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來必做2件事!預防醫學醫師的私房養生術

圖/洛桑加參提供 文/梁惠明

在疾病發生之前,就致力於預防,並減輕罹病所帶來的危害或死亡風險所做的努力,就是預防醫學(Preventive Medicine)。不要等到生病了,才去追悔過去的生活方式,是預防醫學醫師全力以赴的使命。家醫科出身,目前致力於「醫於未病,養壽抗早衰」的醫師洛桑加參,提出「一樣過日子,但可以過得更好」的私房養生術。

每天早上醒來他必做這2件事

洛桑加參是西藏人,從小生長在香格里拉的高山峻嶺中,還曾出家2年,後來因緣際會來到台灣,考上國防醫學院,選擇家醫科,曾任壢新醫院家醫科醫師、台北榮總神經再生中心特約醫師,現任洛桑預防醫學集團院長。問他有什麼樣的私房養生術,他簡單扼要提供2點:

1.每天晨起一定喝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洛桑醫師說,晨起喝水是開啟身體一天運作的源頭,「只要水分喝夠,血液循環會變好,免疫力自然會提升。」不過他不喝冰水和冷水,即使是夏天,也會喝一大杯溫水。

2.花幾分鐘與自已對話

「現代人的資訊太多太雜,平靜的時間太少了,」洛桑醫師說,「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個念頭很重要,要懷著感恩的情緒,告訴自己『今天又是新的開始』,幫助自己在愉悅的心情下展開一天。」

為什麼在分秒必爭的早晨,得先花時間讓自己心情愉悅?洛桑醫師說,健康不只是照顧身體,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但看不見的心靈層面,卻往往被拋在腦後,非等到壓力過大、情緒瀕臨崩潰時,才會聽見心靈發出來的求救聲-自律神經失調

洛桑醫師強調,人若長期處在壓力過大或緊張焦慮的狀態下,會造成神經免疫系統紊亂,進而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像是頭痛、心悸、腸胃不佳、手腳冰冷、記憶力衰退、失眠、多夢、胸悶、便祕、腹瀉等,不少人可能反覆依個別症狀就診卻找不出病因,如果同時出現的症狀越多,越可能是身體的自律神經已經失調。

「現代人的自律神經失調多半是因為交感神經過度亢奮,如果能靜下心、生活步調放慢點,就能提升相較顯得低下的副交感神經,大大改善自律神經失衡的狀態。」

藏傳養生術簡單三招 幫忙調順自律神經

自幼生長在藏區的洛桑,在台灣求學過程中,不但學習各種西方知識,也難以忘懷藏醫藥學的底蘊,多年行醫的臨床經驗之後,洛桑認為,「所有疾病的發生都提供我們一個機會,讓我們去察覺我們的身心靈,或許有個部分需要被關心了。」

他說,「在西藏人觀念中,疾病源自於我們的心魔,仔細想想,身體的免疫、代謝系統要不要好好發揮功用,決定權其實在我們自己手上。是不是該好好聽聽身體想說什麼?試著去問自己的身心靈『都還好嗎?』他提供幾點自己日常奉行的動作,從心開始養生。

(大禮拜動作對伸展脊椎、柔軟筋膜很有幫助。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1.大禮拜(伸展全身)

無關宗教信仰,從站著到五體投地如跪拜狀的大禮拜動作,其實就是盡量伸展身體,在趴地的同時,和緩的動作也能讓心情跟著沉澱。在家有空時就花幾分鐘伸展一下,對痠痛的身體有明顯的幫助。

(靜坐幫助平靜心靈。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靜坐(沉澱心靈)

洛桑醫師表示,如果可以每天挪些時間靜坐,「原本過度的心臟跳動節奏會逐漸和緩下來,交感神經恢復穩定,改由副交感神經主導,此時大腦情緒調節能力增強,免疫力提升,對快樂的感受能力更能大大提高。」

(赤腳在大自然中行走,對身心放鬆有益。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3.接地氣(親近大自然)

「根據我自己的接地經驗」,洛桑醫師說,「赤腳踏浪、脫掉鞋子在沙灘上散步、或是光腳踩在有露水的草地上,都能很快讓身體感到舒服,但記得赤腳時要避開尖銳物,也不要踩在過於凹凸的硬面上,避免受傷。」

這3個與藏傳養生術息息相關的動作,目的都在幫助身心放鬆。「身為預防醫學專業醫師,我經常向病人解釋病情,我發現如果病人的心態很難轉換、缺乏改變的動力時,就算給他再好的療程、吃最好的藥,他的狀況也很難有大幅度的改善。通常要等到病人願意轉念,恢復健康的速度才會比較明顯,否則就像在原地踏步,甚至每況愈下,」對此,洛桑醫師感慨萬分。

醫師真心話:負能量從此而來

問起洛桑醫師在寶島生活行醫多年以後,對台灣人養生觀念有什麼建議,洛桑醫師提出兩點憂心:

1.資訊多到干擾情緒

「許多人不停滑手機、看電視、玩遊戲,眼前不斷有訊息或光影閃過,五官和大腦持續運作,不分早晚沒有假日,根本沒有停下來休息的時間,結果就是交感神經持續超載運作,讓身體維持在緊張狀態,這就是疾病的根源。」他希望民眾要養成自律習慣,例如睡前2小時前就開始讓自己放鬆,不要再盯著3C、別再想著工作或煩心的事情,有自覺地放空、沉澱,去觀想能讓自己愉悅的事情,「聽聽有自然聲音的音樂、靜坐、甚至看看風景圖片也好,或靜下來與自己對話,想想今天可以感謝的人事物...,去找出能讓自己開心而放鬆的事。」

2.集體抱怨太多

「其實抱怨就像傳染病,常跟愛抱怨的人相處,恐怕一不小心也會跟著抱怨起來」,洛桑醫師強調,「抱怨不是抒壓的方式」,越抱怨會越生氣、越不滿,實際上的壓力一點都沒有減輕。

「如果你找親友抱怨,不但不能平復情緒,每次抱怨還都會『重溫』一次不開心,更加深痛苦感」,洛桑醫師說,台灣媒體或社群傳播網絡裡,充斥著許多細小的抱怨,「長久下來,會營造出一種負能量的氛圍,對民眾身心靈健康會有很大而長期的影響。」

「抱怨如果無法改善現狀,那有什麼用?」洛桑醫師誠懇建議,現在就停止抱怨的習慣,練習每天對自己說些感謝的話,對生活周遭抱持著感恩的態度,也許剛開始不容易,但是「要活在憤怒裡還是放自己一馬?得由自己決定。」

(洛桑醫師希望大家「一樣過日子,但可以過得更好」,致力於「醫於未病,養壽抗早衰」。圖片來源:洛桑加參提供)

要不要健康 是出於心的選擇

「在我的觀念裡,檢查出癌症或其他重大疾病,並非宣告死亡,而是在提醒病患去注意身體狀況的失衡,也許有什麼想做的事一直沒去做,又或許是在某些狀況、局面、觀念需要改變了。」洛桑醫師語重心長表示,「怒氣往往最能搞亂免疫系統與內分泌。癡愚無知,不懂得預防疾病、不懂得如何照顧身體、沒有健康常識......那還真的什麼病都有可能發生。」

洛桑醫師不忘提醒,「要不要健康,是出於心的選擇,請用智慧的眼睛,看透疾病背後的意義與身體想要傳遞的訊息」,他建議民眾學習西藏人鍛鍊心靈的方式:轉山接地氣、做大禮拜降伏傲慢、靜坐觀想調整呼吸、降低欲望,這些對生命有利的行為,都非常符合預防醫學的觀念,也是他最想推薦的不生病藏傳養生術

延伸閱讀:

掌握身體開關1小時 體力、活力、記憶力大躍進

名醫養生術:多色水果,順勢保養不同臟腑

想維持整天好心情?就從這些「起床小撇步」開始

3分鐘起床操 全身肌肉群一次動到

起床時天旋地轉 怎麼辦?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關鍵字: 康健雜誌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