解前,應避免母嬰同室、勿接觸新生兒,以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疾管疫情中心科長陳秋美表示,上週(6月3日至6月9日)腸病毒就診達11,968人次,較前一週上升10.7%,且超過流行警戒值(11,000),顯示腸病毒已經入流行期。

今(2018)年累計12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含2例死亡),其中6例為新生兒(含2例死亡);重症確定病例當中4例感染伊科病毒11型,感染克沙奇B1型及腸病毒71型各2例,感染克沙奇A4型、克沙奇A16型、克沙奇B2型及克沙奇B3型各1例。

近四週社區腸病毒檢出型別以克沙奇A型為多,惟近期伊科病毒11型陽性數明顯增加,以北部、東部較多,將持續監測疫情及流行病毒變化,並加強查核照護新生兒的機構和醫院落實各項感染管制措施。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